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杆及自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46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折叠杆,包括至少两个杆体,任一杆体包括与杆体轴向呈45°夹角的倾斜面,相邻杆体的倾斜面相贴合;杆体连接件,连接相邻杆体的各自倾斜面的几何中心,使得相邻杆体中的任一杆体以杆体连接件为中心轴相对另一杆体旋转;旋转控制件,用于控制相邻杆体是否可以相对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相邻杆体的倾斜面呈45°贴合且通过倾斜面的几何中心连接,因此两个相邻杆体在相对旋转90°或180°后可实现相互垂直,同时通过设置旋转控制件控制相邻杆体的相对旋转,使得折叠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杆及自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拍摄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折叠杆及自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拍装置一般包括呈杆状的主体,在拍摄完毕后不便于收纳,因此有必要将其折叠,现有的折叠方案往往通过转轴或铰接轴的方式实现折叠,折叠前需要先手动松开锁紧装置或固定装置,然后才能实现折叠,因而存在操作不便的缺点;另外,由于转轴或铰接轴与主体的其他部分外形差别明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拍装置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快速折叠的折叠杆及自拍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折叠杆的一个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折叠杆,包括至少两个杆体,任一杆体包括与杆体轴向呈45°夹角的倾斜面,相邻杆体的倾斜面相贴合;杆体连接件,连接相邻杆体的各自倾斜面的几何中心,使得相邻杆体中的任一杆体以杆体连接件为中心轴相对另一杆体旋转;旋转控制件,用于控制相邻杆体是否可以相对旋转。进一步地,折叠杆包括首段杆体、尾段杆体和至少一个中段杆体,所述首段杆体和尾段杆体仅包括一个倾斜面,所述任一中段杆体包括两个倾斜面,所述两个倾斜面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杆体连接件连接相邻杆体的一个具体方案如下:杆体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固定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并垂直于任一杆体的倾斜面的中心,另一端穿过相邻杆体的倾斜面上的安装孔后与固定部连接,以将相邻的两个杆体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旋转控制件的一个具体方案如下:旋转控制件包括安装在任一杆体上的开关和卡扣,以及设置在相邻杆体上的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开关可使卡扣和卡槽实现扣合或松开。进一步地,任一杆体上的卡扣可伸出或缩回对应杆体的倾斜面,相邻杆体的倾斜面上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卡槽到相邻杆体的倾斜面中心的距离相同,两个卡槽分别与倾斜面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或90度。进一步地,杆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可选择地,杆体的横截面为正N边形,其中,N为不小于4的偶数。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自拍的一个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自拍装置,包括主体和安装在主体上的拍摄装置连接件,其中,主体的全部或部分由上述的折叠杆构成。进一步地,自拍装置的主体包括折叠杆和伸缩杆,拍摄装置连接件连接至折叠杆的一端,伸缩杆连接至折叠杆的另一端。进一步地,伸缩杆上还连接有三角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相邻杆体的倾斜面呈45°贴合且通过倾斜面的几何中心连接,因此两个相邻杆体在相对旋转90°或180°后可实现相互垂直,同时通过设置旋转控制件控制相邻杆体的相对旋转,使得折叠操作更为简单、方便,此外,由于旋转中心轴设置在相邻杆体连接的倾斜面上,不能从外部直接看到旋转中心轴,因而可使得折叠杆的外形更为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折叠杆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图。图3是图2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的另一视角图。图5是图1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图1中的折叠杆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自拍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杆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折叠杆1包括首段杆体11、中段杆体12、尾段杆体13。