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44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是乘用车自动调心推式离合器分离器分离轴承单元,为乘用车传动系统的高性能、高舒适性、高可靠性的基础件技术。包括开式轴承总成和缸体总成;开式轴承总成和缸体总成通过轴承连接座连接,在汽车动力总成装配时将轴承总成安装到离合器分离指上,将连接好的缸体总成安装到变速箱一轴上,再将变速箱总成发动机总成对接。所述的开式轴承总成由C1离合器分离轴承和C2离合器分离轴承组成;C1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C1内圈、C1外圈、C1钢球、C1保持架、C1调心弹簧片和C1轴承连接座;C2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C2内圈、C2外圈、C2钢球、C2保持架、C2调心弹簧片和C2轴承连接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是乘用车自动调心推式离合器分离器分离轴承单元,为乘用车传动系统的高性能、高舒适性、高可靠性的基础件技术。
技术介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是一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变速换挡时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载荷并防止传动系过载。动力传递通过两个离合器联结两根输入轴(内外输入轴),相邻各档的被动齿轮交错与两输入轴齿轮啮合,配合两离合器的控制,能够实现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转换传动比,从而缩短换档时间,有效提高换档品质。而且这种换档方式也可以方便的应用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辆,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很新的技术。本专利技术双离合器分离轴承就是用在外输入轴上实现后离合器分离与结合使用功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市场要求和产品结构,提供一种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是一种满足工作的高可靠性、长寿命、乘用车自动调心推式离合器分离器(以下简称为乘用车推式双离合器分离器)分离轴承单元。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乘用车推式双离合器分离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包括开式轴承总成、缸体总成。开式轴承总成和缸体总成通过轴承连接座连接,在汽车动力总成装配时将轴承总成安装到离合器分离指上,将连接好的缸体总成安装到变速箱一轴上,再将变速箱总成发动机总成对接。所述的轴承连接座包括C1轴承连接座和C2轴承连接座。所述的开式轴承总成由C1离合器分离轴承和C2离合器分离轴承组成。C1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C1内圈、C1外圈、C1钢球、C1保持架、C1调心弹簧片和C1轴承连接座。C2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C2内圈、C2外圈、C2钢球、C2保持架、C2调心弹簧片和C2轴承连接座。组装时,在C1外圈内压装C1调心弹簧片和C1轴承连接座,C1钢球填入C1保持架兜孔内组成保持架组件,把保持架组件放入C1外圈沟道内,加热C1外圈后压入C1内圈,组装成C1离合器分离轴承,在C2外圈内压装C2调心弹簧片和C2轴承连接座,C2钢球填入C2保持架兜孔内组成保持架组件,把保持架组件放入C2外圈沟道内,加热C2外圈后压入C1内圈,组装成C2离合器分离轴承,在C1套筒上装入C1皮圈,在C2套筒上装入C2皮圈,将C1皮圈压入缸体C1腔体,将C2皮圈压入缸体C2腔体,组成缸体组件,在缸体组件上装入C1油管组件及C2油管组件,将C1离合器分离轴承连接座卡入C1套筒上,将C2离合器分离轴承连接座卡入C2套筒上,组装后在C1油管组件和C2油管组件盖上防尘帽。C1腔体为C1离合器分离轴承液压腔体。C2腔体为C2离合器分离轴承液压腔体。所述的C1内圈和C2内圈为大端面车内台阶,固定调整垫片径向窜动。所述的C1外圈和C2外圈内端面与调心弹簧片及轴承连接座配合。所述的C1钢球和C2钢球:所述的C1钢球3采用直径为6mm轴承钢钢球32粒,C2钢球9采用直径为7mm轴承钢钢球20粒,保证较高的轴承额定载荷。所述的C1保持架和C2保持架采用尼龙保持架,采用PA46材料高温注塑工艺,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的C1轴承连接座和C2轴承连接座采用不锈钢钢板冲压成型结构,安装在外圈大端面上,起到连接和调心的作用,保证调心弹簧片不外翻失效。所述的C1套筒和C2套筒采用PA66尼龙材料注塑成型,起到支撑皮圈往复运动的作用。所述的C1皮圈和C2皮圈采用HNBR氢化丁腈橡胶材料注塑成型,起到往复运动的密封作用。所述的C1油管组件和C2油管组件采用PA66尼龙材料注塑成型,起到连接进油的作用。所述的缸体总成具有两个独立的腔体,分别为缸体C1腔体(C1离合器分离轴承液压腔体)和缸体C2腔体(C2离合器分离轴承液压腔体),通过两个进油管分别输入液压油,驱动两个离合器分离轴承(C1离合器分离轴承和C2离合器分离轴承)实现分离作用;缸体采用铝合金棒材锻压成型,通过机加工实现其与离合器座体安装连接功能。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使用时,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两个离合器分离轴承分别负责奇数挡和偶数挡,当车辆挂入一个挡位时,另一个离合器及对应下一个挡位已经位于预备状态,简单地理解成有两个离合器轮流工作,因此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速度要比一般自动变速箱甚至手动变速箱还快。