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50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包括外壳、用于放置锡的加热台和用于放置铝基蜂窝的承载台,所述加热台可沿上、下方向移动连接在外壳内部,所述承载台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上端,所述加热台与承载台套接,所述加热台设有加热元件,所述承载台的底面设有供加热后的锡液穿过的渗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固定效果好,固定效果不易被破坏,也不会造成铝基蜂窝浪费的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
技术介绍
蜂窝结构是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结构,具有突出的抗压和抗弯曲能力,以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受力,即强度重量比最大。其中铝基蜂窝具备重量轻、用材少、成本低、强度高、表面平整、不易变形、抗冲击、缓冲性好、隔音等技术特点,尤其是在航天航空设备的制造上,铝基蜂窝广受好评。但铝基蜂窝在加工过程中,铝基蜂窝是一个整体结构强度高的结构,但其本身铝的特性依旧存在,硬度较低,固定时难以使用装夹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铝基蜂窝的固定较为困难。现阶段的铝基蜂窝固定方式以真空吸固定方式为主,但铝基蜂窝的蜂窝壁较薄,为达到真空吸固定的目的,需要设计许多真空吸头,分别对蜂窝壁进行固定,其工作量大,且固定效果不佳,真空吸效果容易在铝基蜂窝加工过程中被破坏,同时还会因为需要对铝基蜂窝进行固定的关系,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设计额外的固定区域,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固定效果好,固定效果不易被破坏,也不会造成铝基蜂窝浪费的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包括外壳、用于放置锡的加热台和用于放置铝基蜂窝的承载台,所述加热台可沿上、下方向移动连接在外壳内部,所述承载台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上端,所述加热台与承载台套接,所述加热台设有加热元件,所述承载台的底面设有供加热后的锡液穿过的渗液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铝的熔点为660摄氏度,锡的熔点了232摄氏度,在铝基蜂窝放置到承载台上后,加热元件加热温度到300摄氏度左右,将锡熔化,对铝基蜂窝并无影响,然后将加热台上升,使锡通过渗液孔进入到承载台上,在锡液浸没铝基蜂窝的底部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并且可以通过自然冷却或者吹风机等方式将锡液降温凝固,从而使铝基蜂窝固定连接在承载台上,该连接方式的整体连接性强,将整体铝基蜂窝的底部将进行固定,固定牢靠,同时该固定结构通过承载台、加热台进行共同作用固定,固定效果稳定,而后就可以通过加工工具对铝基蜂窝进行加工,在加工完成后加热元件重新进行加热,等锡液熔化后,解除对铝基蜂窝的固定,加热台下降,锡液下沉,取出加工完成的铝基蜂窝,并将铝基蜂窝上粘连的少许锡块进行刮除,锡块与铝基蜂窝粘连不紧密,只需要简单刮除即可,该刮除过程不会对铝基蜂窝造成损坏,刮除下来的锡块可直接丢在承载台上,通过渗液孔回到加热台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台的底面与外壳的底面之间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热台的底面,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底面,通过所述改进,实现加热台的上、下移动动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台的底面还设有多个导向柱,多个所述导向柱沿驱动装置的周向均匀阵列分布,所述外壳的底面设有与多个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套,通过所述改进,在加热台移动过程中,需要保证加热台的平整性,才能保证锡液的平整性,进行保证锡液固定铝基蜂窝的均匀性,保证铝基蜂窝固定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台内设有元件腔,所述加热元件设于元件腔内靠近承载台的侧面和底面,通过所述改进,元件腔的设计,可以对热能的利用率较大,避免热能的扩散,通过加热元件设于元件腔内靠近承载台的侧面和底面,可以使加热台对锡的加热速度更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元件腔内还填充有隔热材料,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限制热能的传递方向,保证热能往锡方向传递,快速升温,增加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渗液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渗液孔均匀阵列分布在承载台的底面,所述渗液孔远