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装配O型圈防错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77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5
一种减震器装配O型圈防错工装,包括压头和防护套,防护套为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的钢套,防护套的封口端为圆弧端头,防护套的开口端内壁开设有嵌套槽,压头为圆柱形筒体,压头的内径与防护套的外径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导向套和压头配合,使得O型圈压装至止位活塞的O型圈槽内,避免了O型圈装不到位或错位的情况,避免了对减震器整体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装配O型圈防错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防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装配O型圈防错工装。
技术介绍
减震器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装一些细小零件,在工人纯手工装配时可能出现漏装、错装、未装配到位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减震器的性能,甚至减震器失效,造成产品成品率低和用户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保证减震器装配O型圈小零件到位且不错位的工装。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器装配O型圈防错工装,包括压头和防护套,防护套为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的钢套,防护套的封口端为圆弧端头,防护套的开口端内壁开设有嵌套槽,压头为圆柱形筒体,压头的内径与防护套的外径相等。所述的压头的长度大于防护套的长度。所述的防护套的嵌套槽的底端开设有内倒角,倒角的角度为5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导向套和压头配合,使得O型圈压装至止位活塞的O型圈槽内,避免了O型圈装不到位或错位的情况,避免了对减震器整体性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护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在装配O型圈时的应用示意图。其中:1-防护套;2-圆弧端头;3-嵌套槽;4-压头;5-限位固定套;6-止位活塞;7-O型圈;8-活塞杆;9-倒角;10-O型圈槽。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减震器装配O型圈防错工装,包括压头4和防护套1,防护套1为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的钢套,防护套1的封口端为圆弧端头2,防护套1的开口端内壁开设有嵌套槽3,压头4为圆柱形筒体,压头4的内径与防护套1的外径相等。所述的压头4的长度大于防护套1的长度。所述的防护套1的嵌套槽3的底端开设有向内的倒角9,倒角9的角度为55°。使用时,减震器的活塞杆8上焊接限位固定套5,限位固定套5的下部套设止位活塞6,止位活塞6上开设有O型圈槽10,防护套1开口端的嵌套槽3套接在限位固定套5的上部,手动将O型圈7套入防护套1上,然后压头4直接按照垂直的方向向下压,O型圈7会顺着防护套1一直向下,直到进入到止位活塞6的O型圈槽10内,避免装错位置,还会保护O型圈7在装配过程中免受损坏,降低了减震器的整体风险。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装配O型圈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4)和防护套(1),防护套(1)为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的钢套,防护套(1)的封口端为圆弧端头(2),防护套(1)的开口端内壁开设有嵌套槽(3),压头(4)为圆柱形筒体,压头(4)的内径与防护套(1)的外径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装配O型圈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4)和防护套(1),防护套(1)为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的钢套,防护套(1)的封口端为圆弧端头(2),防护套(1)的开口端内壁开设有嵌套槽(3),压头(4)为圆柱形筒体,压头(4)的内径与防护套(1)的外径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德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