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实验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89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实验模具,技术要点是:包括一底座、两固定侧板和两活动侧板,固定侧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活动侧板与底座铰接,底座、两固定侧板和两活动侧板连接构成一个具有一开口的型腔,所述型腔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夹紧两活动侧板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端、连接板和第二夹持端,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第一夹持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夹持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形成宽度可变的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端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并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调节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于开口的位置上用于夹紧两活动侧板的夹紧组件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实验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研发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实验模具。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必须进行混凝土的生产控制和合格性评定,这首先要对混凝土制作试块,再对混凝土试块的质量性能进行检验。而现有的一些混泥土试验模具一般是比较小型的,其一般规格为100×100×100、150×150×150或者150×150×300等,这种小型的混泥土试验模具一般都是由塑料材质直接制成具有一个开口的腔体,这种模具在试块较小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但是当需要的试块体积较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模具就不适用了。因为当试块较大时,试块在模具的腔内直接凝固,而模具上又没有设置方便将试块顶出腔内的结构,从而不方便讲试块从腔内拿出。现有授权公告日为2016.04.20、授权公告号为CN205175788U公开了一种混泥土试验模具(以下称为对比文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具有一开口和型腔,包括底座、两固定侧板和两活动侧板,所述固定侧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侧板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活动侧板与所述固定侧板之间还设有用于锁紧两者的锁合机构。对比文件虽然解决了现有的混泥土试验模具不适用于制作大试块的问题,但是其对两活动侧板进行夹持固定的夹紧件为一块夹紧板,加紧板包括两夹持端,两夹持端之间形成夹持槽,两活动侧板位于夹持槽内,两夹持端对两活动侧板的夹持实现活动侧板的进一步固定。若夹持槽的宽度大于两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时,夹紧件就无法起到对活动侧板进一步固定的作用;若夹持槽的宽度等于两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时,夹紧件在安装时,由于夹持槽和两活动侧板之间产生摩擦力,而导致夹紧件的安装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实验模具,其设置于开口的位置上用于夹紧两活动侧板的夹紧组件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实验模具,包括一底座、两固定侧板和两活动侧板,固定侧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活动侧板与底座铰接,底座、两固定侧板和两活动侧板连接构成一个具有一开口的型腔,所述型腔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夹紧两活动侧板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端、连接板和第二夹持端,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第一夹持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夹持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形成宽度可变的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端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并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调节定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组件的设置能够对两活动侧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影响。这是由于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由于发生膨胀而导致对固定侧板和活动侧板产生向外的压力,活动侧板发生向外的翻转,从而对混凝土试块的体积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试块质量和性能的测定,而夹紧组件能够使得活动侧板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试块的体积质量效果更好;该夹紧组件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夹持端抵触于一活动侧板的外表面,夹持槽的底壁抵触于两活动侧板的上端,再通过调节定位组件调节第二夹持端和活动侧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使第二夹持端抵触于另一活动侧板的外表面上,因此,该夹持组件在安装时可避免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和两活动侧板之间产生摩擦力,安装省力,从而本技术的夹持组件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夹持端和连接板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连接便于调节第二夹持端和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调节定位组件包括固设于第二夹持端的滑移连接块,所述滑移连接块开设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通孔,连接板穿设于通孔,所述滑移连接块还开设有贯穿通孔内壁的穿孔,穿孔套设有抵触于连接板的定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穿设于通孔可实现连接板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滑移连接,定位件穿设穿孔再抵触于连接板,定位件和连接板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可实现连接板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夹持端与第一夹持端形成的夹持槽的宽度与两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所述连接板开设有用于容纳定位件的限位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盲孔对定位件起到限位的作用,一方面,第二夹持端与第一夹持端形成的夹持槽的宽度与两活动侧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便于确定连接板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当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防止由于混凝土发生膨胀对两活动侧板产生向外的压力而导致连接板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发生相对位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设置为定位螺栓,所述穿孔和/或限位盲孔设置有与定位螺栓相适配的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孔和/或限位盲孔和定位件螺纹连接时,便于实现定位件的紧固操作,进而便于实现连接板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侧板与所述固定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锁紧两者的锁合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合机构的设置能够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将固定侧板与活动侧板固定,在需要将试块拿出的时候,可以松开固定侧板与活动侧板,进而使得活动侧板脱离固定侧板,方便将混凝土试块拿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侧板的侧面开设有开口斜向上设置的卡槽,所述锁合机构包括两端分别卡设于卡槽内的固定杆和用于将固定杆固定于卡槽的紧固件,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活动侧板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便于安装和拆卸于卡槽,且卡槽的开口斜向上设置和紧固件均能使得固定杆稳定的设置在卡槽内,不易脱离卡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端部且位于固定侧板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和固定杆之间的螺纹连接的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且螺母和固定杆的配合可对两固定侧板和两活动侧板形成夹紧力,防止在凝固的过程中混泥土由于发生膨胀而导致对固定侧板和活动侧板产生向外的压力,如果固定侧板、活动侧板和底座的连接强度不够,则会影响固定侧板、活动侧板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而影响试块质量和性能的测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侧板的内表面贴合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活动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定位板的侧面抵设,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固定侧板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定位板的安装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固定侧板的强度,且,通过将活动侧板抵设在定位板上,能够防止活动侧板过度向内挤压,从而对试块的体积质量有影响,设置的定位板能够使得活动侧板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试块的体积质量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设于定位板的安装螺杆以及与安装螺杆螺纹连接的安装螺母,所述活动侧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螺杆穿过安装孔后采用安装螺母紧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螺杆和安装螺母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实验模具,包括一底座(1)、两固定侧板(2)和两活动侧板(4),固定侧板(2)与底座(1)固定连接,活动侧板(4)与底座(1)铰接,底座(1)、两固定侧板(2)和两活动侧板(4)连接构成一个具有一开口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夹紧两活动侧板(4)的夹紧组件(8),所述夹紧组件(8)包括第一夹持端(81)、连接板(82)和第二夹持端(83),所述连接板(82)的一端和第一夹持端(8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夹持端(8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端(81)和第二夹持端(83)之间形成宽度可变的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端(83)和连接板(8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并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调节定位组件(8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实验模具,包括一底座(1)、两固定侧板(2)和两活动侧板(4),固定侧板(2)与底座(1)固定连接,活动侧板(4)与底座(1)铰接,底座(1)、两固定侧板(2)和两活动侧板(4)连接构成一个具有一开口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夹紧两活动侧板(4)的夹紧组件(8),所述夹紧组件(8)包括第一夹持端(81)、连接板(82)和第二夹持端(83),所述连接板(82)的一端和第一夹持端(8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夹持端(8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端(81)和第二夹持端(83)之间形成宽度可变的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端(83)和连接板(8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并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调节定位组件(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实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端(83)和连接板(82)滑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实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定位组件(84)包括固设于第二夹持端(83)的滑移连接块(841),所述滑移连接块(841)开设有与连接板(82)相适配的通孔(8411),连接板(82)穿设于通孔(8411),所述滑移连接块(841)还开设有贯穿通孔(8411)内壁的穿孔(8412),穿孔(8412)套设有抵触于连接板(82)的定位件(8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实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端(83)与第一夹持端(81)形成的夹持槽的宽度与两活动侧板(4)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所述连接板(82)开设有用于容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大勇刘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古运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