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08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要解决的是现有压合部件仅仅只能压合的问题。本产品包括框架、基座、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支柱并且基座固定在支柱的上表面,下压板安装在基座上表面,框架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推杆相连并且推杆的下端与上压板固定连接,上压板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上压板的内部通过管道与加热介质箱连通,升降电机和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产品在压合多层膜的同时还具有烘干作用,无需将多层膜移动,一次即可实现压合以及烘干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本产品在下压板处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可以使得下压板在基座的平面进行旋转,保证压合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
本技术涉及膜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
技术介绍
覆膜,又称“过塑”、“贴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覆膜已被广泛用于书刊的封面,画册,纪念册,明信片,产品说明书,挂历和地图等进行表面装帧及保护。目前,常见的覆膜包装产品有纸箱、纸盒、手提袋、化肥袋、种子袋、不干胶标签等。覆膜时多采用复合膜进行包覆,复合膜是多层保护膜压合成的结果,压合机是常用的保护膜压合设备,现有的压合机虽然可以满足压合要求,但是不具有烘干作用,人们还需要将压合后的覆膜移动至烘干装置处进行烘干,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包括框架、基座、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框架的底部对称的安装有支柱并且基座固定在支柱的上表面,下压板安装在基座上表面,框架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推杆相连并且推杆的下端与上压板固定连接,上压板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上压板的内部通过管道与加热介质箱连通,升降电机和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需要对复合膜进行压合时,将多层膜放置在下压板上,加热介质箱中的加热介质通过管道流入上压板内,控制器发送指令给升降电机和加热组件,升降电机工作从而带动推杆下降,直至上压板的下表面与最上端的膜接触,加热组件工作从而对上压板内的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在多层膜进行压合的同时可以对多层膜进行烘干,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推杆上环绕有弹性件,具有缓冲作用,保证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框架的底部还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下压板的下表面相连,第一旋转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此时下压板滑动安装在基座上,当第一旋转电机工作时可以使得下压板在基座的平面进行旋转,保证压合的均匀性。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联轴器与下压板的连接处采用紧固件锁紧,保证下压板与第一旋转电机工作的同步性。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将下压板替换为压辊,压辊侧面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第二旋转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旋转电机工作从而带动旋转轴工作,进而带动压辊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旋转,当上压板不动时,可以调整压辊与上压板之间的张紧程度,使得多层膜之间压合的更加紧实,保证压合效果。作为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旋转轴与压辊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件,可以保护压辊,保证压辊的正常使用,也使得压辊只能在防护件的限位下在固定方向进行旋转,防止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上压板、下压板、加热组件和加热介质箱的配合使用,使得本产品在压合多层膜的同时还具有烘干作用,无需将多层膜移动,一次即可实现压合以及烘干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本产品在下压板处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可以使得下压板在基座的平面进行旋转,保证压合的均匀性;本产品还可以将下压板替换为压辊,压辊与第二旋转电机相连,可以调整压辊与上压板之间的张紧程度,使得多层膜之间压合的更加紧实,保证压合效果,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中压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柱,2-基座,3-下压板,4-上压板,5-加热组件,6-管道,7-加热介质箱,8-升降电机,9-推杆,10-弹性件,11-第一旋转电机,12-联轴器,13-紧固件,14-框架,15-防护件,16-旋转轴,17-第二旋转电机,18-压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包括框架14、基座2、上压板4和下压板3,所述框架14的底部对称的安装有支柱1并且基座2固定在支柱1的上表面,下压板3安装在基座2上表面,框架14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8,升降电机8的输出端与推杆9相连并且推杆9的下端与上压板4固定连接,上压板4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5,上压板4的内部通过管道6与加热介质箱7连通,升降电机8和加热组件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需要对复合膜进行压合时,将多层膜放置在下压板3上,加热介质箱7中的加热介质通过管道6流入上压板4内,控制器发送指令给升降电机8和加热组件5,升降电机8工作从而带动推杆9下降,直至上压板4的下表面与最上端的膜接触,加热组件5工作从而对上压板4内的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在多层膜进行压合的同时可以对多层膜进行烘干,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推杆9上环绕有弹性件10,具有缓冲作用,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框架14的底部还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11,第一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2与下压板3的下表面相连,第一旋转电机11与控制器电连接,此时下压板3滑动安装在基座2上,当第一旋转电机11工作时可以使得下压板3在基座2的平面进行旋转,保证压合的均匀性。进一步的,联轴器12与下压板3的连接处采用紧固件13锁紧,保证下压板3与第一旋转电机11工作的同步性。进一步的,加热组件5采用电阻丝,市场易购得,使用效果好。实施例2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包括框架14、基座2、上压板4和下压板3,所述框架14的底部对称的安装有支柱1并且基座2固定在支柱1的上表面,下压板3安装在基座2上表面,框架14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8,升降电机8的输出端与推杆9相连并且推杆9的下端与上压板4固定连接,上压板4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5,上压板4的内部通过管道6与加热介质箱7连通,升降电机8和加热组件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需要对复合膜进行压合时,将多层膜放置在下压板3上,加热介质箱7中的加热介质通过管道6流入上压板4内,控制器发送指令给升降电机8和加热组件5,升降电机8工作从而带动推杆9下降,直至上压板4的下表面与最上端的膜接触,加热组件5工作从而对上压板4内的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在多层膜进行压合的同时可以对多层膜进行烘干,提高了生产效率。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将下压板3替换为压辊18,压辊18侧面的一端与旋转轴16固定连接,旋转轴16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电机17的输出端相连,第二旋转电机17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旋转电机17工作从而带动旋转轴16工作,进而带动压辊18在旋转轴16的轴向方向旋转,当上压板4不动时,可以调整压辊18与上压板4之间的张紧程度,使得多层膜之间压合的更加紧实,保证压合效果。进一步的,旋转轴16与压辊18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件15,可以保护压辊18,保证压辊18的正常使用,也使得压辊18在防护件15的限位下只能在固定方向进行旋转,防止脱落。以上所述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包括框架(14)、基座(2)、上压板(4)和下压板(3),所述框架(14)的底部对称的安装有支柱(1)并且基座(2)固定在支柱(1)的上表面,下压板(3)安装在基座(2)上表面,框架(14)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8),升降电机(8)的输出端与推杆(9)相连并且推杆(9)的下端与上压板(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上压板(4)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5),上压板(4)的内部通过管道(6)与加热介质箱(7)连通,升降电机(8)和加热组件(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包括框架(14)、基座(2)、上压板(4)和下压板(3),所述框架(14)的底部对称的安装有支柱(1)并且基座(2)固定在支柱(1)的上表面,下压板(3)安装在基座(2)上表面,框架(14)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8),升降电机(8)的输出端与推杆(9)相连并且推杆(9)的下端与上压板(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上压板(4)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5),上压板(4)的内部通过管道(6)与加热介质箱(7)连通,升降电机(8)和加热组件(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9)上环绕有弹性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烘干作用的压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膜丽东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