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14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还包括移动结构和与车厢连接的牵引球,移动结构通过升降板与固定安装座连接牵引球与升降板连接;移动结构还包括与升降板连接的牵引台,安装在固定安装座中的驱动装置和安装在升降板上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连接板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两第一齿轮分别与内侧面上的齿条啮合,在两第一齿轮之间设置有两互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能适应更多种类的半挂车,且牵引台也可适配多种牵引销结构,可视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牵引销和半挂车搭配,节约半挂车购买成本,可直观的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半挂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CN2017200711784提供了一种半挂车球头牵引器,能够提高牵引机构润滑效果,减少零部件损耗,噪音小,车辆行驶安全系数高,牵引机构使用寿命长。但是因为其牵引器的高度是固定的,挂车的型号不同,则车头和车厢的高度不同,上述专利提供的半挂车球头牵引器在半挂车领域中并不能广泛的投入使用,而半挂车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目前的半挂车种类已是多种多样,而半挂车的牵引高度也是不同的,若要使一个优秀的牵引器能适用于多种挂车,便需要一种能调节高度的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挂车牵引器无法调节高度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还包括移动结构和与车厢连接的牵引球,移动结构通过升降板与固定安装座连接牵引球与升降板连接;其中,移动结构还包括与升降板连接的牵引台,安装在固定安装座中的驱动装置和安装在升降板上的传动装置,升降板包括一滑动面和位于滑动面两侧的内侧面,两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齿条升降板的滑动面上开有长条形的滑孔;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连接板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有两个,且两第一齿轮分别与内侧面上的齿条啮合,在两第一齿轮之间设置有两互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以使得驱动装置工作时,能通过其中一第一齿轮转动以带动升降板沿着固定座上下移动。升降板位于滑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平面18,两个连接平面18上均开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第一销孔,固定安装座上固定有若干个整体呈L型的限位臂,且限位臂位于升降板两侧,在每一限位臂上均开设有能通过限位销与第一销孔配合的第二销孔。固定安装座上固定有若干个限位臂,每一限位臂朝向升降板延伸并与升降板连接平面18紧贴。驱动装置是电机。升降板和牵引台为一体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牵引装置,通过移动结构和传动结构的相互配合可实现牵引装置的高度自由调整,能适应更多种类的半挂车,且牵引台也可适配多种牵引销结构,可视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牵引销和半挂车搭配,节约半挂车购买成本,可直观的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剖视图;图2为移动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动装置和移动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依次为:升降板1、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滑孔13、齿条14、第一销孔15、连接板16、滑动面17、连接平面18、牵引台2、固定安装座3、限位臂31、第二销孔32、牵引球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3,还包括移动结构和与车厢连接的牵引球4,移动结构通过升降板1与固定安装座3连接牵引球4与升降板1连接;其中,移动结构还包括与升降板1连接的牵引台2,安装在固定安装座3中的驱动装置和安装在升降板1上的传动装置,升降板1包括一滑动面17和位于滑动面17两侧的内侧面,两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齿条14升降板1的滑动面17上开有长条形的滑孔13;如图3所示,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连接板16上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均有两个,且两第一齿轮11分别与内侧面上的齿条14啮合,在两第一齿轮11之间设置有两互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以使得驱动装置工作时,能通过其中一第一齿轮11转动以带动升降板1沿着固定座上下移动。升降板1位于滑动面17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平面18,两个连接平面18上均开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第一销孔15,固定安装座3上固定有若干个整体呈L型的限位臂31,且限位臂31位于升降板1两侧,可横向固定升降板1,在每一限位臂31上均开设有能通过限位销与第一销孔15配合的第二销孔32,通过销孔可使升降板1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时,插入插销将升降板1的高度固定。固定安装座3上固定有若干个限位臂31,每一限位臂31朝向升降板1延伸并与升降板1的连接平面18紧贴,可防止升降板1在上下移动时产生不必要的晃动,使移动过程更加平稳。驱动装置是电机,方便控制整个装置的升降。升降板1和牵引台2为一体成型,在挂车工作时,由于限位臂31的固定作用,升降板1和牵引台2相连接的部分会承受巨大的拉力,若仅采用焊接的方式使升降板1和牵引台2相连,会存在安全隐患,升降板1和牵引台2为一体成型极大的加强了对拉力的承受能力,消除安全隐患。驱动装置是电机,安装在固定安装座3中,因为升降板1具有一定的质量,为保证升降的稳定性,可采用NSK直接传动式大扭矩电动机,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齿轮11,随即带动所有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转动,两个第一齿轮11分别与内侧面的两个齿条14啮合,第一齿轮11转动即带动升降板1运动,实现装置的高度调控。如图2所示,固定安装座3上固定有若干个限位臂31,并呈线性排列,保证升降板1的运动过程中均处于限位臂31的限定之下,每一限位臂31朝向升降板1延伸并与升降板1的连接平面18紧贴,防止升降板1在移动时产生不必要的晃动,使移动过程更加平稳。在实际使用中,挂车车头和半挂车间通过牵引装置连接在一起,而限位臂31实则也是起固定作用的主要部件,限位臂31置于固定在挂车车头上的固定安装座3上,将整个牵引装置横向固定,牵引装置再与半挂车连接,则限位臂31需要采用高强的钢材确保其实际使用中的稳固性。本技术的运行原理是,当需要调整整个牵引装置的高度时,将第一销孔15和第二销孔32中的插销拔出,移动结构变为在限位臂31的限定下可上下移动的状态,再在传动结构中的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和移动结构中齿条14的相互配合下,驱动装置可带动整个移动结构进行上下运动至需要的高度,最后安装插销,固定移动结构的高度,完成整个牵引装置高度的调整。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结构和与车厢连接的牵引球(4),所述移动结构通过升降板(1)与固定安装座(3)连接所述牵引球(4)与升降板(1)连接;/n其中,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与升降板(1)连接的牵引台(2),安装在固定安装座(3)中的驱动装置和安装在升降板(1)上的传动装置,所述升降板(1)包括一滑动面(17)和位于滑动面(17)两侧的内侧面,两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齿条(14)所述升降板(1)的滑动面(17)上开有长条形的滑孔(13);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连接板(16)上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均有两个,且两第一齿轮(11)分别与内侧面上的齿条(14)啮合,在两第一齿轮(11)之间设置有两互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以使得驱动装置工作时,能通过其中一第一齿轮(11)转动以带动升降板(1)沿着固定座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结构和与车厢连接的牵引球(4),所述移动结构通过升降板(1)与固定安装座(3)连接所述牵引球(4)与升降板(1)连接;
其中,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与升降板(1)连接的牵引台(2),安装在固定安装座(3)中的驱动装置和安装在升降板(1)上的传动装置,所述升降板(1)包括一滑动面(17)和位于滑动面(17)两侧的内侧面,两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齿条(14)所述升降板(1)的滑动面(17)上开有长条形的滑孔(13);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连接板(16)上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均有两个,且两第一齿轮(11)分别与内侧面上的齿条(14)啮合,在两第一齿轮(11)之间设置有两互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以使得驱动装置工作时,能通过其中一第一齿轮(11)转动以带动升降板(1)沿着固定座上下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海马红涛杨登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驰物流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