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07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一壳体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密封圈、固定板、气缸、活动板、限位块、限位槽、框形板、第一搅拌杆、滑动槽、滑动板、旋转杆、限位轴承、密封垫和第二搅拌杆的相互配合,使搅拌装置可以增加搅拌空间,当进行较多原料搅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来增加搅拌装置的搅拌空间,一次性可以搅拌更多的原料,减少了原料加工费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有利于化工原料加工工作地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原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原料种类很多,用途很广,化工原料一般可以分为有机化工原料和无机化工原料两大类,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分为烷烃及其衍生物、烯烃及其衍生物、炔烃及衍生物、醌类、醛类、醇类、酮类、酚类、醚类、酐类、酯类、有机酸、羧酸盐、碳水化合物、杂环类、腈类、卤代类、胺酰类、其它种类,无机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含硫、钠、磷、钾、钙等化学矿物(见无机盐工业)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空气、水等,在进行化工原料加工的过程中,常见的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不可以增加搅拌空间,当进行较多原料搅拌时,工作人员往往需要操作搅拌装置进行多次原料搅拌工作,产生了更多的原料加工费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利于化工原料加工工作地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具备可以增加搅拌空间的优点,解决了常见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不可以增加搅拌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一壳体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密封圈的表面与第二壳体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贯穿第一壳体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一壳体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第二壳体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气缸的顶端贯穿固定板且延伸至其外部与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且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贯穿限位槽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壳体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的底端贯穿第一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壳体顶部且位于搅拌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搅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框形板,所述框形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框形板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之间通过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底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承,所述旋转杆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框形板、第二壳体、密封圈和限位轴承且延伸至限位轴承的内部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承顶部对应旋转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旋转杆的前后两侧且位于框形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远离旋转杆的一端贯穿框形板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出料管。优选的,所述支腿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顶部与第一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搅拌转轴表面且位于第二壳体与框形板之间的位置套接有稳固套环,所述稳固套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固杆,所述稳固杆远离稳固套环的一端与第二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顶部对应投料口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箱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密封圈、固定板、气缸、活动板、限位块、限位槽、框形板、第一搅拌杆、滑动槽、滑动板、旋转杆、限位轴承、密封垫和第二搅拌杆的相互配合,使搅拌装置可以增加搅拌空间,当进行较多原料搅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来增加搅拌装置的搅拌空间,一次性可以搅拌更多的原料,减少了原料加工费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有利于化工原料加工工作地进行。2、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固块,起到了加固支腿的作用,避免支腿因承受较多的重量而倾斜,通过设置稳固套环和稳固杆,起到了稳固搅拌转轴的作用,保证搅拌转轴正确的旋转路径,通过设置箱盖,起到了遮尘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第一壳体、2支腿、3第二壳体、4密封圈、5固定板、6气缸、7活动板、8限位块、9限位槽、10搅拌电机、11搅拌转轴、12投料口、13框形板、14第一搅拌杆、15滑动槽、16滑动板、17旋转杆、18限位轴承、19密封垫、20第二搅拌杆、21出料管、22加固块、23稳固套环、24稳固杆、25箱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支腿2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块22,加固块22的顶部与第一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固块22,起到了加固支腿2的作用,避免支腿2因承受较多的重量而倾斜,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底部与第一壳体1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密封圈4的表面与第二壳体3的内壁相互接触,第二壳体3的顶部贯穿第一壳体1且延伸至其外部,第一壳体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6,第二壳体3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气缸6的顶端贯穿固定板5且延伸至其外部与活动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第二壳体3的左右两侧且对应限位块8的位置开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槽9,限位块8靠近第二壳体3的一侧贯穿限位槽9且延伸至其内部,第二壳体3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0,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转轴11,搅拌转轴11的底端贯穿第一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第二壳体3顶部且位于搅拌电机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投料口12,第二壳体3顶部对应投料口12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箱盖25,通过设置箱盖25,起到了遮尘的作用,搅拌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框形板13,搅拌转轴11表面且位于第二壳体3与框形板13之间的位置套接有稳固套环23,稳固套环2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固杆24,稳固杆24远离稳固套环23的一端与第二壳体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稳固套环23和稳固杆24,起到了稳固搅拌转轴11的作用,保证搅拌转轴11正确的旋转路径,框形板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4,框形板1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5,两个滑动槽15之间通过滑动板16滑动连接,滑动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7,第一壳体1内壁底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承18,旋转杆17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框形板13、第二壳体3、密封圈4和限位轴承18且延伸至限位轴承18的内部与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轴承18,使旋转杆17可以进行旋转,但不会发生晃动,通过设置滑动槽15和滑动板16,使框形板13和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底部与第一壳体(1)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密封圈(4)的表面与第二壳体(3)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壳体(3)的顶部贯穿第一壳体(1)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一壳体(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6),所述第二壳体(3)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所述气缸(6)的顶端贯穿固定板(5)且延伸至其外部与活动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第二壳体(3)的左右两侧且对应限位块(8)的位置开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槽(9),所述限位块(8)靠近第二壳体(3)的一侧贯穿限位槽(9)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壳体(3)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0),所述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转轴(11),所述搅拌转轴(11)的底端贯穿第一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壳体(3)顶部且位于搅拌电机(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投料口(12),所述搅拌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框形板(13),所述框形板(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4),所述框形板(1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5),两个滑动槽(15)之间通过滑动板(16)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7),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底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承(18),所述旋转杆(17)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框形板(13)、第二壳体(3)、密封圈(4)和限位轴承(18)且延伸至限位轴承(18)的内部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承(18)顶部对应旋转杆(1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9),所述旋转杆(17)的前后两侧且位于框形板(1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20),所述第二搅拌杆(20)远离旋转杆(17)的一端贯穿框形板(13)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出料管(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原料加工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底部与第一壳体(1)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密封圈(4)的表面与第二壳体(3)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壳体(3)的顶部贯穿第一壳体(1)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一壳体(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6),所述第二壳体(3)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所述气缸(6)的顶端贯穿固定板(5)且延伸至其外部与活动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第二壳体(3)的左右两侧且对应限位块(8)的位置开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槽(9),所述限位块(8)靠近第二壳体(3)的一侧贯穿限位槽(9)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壳体(3)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0),所述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转轴(11),所述搅拌转轴(11)的底端贯穿第一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壳体(3)顶部且位于搅拌电机(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投料口(12),所述搅拌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框形板(13),所述框形板(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4),所述框形板(1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5),两个滑动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浪雪张娥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酷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