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98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色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动模仁,所述动模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动模与定模合模或分模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驱动器、顶针、用于将驱动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顶针上的顶棍柱、用于连接顶针和顶棍柱的顶针板以及底板,所述顶针的一端与顶针板固接,所述顶针的另一端与动模连接,所述顶棍柱的一端伸出于底板一段距离后与驱动器连接,所述顶棍柱的另一端与顶针板固接,所述底板与驱动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稳定性高,一方面增设轴承套和定位柱可以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通过把顶棍柱伸出于底板,从而缩短了注塑机顶出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色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色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双色注塑的产品通常采用两套注塑模具,先从一套注塑模具内注塑出产品的其中一色成型,将该半成品取下后,作为嵌件放入另一套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得到所需的双色产品,但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现有的双色模具是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双色模具目前市场上日益盛行,于这种工艺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易于换颜色而可以不用喷涂,但造价昂贵,技术要求高。目前的双色模具工作时其效率不高,加工程序过于复杂,而且使用寿命不长,易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双色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双色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动模仁,所述定模内设有与动模仁相适配的定模仁,所述动模仁和定模仁合模后形成模腔,所述定模的顶部设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1)和定模(2),所述动模(1)内设有动模仁(3),所述定模(2)内设有与动模仁(3)相适配的定模仁(4),所述动模仁(3)和定模仁(4)合模后形成模腔,所述定模(2)的顶部设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浇注口(5);/n所述动模(1)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动模(1)与定模(2)合模或分模的推动装置(6),所述推动装置(6)包括驱动器、顶针(60)、用于将驱动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顶针(60)上的顶棍柱(61)、用于连接顶针(60)和顶棍柱(61)的顶针板(62)以及底板(63),所述顶针(60)的一端与顶针板(62)固接,所述顶针(60)的另一端与动模(1)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1)和定模(2),所述动模(1)内设有动模仁(3),所述定模(2)内设有与动模仁(3)相适配的定模仁(4),所述动模仁(3)和定模仁(4)合模后形成模腔,所述定模(2)的顶部设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浇注口(5);
所述动模(1)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动模(1)与定模(2)合模或分模的推动装置(6),所述推动装置(6)包括驱动器、顶针(60)、用于将驱动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顶针(60)上的顶棍柱(61)、用于连接顶针(60)和顶棍柱(61)的顶针板(62)以及底板(63),所述顶针(60)的一端与顶针板(62)固接,所述顶针(60)的另一端与动模(1)连接,所述顶棍柱(61)的一端伸出于底板(63)一段距离(H)后与驱动器连接,所述顶棍柱(61)的另一端与顶针板(62)固接,所述底板(63)与驱动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H)为8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3)上设有若干条用于定位并支撑动模(1)的定位柱(630),所述定位柱(630)的一端与底板(63)固接,所述定位柱(630)的另一端与动模(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