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冷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34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一种钢材冷轧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冷轧机构,以及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长板和上料短板,上料长板和上料短板之间形成上样槽,上样槽下方设有进样辊,冷轧机构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冷轧辊,冷轧辊的中轴通过一对齿轮啮合,其中一个齿轮与冷轧电机连接,下料机构包括V形板,V形板底部连接转轴,转轴两端穿过一对支架,转轴与下料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钢材冷轧时,将原料钢材批量放置在上料机构内,冷轧后的钢材落在V形板内,通过V形板偏转一定角度,使钢材滑至转运装置内,实现快速转运,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材冷轧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材加工
,特别与钢材冷轧设备相关。
技术介绍
冷轧是在室温条件下,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将钢材进一步加工为具有一定规格的成品。和热轧钢板比较,冷轧钢板厚度更加精确,而且表面光滑、漂亮。冷轧钢材用途广泛,如汽车制造、电气产品、机车车辆等。钢材根据形状可分为管状、板状、圆柱形以及异型件,在冷轧时,根据成品形状要求更换相应的冷压辊,从而得到目标产品。目前,圆柱形钢材冷轧时,一般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将待冷轧件放置于工作台上,并推送至冷轧辊之间进行加工,工作效率低,且由于钢材重量较大,易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冷轧后的成品直接堆积在底面上,占地面积大,且转运时需要重新转移至运输车上,增加后续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材冷轧装置,钢材冷轧时,将原料钢材批量放置在上料机构内,冷轧后的钢材落在V形板内,通过V形板偏转一定角度,使钢材滑至转运装置内,实现快速转运,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一种钢材冷轧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冷轧机构,以及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长板和上料短板,上料长板和上料短板之间形成上样槽,上样槽下方设有进样辊,冷轧机构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冷轧辊,冷轧辊的中轴通过一对齿轮啮合,其中一个齿轮与冷轧电机连接,下料机构包括V形板,V形板底部连接转轴,转轴两端穿过一对支架,转轴与下料电机连接。进一步地,上料长板和上料短板均向上样槽倾斜设置。进一步地,上料长板底端贯穿有竖直的挡料板,挡料板连接气缸活塞杆。进一步地,进样辊连接固定于上料短板下方的上样电机,上样电机的驱动轴穿过限位杆,限位杆固定于上料短板下方。进一步地,冷轧辊的中轴轴动连接支架。进一步地,V形板内水平设有呈阵列的转辊,转辊与钢管传送方向垂直,V形板远离冷轧机构一端设有限位板。本技术有益效果:1、钢材冷轧时,将原料钢材批量放置在上料机构内,经过冷轧机构加工后落在V形板内,通过V形板偏转一定角度,使钢材沿V形板侧板滑至转运装置内,实现快速转运,实用性强。2、将上料长板和上料短板设置为倾斜状,便于钢材自动转移至上样槽内,并利用挡料板控制,避免多个钢材堆积产生摩擦,对上样过程产生阻力。3、通过上样电机控制上样过程,提高自动化水平,上样电机的驱动轴穿过限位杆,可提高进样辊的稳定性,避免进样辊受重力作用产生变形,影响上样效率。4、冷轧后的钢材落在V形板内的转辊上,可避免与V形板侧壁产生摩擦,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并利用限位板对钢材进行阻挡,防止钢材从V形板落下,降低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钢材冷轧装置,包括:上料机构1、冷轧机构2,以及下料机构3,上料机构1包括上料长板101和上料短板102,且二者之间形成上样槽103,上样槽103下方设置进样辊104,冷轧机构2包括一对冷轧辊201,冷轧辊201的中轴通过与冷轧电机203连接的齿轮202啮合,下料机构3包括底部连接转轴302的V形板301,转轴302两端穿过一对支架303并与下料电机304连接。工作方式:钢材冷轧时,将原料钢材放置在上料长板101上,并逐个推至上样槽103内,通过进样辊104的转动使钢材向冷轧机构2运动,钢材位于一对冷轧辊201之间时进行冷轧操作,冷轧后的钢材落在V形板301内,将转运装置放置于V形板301下方,利用下料电机304带动转轴302偏转一定角度,钢材沿V形板301侧板滑至转运装置内,随后V形板301复位,重复上述冷轧过程,完成钢材的加工。作为本实施方案的优选,上料长板101和上料短板102均向上样槽103倾斜设置,上料长板101底端贯穿有竖直的挡料板4,进样辊104连接固定于上料短板102下方的上样电机105,上样电机105的驱动轴穿过限位杆106,限位杆106固定于上料短板102下方。工作方式:将上料长板101和上料短板102设置为倾斜状,便于钢材自动转移至上样槽103内,并利用挡料板4控制实现每次只有一件钢材进入上样槽103内,避免多个钢材堆积产生摩擦,对上样过程产生阻力,进样辊104的转动通过上样电机105控制,提高自动化水平,上样电机105的驱动轴穿过限位杆106,可提高进样辊104的稳定性,避免进样辊104受重力作用产生变形,影响上样效率。作为本实施方案的进一步优选,V形板301内水平设有呈阵列的转辊5,V形板301远离冷轧机构2一端设有限位板501。工作方式:冷轧后的钢材落在V形板301内的转辊5上,避免与V形板301侧壁产生摩擦,影响产品外观质量,限位板501可对钢材进行阻挡,防止钢材由于惯性沿V形板301移动过度而落下,降低工作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材冷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冷轧机构(2),以及下料机构(3);/n上料机构(1)包括上料长板(101)和上料短板(102),上料长板(101)和上料短板(102)之间形成上样槽(103),上样槽(103)下方设有进样辊(104);/n冷轧机构(2)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冷轧辊(201),冷轧辊(201)的中轴通过一对齿轮(202)啮合,其中一个齿轮(202)与冷轧电机(203)连接;/n下料机构(3)包括V形板(301),V形板(301)底部连接转轴(302),转轴(302)两端穿过一对支架(303),转轴(302)与下料电机(30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材冷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冷轧机构(2),以及下料机构(3);
上料机构(1)包括上料长板(101)和上料短板(102),上料长板(101)和上料短板(102)之间形成上样槽(103),上样槽(103)下方设有进样辊(104);
冷轧机构(2)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冷轧辊(201),冷轧辊(201)的中轴通过一对齿轮(202)啮合,其中一个齿轮(202)与冷轧电机(203)连接;
下料机构(3)包括V形板(301),V形板(301)底部连接转轴(302),转轴(302)两端穿过一对支架(303),转轴(302)与下料电机(3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冷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长板(101)和上料短板(102)均向上样槽(103)倾斜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富王克军赖道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江油市民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