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套装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氨酯硬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55906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泡沫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套装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氨酯硬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配方,第一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聚醚90%~96%、催化剂2%~5%以及硅油;第二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异氰酸酯70%~94.9%、低温发泡剂5%~29.9%和干燥剂。套装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组分中各成分在40~60℃下混合反应充分得到第一混料;将第二组分中的各成分在‑20~0℃下混合反应充分得到第二混料。套装,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硬泡的制备方法,将第一混料和第二混料混合发泡。聚氨酯硬泡,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该泡沫导热系数稳定性好,衰减性好,适合应用于低温保温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套装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氨酯硬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泡沫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套装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氨酯硬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硬泡聚氨酯配方如下:随着国际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很多ODP、GWP不为0的发泡剂F11、141B不能使用,环戊烷有易燃易爆性,而环保发泡剂如LBA、科慕1100等价格高。因此目前可供选择的发泡剂很少,选择性受到局限。而有很多低沸点的环保发泡剂,如R134a、R600a、245fa、R-152a、R404a、R410a、R-290、R-507等由于其沸点非常低,当其作为组分A的成分时,料温要达到超低温状态才不易溢出,而当低温时,由于聚醚粘度高,低温时粘度更高,无法进行生产。按目前配方A组分(15℃~25℃),B组分(15℃~25℃)的温度,无法使用低温发泡剂。现有环保发泡剂如环戊烷、LBA、科慕1100等的压力泡密度高(≥33kg/m3),尺寸稳定性差>0.6(-30℃/48h)>1.0(70℃/48h),泡沫导热系数高(≥0.020w/m.k),气泡多。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套装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氨酯硬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改善
技术介绍
提到的至少一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聚醚90%~96%、催化剂2%~5%以及硅油2%~5%份;第二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异氰酸酯70%~94.9%、低温发泡剂5%~29.9%和干燥剂0.05%~0.1%,低温发泡剂的沸点小于或等于15.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组分按质量比还包括:聚氨酯防结晶剂0.05%~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聚氨酯防结晶剂包括高氯酸和三氟甲磺酸中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低温发泡剂包括R134a、R600a、245fa、R152a、R404a、R410a、R290和R507中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干燥剂包括苯酚和亚磷酸酯中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聚醚包括聚醚4110、聚醚380和聚醚635中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催化剂包括环己胺和三乙醇胺中至少一种。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聚氨酯硬泡的套装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配方来制备聚氨酯硬泡的套装,包括:将第一组分中各成分在40~60℃下混合反应充分得到第一混料;将第二组分中的各成分在-20~0℃下混合反应充分得到第二混料。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组分中各成分在混合反应时,采用搅拌的方式使各组分混合反应,搅拌速度为500~5000r/min;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混合时间为30~180min;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组分中各成分在密闭抽真空的容器中进行混合反应,真空容器中压力为0.05~0.15MP;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密闭抽真空的容器耐压2~20MPa。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聚氨酯硬泡的套装,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聚氨酯硬泡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制备聚氨酯硬泡的套装来制备聚氨酯硬泡,包括:将第一混料和第二混料混合发泡;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混料和第二混料的质量之比为1:1.3~1.8。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聚氨酯硬泡,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聚氨酯硬泡在低温保温环境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第一组分在较高温度如50℃左右混合均匀,将第二组分在低温状态如0℃以下混合均匀,然后将两个组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在常温下混合发泡,得到聚氨酯硬质泡沫,该硬质泡沫相较于现有的硬质泡沫由于制冷保温时与工作条件相当,泡孔中的隔热气体在低温时为液化及半液化状态,而高温发泡剂为全液化状态,容易泡沫收缩,同时低温发泡剂半液化状态更好维持泡沫气泡的蒸气压,与空气置换慢,保持气泡内隔热气体的份量。因此,由该配方制得的硬质泡沫导热系数稳定性好,衰减性好;专利技术人发现向异氰酸酯中加入发泡剂混合反应操作过程中异氰酸酯会吸水与水发生反应而影响最终制得的产品的质量,因此第二组分中包括了一定量的干燥剂来克服上述问题,以保证能够制得质量更可靠的硬质泡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245fa+R600a发泡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测试结果图;图2为异氰酸酯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测试结果图;图3为异氰酸酯与低温发泡剂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测试结果图;图4为实施例1第一组分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测试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套装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氨酯硬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聚醚90%~96%、催化剂2%~5%以及硅油2%~5%份。第二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异氰酸酯70%~94.9%、低温发泡剂5%~29.9%和干燥剂0.05%~0.1%,低温发泡剂的沸点小于或等于15.3℃。上述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使用时,可将第一组分在较高温度如50℃左右混合均匀,将第二组分在低温状态如0℃以下混合均匀,然后将两个组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在常温下混合发泡,得到聚氨酯硬质泡沫,该硬质泡沫相较于现有的硬质泡沫由于制冷保温时与工作条件相当,泡孔中的隔热气体在低温时为液化及半液化状态,而高温发泡剂为全液化状态,容易泡沫收缩,同时低温发泡剂半液化状态更好维持泡沫气泡的蒸气压,与空气置换慢,保持气泡内隔热气体的份量。因此,由该配方制得的硬质泡沫导热系数稳定性好,衰减性好;专利技术人发现向异氰酸酯中加入发泡剂混合反应操作过程中异氰酸酯会吸水与水发生反应而生成聚脲组合物,粘度增加会在操作中堵塞发泡机枪头,同时亦影响异氰酸酯的指数,并且泡沫泡孔粗大,因此第二组分中包括了一定量的干燥剂来克服上述问题,以保证能够制得质量更可靠的硬质泡沫。优选地,第二组分按质量比还包括:聚氨酯防结晶剂0.05%~1%。由于采用该配方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n所述第一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聚醚90%~96%、催化剂2%~5%以及硅油2%~5%份;/n所述第二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异氰酸酯70%~94.9%、低温发泡剂5%~29.9%和干燥剂0.05%~0.1%,所述低温发泡剂的沸点小于或等于1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
所述第一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聚醚90%~96%、催化剂2%~5%以及硅油2%~5%份;
所述第二组分按质量比计包括:异氰酸酯70%~94.9%、低温发泡剂5%~29.9%和干燥剂0.05%~0.1%,所述低温发泡剂的沸点小于或等于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按质量比还包括:聚氨酯防结晶剂0.05%~1%;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防结晶剂包括高氯酸和三氟甲磺酸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氨酯硬泡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发泡剂包括R134a、R600a、245fa、R152a、R404a、R410a、R290和R507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干燥剂包括苯酚和亚磷酸酯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聚醚包括聚醚4110、聚醚380和聚醚635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环己胺和三乙醇胺中至少一种。


4.一种制备聚氨酯硬泡的套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配方来制备所述聚氨酯硬泡的套装,包括:
将所述第一组分中各成分在40~60℃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运成关志强麦景恒梁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伯士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