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流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96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薄膜的流延成型设备,尤其是一种精密流延机,包括:匀速转动的基带,沿着基带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流延盒、烘干装置、压辊、起膜刀以及起膜滚轮,所述流延盒的底部设置有流延头,所述流延头形成圆弧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入口与流延盒底部的开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出口与基带平行。圆弧形的流道对流延浆料起到阻流作用,该阻流对流量的影响强于压强的影响,因此,即使流延浆料的容量变化较大、压强变化较大,经过流道的阻流,出口处的流量变化不明显,可以提高膜带的厚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流延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薄膜的流延成型设备,尤其是一种精密流延机。
技术介绍
现有高分子薄膜的流延成型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装置:匀速转动的专用基带,沿着基带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流延盒、烘干装置、压辊、起膜刀以及起膜滚轮。参见图1,混合好的流延浆料倒入流延盒内,流延浆料被流延盒底部的刮刀刮至合适的厚度后流延涂布到基带上形成膜带,膜带经过烘干装置的烘干,被压辊滚压至预定的厚度,由起膜刀起膜后被起膜滚轮卷起。刮刀处的流延浆料的流量稳定性对于膜带的质量起到重要影响,只有出膜的流量恒定,后续膜带的厚度精度才能保证。同时,刮刀能否做到出膜流量微调也将影响膜带的整体厚度偏差。现有技术中,刮刀与流延盒的底面形成缝隙,流延浆料从该缝隙流延涂布到基带上,通过抬高或者降低刮刀来改变缝隙的大小进而调整出膜的流量,一方面,出膜的流量容易受到流延盒内流延浆料的容量的影响,容量大时压强大、出膜快,容量小时压强小、出膜慢,流量变化较大,导致膜厚变化超标;另一方面,刮刀的升降引起缝隙的增减将导致流量显著变化,很难做到微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持流延机的流延盒的出膜流量恒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密流延机,包括:匀速转动的基带,沿着基带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流延盒、烘干装置、压辊、起膜刀以及起膜滚轮,所述流延盒的底部设置有流延头,所述流延头形成圆弧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入口与流延盒底部的开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出口与基带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流延盒底部的开口的远离烘干装置的一侧壁固定有半圆管状的外管,所述外管的内侧设置有半圆管状的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彼此分离设置并形成所述流道,所述开口的靠近烘干装置的一侧壁抵靠在所述内管的顶部。进一步的,流延盒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内管相对于外管的位置的调节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流延盒上,另一端与内管的顶部转动设置;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流延盒上的固定杆,转动设置在固定杆内的螺母,螺纹旋设在螺母内并且与固定杆滑动设置的升降螺杆,还包括摆杆,摆杆的一端与升降螺杆转动设置、另一端与内管的底部转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圆柱形的转轴,所述内管的顶部设置有套设在转轴上的圆柱形的套筒,所述套筒从内管的外侧面凸出并且与所述开口的靠近烘干装置的一侧壁抵靠。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圆柱形的凹槽,所述螺母放置于凹槽内,凹槽的顶部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覆盖螺母的至少部分表面,并且,凹槽的侧壁具有缺口。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使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圆弧形的流道对流延浆料起到阻流作用,该阻流能够抵消流延盒内浆料的压力的影响,即使流延浆料的容量变化较大、压强变化较大,但是流道的阻流对流量的影响强于压强的影响,因此,经过流道的阻流,出口处的流量变化不明显,可以提高膜带的厚度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流延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流延机的流延盒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流延盒位于另一状态示意图;图中所示:1、基带;11、主动轮;12、从动轮;2、流延盒;21、刮刀;22、流延头;23、流道;24、外管;25、内管;250、套筒;3、烘干装置;4、压辊;5、起膜刀;6、起膜滚轮;7、调节机构;71、支撑杆;710、转轴;72、固定杆;721、凹槽;722、顶盖;73、螺母;74、升降螺杆;75、摆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阐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于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得以实现。