离加热台的一侧设有扩孔,通过所述改进,在锡液渗透到承载台上时,锡液的分布更加均匀且渗透的速率也更加稳定,通过扩孔的设计,在锡液上升过程中,避免渗液孔被铝基蜂窝中的一个蜂窝所包围,而出现周边的蜂窝没有被锡液固定的情况,使铝基蜂窝的整体固定性下降的情况,同时可以使锡液的下沉过程更加平衡、快速,还可以在上次锡块刮除过程中为刮除下来且未回到加热台中的锡块提供一个放置处,避免这些锡块在下一次铝基蜂窝放置过程中产生干涉,而在锡液加热上升时,这些锡块会被熔化,回归锡液的整体中,该过程大大减少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渗液孔靠近加热台的一侧也设有扩孔,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使锡液在进入承载台时更加顺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装夹装置,所述装夹装置可移动连接在外壳上,通过所述改进,在铝基蜂窝的固定过程中,锡液的上升可能会造成铝基蜂窝偏移,导致后续加工工具的定位错误,故而需要先将铝基蜂窝进行初步定位,避免偏移,而后再进行固定,通过装夹装置来进行定位,还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操作人员被烫伤,同时铝基蜂窝的底部还可能是曲面,单一的放置在承载台上,难以完成加工平面的位置的准确性,而先通过装夹装置进行定位,在使铝基蜂窝不会产生偏移和保证加工面的准确性后,再通过锡液固定铝基蜂窝,保证加工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渗液孔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铝基蜂窝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壳,2、加热台,2.1、加热元件,2.2、元件腔,2.3、石棉,3、承载台,3.1、渗液孔,3.2、扩孔,4、驱动气缸,5、导向柱,6、导向套,7、装夹装置,7.1、移动轨,7.2、移动块,7.3、装夹板,7.4、连接板,7.5、限位块,8、铝基蜂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包括外壳1、用于放置锡的加热台2和用于放置铝基蜂窝8的承载台3,所述加热台2可沿上、下方向移动连接在外壳1内部,所述承载台3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上端,所述加热台2与承载台3套接,所述加热台2设有加热元件2.1,所述承载台3的底面设有供加热后的锡液穿过的渗液孔3.1,还包括装夹装置7,所述装夹装置7可移动连接在外壳1上,装夹装置7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1周向上的移动轨7.1,与移动轨7.1移动连接的移动块7.2,移动块7.2靠近承载台3的一端通过连接板7.4连接在装夹板7.3,通过连接板7.4在移动块7.2上的移动,可以调节装夹板7.3的位置,进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的铝基蜂窝8的装夹,通过移动轨7.1与移动块7.2的移动连接,可以实现对铝基蜂窝8不同位置的装夹,在装夹板7.3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螺钉将连接板7.4固定在移动块7.2上,在移动轨7.1的两端设有限位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用于放置锡的加热台(2)和用于放置铝基蜂窝(8)的承载台(3),所述加热台(2)可沿上、下方向移动连接在外壳(1)内部,所述承载台(3)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上端,所述加热台(2)与承载台(3)套接,所述加热台(2)设有加热元件(2.1),所述承载台(3)的底面设有供加热后的锡液穿过的渗液孔(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用于放置锡的加热台(2)和用于放置铝基蜂窝(8)的承载台(3),所述加热台(2)可沿上、下方向移动连接在外壳(1)内部,所述承载台(3)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上端,所述加热台(2)与承载台(3)套接,所述加热台(2)设有加热元件(2.1),所述承载台(3)的底面设有供加热后的锡液穿过的渗液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台(2)的底面与外壳(1)的底面之间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热台(2)的底面,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基蜂窝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台(2)的底面还设有多个导向柱(5),多个所述导向柱(5)沿驱动装置的周向均匀阵列分布,所述外壳(1)的底面设有与多个导向柱(5)相配合的导向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洪滨吴红兵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泯跃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