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水平转动锻件的锻造操作机及其机械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42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水平转动锻件的锻造操作机及其机械手夹具,属于锻造用夹具技术领域,包括机械手夹具,机械手夹具包括U型架、夹持机构、拉紧机构与转料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一补偿杆与第二补偿杆,拉紧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与拉紧块,转料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转动头与两个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方案,在翻转圆柱形锻件时使圆柱形锻件俯仰转动,机械手夹具不会阻挡操作人员的视线,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圆柱形锻件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水平转动锻件的锻造操作机及其机械手夹具
本技术属于锻造用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水平转动锻件的锻造操作机及其机械手夹具。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在锻造大型工件时,由于毛坯件的重量较重,通过人工调整圆柱形锻件的位置、或通过人工转运圆柱形锻件都会非常吃力和危险,因此在锻造大型工件时大多都会使用锻造操作机操作毛坯件。目前,公开日为2009年08月26日,公开号为CN201295927U的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锻造法兰用机械手夹具,包括两个夹爪,两夹爪分别设有夹持端和手柄端,夹持端与手柄端相交处分别设有与销配合的铰接孔,在夹持端内侧设有弧形面夹口。在夹持工件时,因夹持端夹口与圆柱形锻件之间为面接触,既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增大了对锻件的夹持力,并且也增大了夹口与锻件之间的摩擦力,使锻件在锻造过程中不易滑落。在锻压大型的圆柱形锻件时,锻锤需要不断锤打圆柱形锻件的不同位置对圆柱形锻件进行墩粗,因此需要不断的调整圆柱形锻件的位置,上述方案中,在调整圆柱形锻件的位置时,需要先夹紧圆柱形锻件,之后通过调整机械手夹具的位置,最后松开圆柱形锻件,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械手夹具,能够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动圆柱形锻件。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械手夹具,包括U型架、夹持机构、拉紧机构与转料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一补偿杆与第二补偿杆,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均呈弧形,第一补偿杆的一端与U型架的一端铰接,第一补偿杆的另一端第一夹爪铰接,第二补偿杆的一端与U型架远离第一补偿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补偿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爪铰接;拉紧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与拉紧块,第一液压缸的缸体与U型架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拉紧块固定连接,第一夹爪的一端与拉紧块铰接,第二夹爪的一端也与拉紧块铰接;转料机构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与驱动组件,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夹爪的两端,第一链条套设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的外周面上,且第一链条沿第一卡爪的轮廓转动,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夹爪的两端,第二链条套设在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的外周面上,且第二链条沿第二夹爪的轮廓转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均与圆柱形锻件的外周面抵接,驱动组件与第一链轮和第三链轮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回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使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夹紧圆柱形锻件的外周面,由于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与圆柱形锻件的外周面抵接,第一链轮与第三链轮反向转动,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便可带动圆柱形锻件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动,如此设置,在需要锤打圆柱形锻件不同的位置时,只需要转动圆柱形锻件,使锻锤锤击圆柱形锻件位于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外部的部位即可,操作步骤简单,而且在锻锤锤击圆柱形锻件时,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不需松开圆柱形锻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升了加工效率。进一步的,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为中空设置,第一链条、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设置在第一夹爪内,第二链条、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设置在第二夹爪内,第一夹爪靠近圆柱形锻件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链槽,第一链条部分伸出第一链槽,第二夹爪靠近圆柱形锻件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链槽,第二链条部分伸出第二链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链条、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受第一夹爪保护,第二链条、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受第二夹爪保护,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不易磕碰变形,同时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也不易被锻造时产生的碎屑卡死,延长了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的寿命。进一步的,第一夹爪内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第一夹爪的轮廓周向设置,第一链条的销轴插入第一滑槽内,且第一链条的销轴沿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槽滑移连接,第二夹爪内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第二夹爪的轮廓周向设置,第二链轮的销轴插入第二滑槽内,且第二链轮的销轴沿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滑槽滑移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链条只能沿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转动,因此使第一夹爪的轮廓转动,同理第二链条只能沿第二夹爪的轮廓转动。进一步的,第一夹爪包括第一半爪和第二半爪,第一夹爪由第一半爪和第二半爪拼接而成,第一半爪与第二半爪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夹爪包括第三半爪和第四半爪,第二夹爪由第三半爪和第四半爪拼接而成,第三半爪与第四半爪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的拆分,进而便于维护或更换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五链轮、第六链轮与第三链条,驱动电机与第五链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五链轮与第一链轮同轴固定连接,第六链轮与第三链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三链条套设在第五链轮与第六链轮的外周面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五链轮与第六链轮的传动,只需要一个驱动电机即可同时驱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转动。