参见图2,本技术提出的精密流延机,大致结构与现有技术类似,包括:匀速转动的基带1,沿着基带1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流延盒2、烘干装置3、压辊4、起膜刀5以及起膜滚轮6,所述基带1的一端套设有主动轮11、另一端套设有从动轮12。在图1,也即现有技术中,流延盒2的底部设置有刮刀21,在图2,也即本设计中,流延盒2的底部设置有流延头22,所述流延头22形成圆弧形的流道23,并且流道23的出口b与基带1平行。流延盒2中的流延浆料从该圆弧形的流道23的入口a流入,完成圆弧形的运动,最终从流道23的出口b流向基带1,在基带1上形成膜带。流延浆料在进行圆弧形的运动时,将受到阻流作用,该阻流能够抵消流延盒内浆料的压力的影响,即使流延浆料的容量变化较大、压强变化较大,但是流道23的阻流对流量的影响强于压强的影响,因此,经过流道23的阻流,出口处的流量变化不明显。所述流延盒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该开口连通流道23的入口。所述开口的远离烘干装置3的一侧壁固定有半圆管状的外管24,所述外管24的内侧设置有半圆管状的内管25,所述内管25与外管24彼此分离设置并形成所述流道23,所述开口的靠近烘干装置3的一侧壁抵靠在所述内管25的顶部。所述流延盒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内管25相对于外管24的位置的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支撑杆71,所述支撑杆71的一端固定在流延盒2上,另一端与内管25的顶部转动设置。所述调节机构7还包括固定在流延盒2上的固定杆72,转动设置在固定杆72内的螺母73,螺纹旋设在螺母73内并且与固定杆72滑动设置的升降螺杆74,还包括摆杆75,摆杆75的一端与升降螺杆74转动设置、另一端与内管25的底部转动设置。该调节机构7通过转动螺母73实现升降螺杆74的升降,带动摆杆74的摆动,进而带动内管25的转动,实现间距调节,完成流量调节。所述支撑杆71的另一端设置有圆柱形的转轴710,所述内管25的顶部设置有套设在转轴710上的圆柱形的套筒250,所述套筒250从内管25的外侧面凸出并且与所述开口的靠近烘干装置3的一侧壁抵靠。如此设计的目的是:转轴710的轴心线是固定的,当套筒250围绕转轴710转动时,套筒250的顶部始终保持与开口的一侧壁抵靠。所述螺母73在固定杆72的安装结构为:固定杆72上开设有圆柱形的凹槽721,螺母73放置于凹槽721内,凹槽721的顶部固定有顶盖722,所述顶盖722覆盖螺母73的至少部分表面。并且,凹槽721的侧壁具有缺口,所述缺口露出部分螺母73的侧壁,方便手指从该缺口操作螺母73。该缺口的尺寸不宜过大,以防止对螺母73的误触碰引起螺母73旋转。同时,螺母7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压花。对比图2和图3,通过转动螺母73带动升降螺杆74的升降,例如将调节螺距至2mm,使得螺母73的一圈转动仅引起升降螺杆74的2mm升降,引起内管25的底部约2mm左右的平移。当螺母73的转动角度较小时,能够进一步地实现内管25的微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流延机,包括:匀速转动的基带,沿着基带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流延盒、烘干装置、压辊、起膜刀以及起膜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盒的底部设置有流延头,所述流延头形成圆弧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入口与流延盒底部的开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出口与基带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流延机,包括:匀速转动的基带,沿着基带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流延盒、烘干装置、压辊、起膜刀以及起膜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盒的底部设置有流延头,所述流延头形成圆弧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入口与流延盒底部的开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出口与基带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流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盒底部的开口的远离烘干装置的一侧壁固定有半圆管状的外管,所述外管的内侧设置有半圆管状的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彼此分离设置并形成所述流道,所述开口的靠近烘干装置的一侧壁抵靠在所述内管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流延机,其特征在于:流延盒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内管相对于外管的位置的调节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流延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超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升信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