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80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6
公开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涉及触控领域,用于提高触控显示效果。该触控基板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上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设置于衬底上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与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其中,每条第一触控电极和每条第二触控电极中均包括网格结构和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每个第一虚拟电极在衬底的正投影包括至少两条线段,至少两条线段交叉设置,且至少两条线段之间不存在封闭区域。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基板,具有互感电容值低、信号传递速度快、光学均匀性好的优点,采用该触控基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不易显现明暗相间的网格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触控显示装置中,金属网格结构(MetalMesh)的触控电极具有信号传递速度快等有益性能,正逐渐被接受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用于提高触控显示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与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其中,每条第一触控电极和每条第二触控电极中均包括网格结构和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网格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格,每个第一格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虚拟电极,且每个第一虚拟电极与其所在的第一格之间相互绝缘;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交叉,形成多个交叉区域;在每个交叉区域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形成投影网格结构;所述投影网格结构具有多个第二格,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一个所述第二格中,且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包括至少两条线段,所述至少两条线段交叉设置,且所述至少两条线段之间不存在封闭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和其所在的第一格的边缘之间留有设定间距。r>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间距为4μm~12μm。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格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部分正投影;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部分正投影。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该第一虚拟电极所在的第二格的第二边缘彼此相连或者彼此部分地重叠;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该第一虚拟电极所在的第二格的第一边缘彼此相连或者彼此部分地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格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向、菱形或正六边形;所述第二格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菱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格的面积是所述第二格的面积的整数倍。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中的至少两条线段相交于第一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位于其所在的第二格的中心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中包括相交于同一点的两条线段,所述两条线段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格的两条邻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第一格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第一格均为第一菱形格;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两个第一虚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一个第一菱形格中,且沿该第一菱形格的第一对角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两个第一虚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一个第一菱形格中,且沿该第一菱形格的第二对角线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第一菱形格的第一对角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第一菱形格的第二对角线在空间上相互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格为第二菱形格,所述第二菱形格的各个边与所述第一菱形格的各个边分别平行,且所述第二菱形格的面积为所述第一菱形格的面积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中包括相交于同一点的两条线段,所述两条线段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菱形格的中心处,并且所述两条线段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菱形格的两条邻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位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和/或,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位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多个第三虚拟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间距为40μm~50μm;和/或,相邻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间距为40μm~5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为多条驱动电极,所述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为多条感应电极;或者,所述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为多条感应电极,所述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为多条驱动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基板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之间,以使所述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触控基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基板的衬底为保护盖板;或者,所述触控基板的衬底为彩膜基板;或者,所述触控基板的衬底为用于封装显示基板的封装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液晶;所述触控基板的衬底为所述对置基板,所述触控基板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对置基板远离所述液晶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偏光片,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远离所述触控基板的衬底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胶层,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触控基板之间;所述胶层的电阻率为108Ω·m~1011Ω·m。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基板,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格中均设置有第一虚拟电极,每个第一虚拟电极与其所在的第一格相互绝缘,也即每个第一虚拟电极中无电信号传输,因此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用于传输电信号的导线的设置密度较低,也就是说,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所产生的互感电容值较低。同时,由于在交叠区域内,每个第一虚拟电极在衬底的正投影位于一个第二格中,使得第一格和第二格内被划分为多个尺寸更小的区域,进而使得该第一格和第二格不易被人眼观察到,也即能够避免人眼察觉到触控基板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存在,进而能够提高具有该触控基板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此外,通过设置每个第一虚拟电极在衬底的正投影包括至少两条线段,所述至少两条线段交叉设置,且所述至少两条线段之间不存在封闭区域,使得第一虚拟电极上的电荷容易导出,进而使得具有该触控基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在触控时不容易出现明暗相间的网格纹。本公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触控基板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图1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图;图1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n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n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与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n其中,每条第一触控电极和每条第二触控电极中均包括网格结构和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网格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格,每个第一格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虚拟电极,且每个第一虚拟电极与其所在的第一格之间相互绝缘;/n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交叉,形成多个交叉区域;在每个交叉区域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形成投影网格结构;/n所述投影网格结构具有多个第二格,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一个所述第二格中,且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包括至少两条线段,所述至少两条线段交叉设置,且所述至少两条线段之间不存在封闭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与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
其中,每条第一触控电极和每条第二触控电极中均包括网格结构和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网格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格,每个第一格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虚拟电极,且每个第一虚拟电极与其所在的第一格之间相互绝缘;
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交叉,形成多个交叉区域;在每个交叉区域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形成投影网格结构;
所述投影网格结构具有多个第二格,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一个所述第二格中,且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包括至少两条线段,所述至少两条线段交叉设置,且所述至少两条线段之间不存在封闭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和其所在的第一格的边缘之间留有设定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间距为4μm~1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格包括:
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部分正投影;
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结构在所述衬底的部分正投影;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该第一虚拟电极所在的第二格的第二边缘彼此相连或者彼此部分地重叠;和/或,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第一虚拟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该第一虚拟电极所在的第二格的第一边缘彼此相连或者彼此部分地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向、菱形或正六边形;
所述第二格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的面积是所述第二格的面积的整数倍。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中的至少两条线段相交于第一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位于其所在的第二格的中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中包括相交于同一点的两条线段,所述两条线段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格的两条邻边。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第一格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第一格均为第一菱形格;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两个第一虚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一个第一菱形格中,且沿该第一菱形格的第一对角线方向间隔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斌谢晓冬何敏钟腾飞赵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