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优点: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是安装在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外输入轴上的,外输入轴轴径尺寸比同规格的单离合器变速器大许多,受到空间的影响,外部尺寸无法增加,因此双离合器分离轴承为满足特殊的匹配要求,分离轴承内径比同等规格的轴承也相应增加,外部尺寸不变,双离合器分离轴承既要保证动力传递的可靠性,通过将离合器片浸泡在密封油液中来吸收其散发的热量,大大提高了其散热性能,从而在换挡速度、油耗、舒适性方面取得更好的表现,使用寿命不低于单离合器分离轴承的寿命。本专利技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就是用在外输入轴上实现后离合器分离与结合使用功能的。双离合变速箱结合了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的优点,没有使用变矩器,转而采用两套离合器,通过两套离合器的相互交替工作,来到达无间隙换挡的效果,因为没有了液力变矩器,所以发动机的动力可以完全发挥出来,同时两组离合器相互交替工作,使得换挡时间极短,发动机的动力断层也就非常有限,由于换挡更直接,动力损失更小,所以其燃油消耗可以降低10%以上。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结构简图1。图2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结构简图2。图3是图2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A-A结构剖视图。图4是图2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B-B结构剖视图。图5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的C1离合器分离轴承、C1内圈、C2外圈结构简图。图6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的C2离合器分离轴承、C2内圈、C2外圈结构简图。图7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的C1保持架、C2保持架结构简图。图8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的C1调心弹簧片、C2调心弹簧片结构简图。图9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的C1轴承连接座、C2轴承连接座结构简图。图10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的C1套筒、C2套筒结构简图。图11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的C1皮圈、C2皮圈结构简图。图12是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的C1钢丝卡圈、C2钢丝卡圈结构简图。图1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式轴承总成和缸体总成;开式轴承总成和缸体总成通过轴承连接座连接,在汽车动力总成装配时将轴承总成安装到离合器分离指上,将连接好的缸体总成安装到变速箱一轴上,再将变速箱总成发动机总成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式轴承总成和缸体总成;开式轴承总成和缸体总成通过轴承连接座连接,在汽车动力总成装配时将轴承总成安装到离合器分离指上,将连接好的缸体总成安装到变速箱一轴上,再将变速箱总成发动机总成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连接座包括C1轴承连接座和C2轴承连接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式轴承总成由C1离合器分离轴承和C2离合器分离轴承组成;
C1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C1内圈、C1外圈、C1钢球、C1保持架、C1调心弹簧片和C1轴承连接座;
C2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C2内圈、C2外圈、C2钢球、C2保持架、C2调心弹簧片和C2轴承连接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用推式双离合器液压分离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组装时,在C1外圈内压装C1调心弹簧片和C1轴承连接座,C1钢球填入C1保持架兜孔内组成保持架组件,把保持架组件放入C1外圈沟道内,加热C1外圈后压入C1内圈,组装成C1离合器分离轴承,在C2外圈内压装C2调心弹簧片和C2轴承连接座,C2钢球填入C2保持架兜孔内组成保持架组件,把保持架组件放入C2外圈沟道内,加热C2外圈后压入C1内圈,组装成C2离合器分离轴承,在C1套筒上装入C1皮圈,在C2套筒上装入C2皮圈,将C1皮圈压入缸体C1腔体,将C2皮圈压入缸体C2腔体,组成缸体组件,在缸体组件上装入C1油管组件及C2油管组件,将C1离合器分离轴承连接座卡入C1套筒上,将C2离合器分离轴承连接座卡入C2套筒上,组装后在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亮彭超王影王杰耿艳任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