如图1至图4所示,首段杆体11呈椭圆柱状,包括拨轮111、拍摄装置连接件113和限位件112。拨轮111的部分表面露出于头部杆体11侧面设置的缺口(图中未标示),因此使用者的手指可通过该缺口拨动拨轮111旋转;拍摄装置连接件113在本实施例中为1/4螺纹,其一端连接至拨轮111一侧的中心位置且与拨轮111一体成型,另一端穿过头部杆体11的端面,用于与拍摄装置上的1/4螺母配合固定;限位件112自头部杆体11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头部杆体11的一端的两侧的限位件112,两个限位件112均为扁平结构且末端向外倾斜设置,通过两个限位件112的配合卡持拍摄装置,进而防止其随拨轮113的转动而转动。首段杆体11的另一端形成有与首段杆体11的轴向呈45°夹角的倾斜面(未标记),倾斜面上设置有安装孔114以及两个卡槽115,安装孔114呈圆形且位于倾斜面的几何中心,两个卡槽115到倾斜面的几何中心的距离相同且两个卡槽115分别与倾斜面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80°,即两个卡槽115与倾斜面的几何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至图6所示,中段杆体12包括两个与中段杆体11的轴向呈45°角的倾斜面(未标记),两个倾斜面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中段杆体12呈椭圆柱状,包括开关121、卡扣123和杆体连接件122。本实施例中的开关121垂直设置于中段杆体12的轴向方向并部分露出中段杆体12的表面以供使用者进行按压,开关121包括与卡扣123抵靠的楔形部121a,开关121的另外一端安装有开关弹簧125,该开关弹簧125用于使开关121恢复未被按压时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23呈杆状,其大致与中段杆体12的轴向平行,卡扣123包括卡持端123a和抵靠端123b,卡持端123a可穿过中段杆体12的一端的倾斜面上的通孔(未标记)后卡持在首段杆体11的倾斜面上的卡槽115内,抵靠端123b则与开关的楔形部121a接触,卡持端123a的直径小于抵靠端123b的直径,卡持端123a套设有卡扣弹簧124,卡扣弹簧124的弹型回复力小于开关弹簧125的弹性回复力;在本实施例中,杆体连接件122安装在中段杆体12的倾斜面的几何中心,包括连接杆(未标记)和固定部(未标记),具体地,连接杆为1/4螺纹一端连接至中段杆体12的倾斜面的几何中心并与中段杆体12一体成型,固定部为1/4螺帽,连接杆的直径略小于首段杆体11上的安装孔114,固定部的直径大于安装孔,因此可将连接杆穿过首段杆体11上的安装孔后,在将固定部旋转固定在连接杆上,从而将首段杆体11和中段杆体12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中段杆体12与尾段杆体13的连接方式与中段杆体12与首段杆体11的连接方式基本相同。如图3、图4所示,尾段杆体13也呈椭圆柱状,一端设置有与尾段杆体13的轴向呈45°的倾斜面。尾段杆体13与首段杆体11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尾段杆体12没有拨轮、拍摄装置连接件和限位件,但在倾斜面相对的另一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附件装置连接件131,在本实施例中,附件装置连接件131为1/4螺纹孔。如图1、图5、图6所示,当开关121未受压时,卡扣123的卡持端123a穿过中段杆体12的倾斜面并伸入首段杆体11的倾斜面上的其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杆体,所述任一杆体包括与杆体轴向呈45°夹角的倾斜面,所述相邻杆体的倾斜面相贴合;杆体连接件,连接相邻杆体的各自倾斜面的几何中心,使得相邻杆体中的任一杆体以杆体连接件为中心轴相对另一杆体旋转;旋转控制件,用于控制相邻杆体是否可以相对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杆体,所述任一杆体包括与杆体轴向呈45°夹角的倾斜面,所述相邻杆体的倾斜面相贴合;杆体连接件,连接相邻杆体的各自倾斜面的几何中心,使得相邻杆体中的任一杆体以杆体连接件为中心轴相对另一杆体旋转;旋转控制件,用于控制相邻杆体是否可以相对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包括首段杆体、尾段杆体和至少一个中段杆体,所述首段杆体和尾段杆体仅包括一个倾斜面,所述任一中段杆体包括两个倾斜面,所述两个倾斜面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固定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并垂直于任一杆体的倾斜面的中心,另一端穿过相邻杆体的倾斜面上的安装孔后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以将相邻的两个杆体固定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控制件包括安装在任一杆体上的开关和卡扣,以及设置在相邻杆体上的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开关可使所述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晖郭灼高飞刘靖康
申请(专利权)人: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