进一步的,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上均设置有防护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夹紧圆柱形锻件时,避免圆柱形锻件直接与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接触,进而防止圆柱形锻件上的氧化皮脱落卡死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进一步的,防护板与圆柱形锻件抵接的面上开设有防滑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防护板与圆柱形锻件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转动防滑纹。进一步的,防滑纹沿链条的运行方向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既便于防护板带动圆柱形锻件转动,同时在转运圆柱形锻件时,圆柱形锻件不易掉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水平转动自由锻法兰的锻造操作机,能够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动圆柱形锻件。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水平转动锻件的锻造操作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取圆柱形锻件的夹取装置、与控制夹取装置的操作台,夹取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如第一目的中所述的机械手夹具,第一伸缩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第一伸缩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与工作台铰接,第一伸缩臂套设在第二伸缩臂外,且第二伸缩臂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伸缩臂滑移连接,第三液压缸的缸体与第一伸缩臂固定连接,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二伸缩臂固定连接,U型架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臂远离工作台的一端,且第一液压缸的轴心与第三液压缸的轴心平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锻造操作机可以在上料位处取料,并且通过旋转工作台、调整第一伸缩臂的角度、调整第二伸缩臂的伸出高度,将圆柱形锻件放置在加工位上,在加工圆柱形锻件的一个端面时,使锻锤锤击圆柱形锻件位于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外部的部位,每次锤击一次圆柱形锻件,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便带动圆柱形锻件转动一定角度,在整个锻造过程中,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不用松开圆柱形锻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升了加工效率。综上所述,与现有的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架(51)、夹持机构(52)、拉紧机构(53)与转料机构(54),夹持机构(52)包括第一夹爪(521)、第二夹爪(522)、第一补偿杆(523)与第二补偿杆(524),第一夹爪(521)与第二夹爪(522)均呈弧形,第一补偿杆(523)的一端与U型架(51)的一端铰接,第一补偿杆(523)的另一端第一夹爪(521)铰接,第二补偿杆(524)的一端与U型架(51)远离第一补偿杆(523)的一端铰接,第二补偿杆(524)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爪(522)铰接;拉紧机构(53)包括第一液压缸(531)与拉紧块(532),第一液压缸(531)的缸体与U型架(51)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531)的活塞杆与拉紧块(532)固定连接,第一夹爪(521)的一端与拉紧块(532)铰接,第二夹爪(522)的一端也与拉紧块(532)铰接;转料机构(54)包括第一链条(541)、第二链条(542)、第一链轮(543)、第二链轮(544)、第三链轮(545)、第四链轮(546)与驱动组件(6),第一链轮(543)与第二链轮(544)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夹爪(521)的两端,第一链条(541)套设在第一链轮(543)与第二链轮(544)的外周面上,且第一链条(541)沿第一卡爪的轮廓转动,第三链轮(545)与第四链轮(546)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夹爪(522)的两端,第二链条(542)套设在第三链轮(545)与第四链轮(546)的外周面上,且第二链条(542)沿第二夹爪(522)的轮廓转动,第一链条(541)和第二链条(542)均与圆柱形锻件的外周面抵接,驱动组件(6)与第一链轮(543)和第三链轮(54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架(51)、夹持机构(52)、拉紧机构(53)与转料机构(54),夹持机构(52)包括第一夹爪(521)、第二夹爪(522)、第一补偿杆(523)与第二补偿杆(524),第一夹爪(521)与第二夹爪(522)均呈弧形,第一补偿杆(523)的一端与U型架(51)的一端铰接,第一补偿杆(523)的另一端第一夹爪(521)铰接,第二补偿杆(524)的一端与U型架(51)远离第一补偿杆(523)的一端铰接,第二补偿杆(524)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爪(522)铰接;拉紧机构(53)包括第一液压缸(531)与拉紧块(532),第一液压缸(531)的缸体与U型架(51)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531)的活塞杆与拉紧块(532)固定连接,第一夹爪(521)的一端与拉紧块(532)铰接,第二夹爪(522)的一端也与拉紧块(532)铰接;转料机构(54)包括第一链条(541)、第二链条(542)、第一链轮(543)、第二链轮(544)、第三链轮(545)、第四链轮(546)与驱动组件(6),第一链轮(543)与第二链轮(544)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夹爪(521)的两端,第一链条(541)套设在第一链轮(543)与第二链轮(544)的外周面上,且第一链条(541)沿第一卡爪的轮廓转动,第三链轮(545)与第四链轮(546)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夹爪(522)的两端,第二链条(542)套设在第三链轮(545)与第四链轮(546)的外周面上,且第二链条(542)沿第二夹爪(522)的轮廓转动,第一链条(541)和第二链条(542)均与圆柱形锻件的外周面抵接,驱动组件(6)与第一链轮(543)和第三链轮(54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521)与第二夹爪(522)为中空设置,第一链条(541)、第一链轮(543)与第二链轮(544)设置在第一夹爪(521)内,第二链条(542)、第三链轮(545)与第四链轮(546)设置在第二夹爪(522)内,第一夹爪(521)靠近圆柱形锻件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链槽(5211),第一链条(541)部分伸出第一链槽(5211),第二夹爪(522)靠近圆柱形锻件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链槽(5221),第二链条(542)部分伸出第二链槽(5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521)内开设有第一滑槽(5212),第一滑槽(5212)沿第一夹爪(521)的轮廓周向设置,第一链条(541)的销轴插入第一滑槽(5212)内,且第一链条(541)的销轴沿第一滑槽(521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槽(5212)滑移连接,第二夹爪(522)内开设有第二滑槽(5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金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