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80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层包括多个阵列布置并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单元,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有具有第一分支加宽部的第一电极分支,所述第二电极设有具有第二电极加宽部的第二电极分支,将第一电极的第一电极分支与第二电极的第二电极分支交错耦合设置,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内设置虚拟电极,可以有效提高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互容感应量,同时使整个触摸屏结构中的互容电场分布的更加均匀,更加有利于提高检测触摸位置的分辨率和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高耐久性,长寿命,并且支持多点触控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交互场景设备中。电容式触摸屏,通过检测手指触摸屏幕位置处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手指触摸的具体位置。因此,当触摸时引起的电容变化量较小时,传统的电容式触摸屏可能无法准确检测到是否有触摸输入。由于触摸屏的结构设计方案是检测电容改变量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检测较小电容改变量的触摸屏设计方案将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针对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屏,其触控电极图案通常需要直接制作在薄膜封装层上表面,然而由于封装层较薄(通常厚度<10um),因此该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小,从而导致驱动电极(Tx)/感应电极(Rx)与阴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大,从而导致阻容(RC)延迟较大,降低触控灵敏度。目前柔性AMOLED显示屏触控电极通常为镂空的金属网格(MetalMesh),其导电面积相对传统的整面透明氧化铟锡层(IndiumTinOxide,ITO)材质的触控电极的实际有效导电电极面积较小,因此驱动电极(Tx)与感应电极(Rx)之间的互容感应量非常小,导致手指触摸时,引起的电容变化量更小,不容易被触控芯片(TouchIC)检测到。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的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用以提高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摸位置检测的分辨率和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微弱电容变化量的触摸屏设计方案,提供一种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电极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多个阵列布置并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单元,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主干和多个第一电极分支,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一电极主干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分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支加宽部和与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连接的第一分支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分支连接部的宽度;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主干和多个第二电极分支,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二电极主干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分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分支加宽部和与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连接的第二分支连接部;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的宽度大于第二分支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交错布置,所述第一电极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内形成第一镂空区域,并在所述第一镂空区域设置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内形成第二镂空区域,并在所述第二镂空区域设置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均电性绝缘。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邻接边缘设第三虚拟电极,所述第三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电性绝缘。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与相邻于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二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二分支连接部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一分支连接部与相邻于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二电极分支的第二分支加宽部对应设置。进一步地,在所述触控单元内,所述第一电极主干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纵向主干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两端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电极横向主干,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和所述第一电极横向主干均与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主干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横向主干和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两端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电极纵向主干,所述第二电极纵向主干和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均与所述第二电极分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分支自第一电极主干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与第一电极横向主干相交的端点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之间的夹角α满足0°<α<90°;所述第二电极分支自第二电极主干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与第二电极纵向主干相交的端点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之间的夹角β满足0°<β<9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相邻于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互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的夹角α为45°,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的夹角β为4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同时关于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和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镜像对称。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两侧的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两侧的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两个互不相连的连接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绝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触控电极层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层和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层和所述触控电极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层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第一电极分支和所述第二电极分支由金属网格组成,所述第一电极分支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层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宽度方向上至少环绕两个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二电极分支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层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电极分支的宽度方向上至少环绕两个所述子像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触控电极通过第一电极分支与第二电极分支的交错布置,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分支形成的第一分支加宽部和所述第二电极分支形成的第二分支加宽部的对应错位布置,增加了第一电极分支和第二电极分支之间的交界处交界长度,可以有效提高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互容感应量,同时使整个触摸屏结构中的互容电场分布的更加均匀,更加有利于提高检测触摸位置的分辨率和精准度,通过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和各自的内部加入虚拟电极,有效降低电极对阴极(Cathode)的寄生电容,从而提升报点率,而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虚拟电极,还可以提高手指触摸和不触摸时的互电容变化的比率,提高信噪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单元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单元中第一电极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单元中第二电极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单元另一结构平面示意图;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电极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阵列布置并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单元,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n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主干和多个第一电极分支,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一电极主干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分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支加宽部和与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连接的第一分支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分支连接部的宽度;/n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主干和多个第二电极分支,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二电极主干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分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分支加宽部和与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连接的第二分支连接部;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的宽度大于第二分支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n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交错布置,所述第一电极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内形成第一镂空区域,并在所述第一镂空区域设置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内形成第二镂空区域,并在所述第二镂空区域设置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均电性绝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电极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阵列布置并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单元,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
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主干和多个第一电极分支,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一电极主干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分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支加宽部和与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连接的第一分支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分支连接部的宽度;
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主干和多个第二电极分支,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二电极主干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分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分支加宽部和与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连接的第二分支连接部;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的宽度大于第二分支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分支与所述第二电极分支交错布置,所述第一电极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内形成第一镂空区域,并在所述第一镂空区域设置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宽部内形成第二镂空区域,并在所述第二镂空区域设置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均电性绝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邻接边缘设第三虚拟电极,所述第三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电性绝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一分支加宽部与相邻于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二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二分支连接部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一分支连接部与相邻于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的所述第二电极分支的第二分支加宽部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主干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纵向主干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两端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电极横向主干,所述第一电极纵向主干和所述第一电极横向主干均与所述第一电极分支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主干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横向主干和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两端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电极纵向主干,所述第二电极纵向主干和所述第二电极横向主干均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平叶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