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件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98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件的注塑模具。为提高橡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橡胶件的注塑模具,其中,前模板和后模板对扣形成内部设置有注塑模槽的模芯;中心镶件安装在注塑模槽中,前端芯杆卡置在前模板上,尾端芯杆卡置在后模板中;外镶件夹置在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并套置在中心镶件外围,外镶件的内壁上设置有设置有外缘环槽的外缘压环;前模压板压置在前模板上并与前模板连接,后模压板贴置在后模板的底面上并与后模板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橡胶件的注塑模具注塑形成橡胶件,提高了橡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橡胶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件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橡胶件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图1所示的橡胶件01一般采用注塑模具注塑形成。由于注塑时采用的注塑模具是由多个部分拼接形成,故注塑形成的橡胶件易在注塑模具中的拼接位置处形成PL线即分模线。但是,由于该橡胶件的功能限制,该橡胶件01的外缘011处不可带有PL线。故在橡胶件注塑完成后,通常需要对橡胶件进行二次处理,即去除PL线,方可满足使用要求。这样,注塑形成的橡胶件需进行二次处理后方可使用,大大降低了橡胶件的生产效率,增加了橡胶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高橡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提出一种橡胶件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中心镶件、外镶件、前模压板和后模压板,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对扣形成模芯,且所述模芯中设置有注塑模槽;所述中心镶件安装在所述注塑模槽中,且所述中心镶件的前端芯杆卡置在所述前模板上,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卡置在所述后模板中;所述外镶件夹置在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之间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外围,且所述外镶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缘压环,该外缘压环朝向所述后模板的面上设置有外缘环槽;所述前模压板压置在所述前模板上并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前模板连接,所述后模压板贴置在所述后模板的底面上并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后模板连接。采用本技术橡胶件的注塑模具注塑形成橡胶件时,利用外镶件的外缘压环及外缘压环朝向后模板的面上的外缘环槽配合后模板上的注塑模槽形成橡胶件的外缘,可避免在橡胶件的外缘处出现PL线,从而可取消为去除PL线所实施的二次处理操作,简化了橡胶件的生产步骤,提高了橡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橡胶件的生产成本。另外,在开模时,利用前模压板拉动前模板,使前模板和外镶件分离,开模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前模板的顶部设置有容纳前端卡接块的前卡接槽,且所述前端卡接块与所述中心镶件的前端芯杆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后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容纳尾端卡接块的后卡槽,且所述尾端卡接块与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通过过盈配合连接。这样,利用位于前卡接槽中的前端卡接块和后卡槽中的尾端卡接块分别通过过盈配合与中心镶件的前端芯杆和尾端芯杆连接,既方便将中心镶件安装在模芯中的注塑模槽中,提高注塑准备工作的完成效率,又方便在脱模时使中心镶件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分离,提高脱模效率。优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后模支架,所述后模支架包括底板、两个支块、浮动板和顶杆,所述底板与所述后模压板平行并通过穿过所述后模压板的连杆与所述后模板连接;两个所述支块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模压板之间,并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模压板之间的浮动间隙的两侧呈相对设置;所述浮动板位于所述浮动间隙中,且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插装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的自由端的阶梯槽孔;所述顶杆的下端插装在所述浮动板上,所述顶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后模压板和所述后模板并抵在所述外镶件的底面上;在向所述后模板方向抬起所述浮动板时,所述浮动板推动所述中心镶件向所述前模板方向运动,所述顶杆的上端将外镶件顶离后模板。这样,在开模后,向后模板方向抬起浮动板,使浮动板推动中心镶件向前模板方向运动,同时使顶杆的上端将外镶件顶离后模板,方便注塑人员将注塑形成的橡胶件从中心镶件上取下,提高脱模效率,进而提高橡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橡胶件的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的自由端上套设有缓冲弹簧,该缓冲弹簧安装在所述浮动板底部的缓冲槽中。这样,在进行注塑准备工作中完成合模操作时,可利用缓冲弹簧对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的复位速度进行缓冲处理,避免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在复位过程中受损而影响注塑。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的自由端上套设有定位螺母,且所述缓冲弹簧位于所述定位螺母与所述浮动板之间。这样,可利用定位螺母将缓冲弹簧锁定在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上,避免缓冲弹簧在使用过程中脱落而影响注塑效率。优选地,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模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所述后模压板用的支撑柱,且该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穿过所述浮动板。这样,既可以利用支撑柱配合支块支撑模芯、前模压板及后模压板,提高支撑稳定性,又可以利用支撑柱对浮动板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复位导柱,该复位导柱的自由端插装在所述浮动板底部的复位导孔中。这样,在浮动板复位时,可利用复位导柱对浮动板的复位进行导向,避免浮动板在复位时发生错位,甚至对中心镶件造成损伤。优选地,所述顶杆上套设有复位缓冲弹簧,该复位缓冲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浮动板上,所述复位缓冲弹簧的上端穿过所述后模压板并抵在所述后模板上的复位槽中。这样,在合模复位时,可利用复位缓冲弹簧对前模板、前模压板及外镶件复位时产生的惯性进行缓冲,减缓前模板、前模压板及外镶件的复位速度,避免该注塑模具在合模复位时受到损伤,延长本技术橡胶件的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下端连接有顶杆导柱,该顶杆导柱穿过所述浮动板的下端设置有卡头,且所述卡头卡住所述浮动板的底面并插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复位孔中。这样,在顶杆复位时,利用顶杆导柱对顶杆进行复位导向,方便顶杆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待注塑橡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橡胶件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橡胶件的注塑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橡胶件的注塑模具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Q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2所示的橡胶件的注塑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2-10对本技术橡胶件的注塑模具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10所示,本技术橡胶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11、后模板12、中心镶件13、外镶件14、前模压板15和后模压板16。其中,前模板11上设置有前模槽(图中未示出),后模板12上设置有后模槽(图中未示出),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对扣形成模芯时,前模槽和后模槽对接形成设置在模芯中的注塑模槽101。中心镶件13安装在注塑模槽中,且中心镶件13的前端芯杆131卡置在前模板11上,中心镶件13的尾端芯杆132卡置在后模板12中。优选地,前模板11的顶部设置有容纳前端卡接块111的前卡接槽,且前端卡接块111与中心镶件13的前端芯杆131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后模板12的底部设置有容纳尾端卡接块121的后卡槽,且尾端卡接块121与中心镶件13的尾端芯杆132通过过盈配合连接。这样,利用位于前卡接槽中的前端卡接块111和后卡槽中的尾端卡接块121分别通过过盈配合与中心镶件13的前端芯杆131和尾端芯杆132连接,既方便将中心镶件13安装在模芯中的注塑模槽101中,提高注塑准备工作的完成效率,又方便在脱模时使中心镶件13与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分离,提高脱模效率。外镶件14夹置在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之间并套置在中心镶件13外围,且外镶件14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中心镶件、外镶件、前模压板和后模压板,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对扣形成模芯,且所述模芯中设置有注塑模槽;所述中心镶件安装在所述注塑模槽中,且所述中心镶件的前端芯杆卡置在所述前模板上,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卡置在所述后模板中;所述外镶件夹置在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之间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外围,且所述外镶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缘压环,该外缘压环朝向所述后模板的面上设置有外缘环槽;所述前模压板压置在所述前模板上并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前模板连接,所述后模压板贴置在所述后模板的底面上并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后模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中心镶件、外镶件、前模压板和后模压板,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对扣形成模芯,且所述模芯中设置有注塑模槽;所述中心镶件安装在所述注塑模槽中,且所述中心镶件的前端芯杆卡置在所述前模板上,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卡置在所述后模板中;所述外镶件夹置在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之间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外围,且所述外镶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缘压环,该外缘压环朝向所述后模板的面上设置有外缘环槽;所述前模压板压置在所述前模板上并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前模板连接,所述后模压板贴置在所述后模板的底面上并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后模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的顶部设置有容纳前端卡接块的前卡接槽,且所述前端卡接块与所述中心镶件的前端芯杆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后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容纳尾端卡接块的后卡槽,且所述尾端卡接块与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后模支架,所述后模支架包括底板、两个支块、浮动板和顶杆,所述底板与所述后模压板平行并通过穿过所述后模压板的连杆与所述后模板连接;两个所述支块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模压板之间,并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模压板之间的浮动间隙的两侧呈相对设置;所述浮动板位于所述浮动间隙中,且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插装所述中心镶件的尾端芯杆的自由端的阶梯槽孔;所述顶杆的下端插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杰刘世文顾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锦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