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制备硬泡的套装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97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制备硬泡的套装及方法,涉及聚氨酯硬泡技术,发泡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其组分包括:HCFO‑1224yd(Z)5‑20%、LBA 5‑20%、R600 5‑15%以及烷烃42‑55%。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泡剂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泡剂。制备硬泡的套装,包括相互隔离的异氰酸酯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硬泡的组合物。硬泡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泡剂发泡。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泡得到聚氨酯硬泡具有较好的性能,特别是可有效缩短脱模时间,且具有6个月不塌泡的优点,组合物运输过程中铁桶不会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制备硬泡的套装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硬泡
,具体而言,涉及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制备硬泡的套装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际环保要求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发泡剂要ODP=0,GWP=0。目前能达到ODP=0、GWP=0的发泡剂种类少,价格高,主要有LBA(1-氯-3.3.3-三氟丙烯)科慕1100,要不就是危险性大的烷烃体系,市场为节约成本采用1-氯-3.3.3-三氟丙烯+环戊烷混合使用,但1-氯-3.3.3-三氟丙烯由于双键活性大,在组合料中发生反应,储备周期短,一般二个月就会出现泡沫塌泡,储备期太短,同时导热系数高0.002w/m.k,发泡脱模时间长,模型密度高≥33kg/m3,低于该密度会出现收缩。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制备硬泡的套装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泡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其组分包括:HCFO-1224yd(Z)5-20%、1-氯-3.3.3-三氟丙烯5-20%、正丁烷5-15%以及烷烃42-55%,烷烃选自戊烷和己烷中至少一种。优选地,烷烃为戊烷。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泡剂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发泡剂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是:将HCFO-1224yd(Z)和正丁烷混合得到共沸物;将共沸物与1-氯-3.3.3-三氟丙烯和戊烷混合均匀。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HCFO-1224yd(Z)和正丁烷在压力5-10bar、温度0-10℃下混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共沸物与1-氯-3.3.3-三氟丙烯和戊烷在压力2-4bar、温度10-18℃下混合。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泡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干白料,组合物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发泡剂10-25%、干白料75-9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75-90%的干白料包括42-55%聚醚、10-22.5%聚酯、2-4%催化剂、1.5-5%水以及2.5-3.5%匀泡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聚醚选自聚醚4110、聚醚380和聚醚635中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聚酯为斯泰潘315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催化剂选自环己胺和三乙醇胺中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匀泡剂选自赢创B-8462、赢创B-8510和迈图L6863中至少一种。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硬泡的套装,包括相互隔离的异氰酸酯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异氰酸酯与制备硬泡的组合物的质量之比为1-1.5:1。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硬泡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泡剂发泡。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将异氰酸酯、干白料、以及发泡剂混合发泡。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异氰酸酯、干白料以及发泡剂的质量之比为100-150:75-90:1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泡剂,包括合适配比的HCFO-1224yd(Z)、1-氯-3.3.3-三氟丙烯、正丁烷和烷烃。可使得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泡剂发泡得到的聚氨酯硬泡具有较好的性能,特别是能够有效缩短脱模时间,且具有6个月不塌泡的优点的同时使包括有发泡剂的组合物运输过程中铁桶不会变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制备硬泡的套装及方法进行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泡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其组分包括:HCFO-1224yd(Z)5-20%、1-氯-3.3.3-三氟丙烯(LBA)5-20%、正丁烷(R600)5-15%以及烷烃42-55%,烷烃选自戊烷和己烷中至少一种。HCFO-1224yd(Z)指CF3CF=CHCl的Z体。1-氯-3.3.3-三氟丙烯英文缩写LBA,正丁烷英文缩写R600。在具体实施例中以英文缩写表示。市面上使用较多的通常是戊烷发泡剂体系,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发泡剂中的烷烃优选为戊烷,进一步优选为环戊烷。加入低沸发泡剂正丁烷,其沸点为(-0.5℃),泡沫模塑密度可低至28kg/m3,节约灌注量,省成本;引入HCF0-1224yd(Z)降低1-氯-3.3.3-三氟丙烯的份数,导热系数更低,同时解决塌泡问题,组合料储备周期可达6个月以上;正丁烷与HCF0-1224yd(Z)形成齐沸物,整体沸点升高,气压降低,运输包装桶不会变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发泡剂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优选地,将发泡剂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是:将HCFO-1224yd(Z)和正丁烷在混合得到共沸物;将共沸物与1-氯-3.3.3-三氟丙烯和戊烷混合均匀。优选地,将HCFO-1224yd(Z)和正丁烷在静态混合器中,压力5-10bar、温度0-10℃下混合以确保混合均匀。优选地,将共沸物与1-氯-3.3.3-三氟丙烯和戊烷在静态混合器中,压力2-4bar、温度10-18℃下混合以确保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泡剂。由于该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泡剂,因此该组合物兼具储备周期长、运输过程包装桶不会变形,发泡时脱模时间短,发泡后不容易出现塌泡,泡沫储备周期长,导热系数低等优点。优选地,该制备硬泡的组合物还包括干白料,组合物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发泡剂10-25%、干白料75-90%。此组分配比的硬泡组合物与异氰酸酯混合后可制得综合性能更佳的聚氨酯硬泡。优选地,为进一步提高由该硬泡的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氨酯硬泡的性能,该组合物包括75-90%的干白料包括42-55%聚醚、10-22.5%聚酯、2-4%催化剂、1.5-5%水以及2.5-3.5%匀泡剂。具体地,聚醚选自聚醚4110、聚醚380和聚醚635中至少一种;聚酯为斯泰潘3152;催化剂选自环己胺和三乙醇胺中至少一种;匀泡剂选自赢创B-8462、赢创B-8510和迈图L6863中至少一种。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硬泡的套装,包括相互隔离的异氰酸酯和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硬泡的组合物。使用时将异氰酸酯与制备硬泡的组合物混合发泡。由于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因此,其混合发泡后可得到性能较好的硬泡。优选地,异氰酸酯与制备硬泡的组合物的质量之比为1-1.5: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其组分包括:HCFO-1224yd(Z)5-20%、1-氯-3.3.3-三氟丙烯5-20%、正丁烷5-15%以及烷烃42-55%,所述烷烃选自戊烷和己烷中至少一种;/n优选地,烷烃为戊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其组分包括:HCFO-1224yd(Z)5-20%、1-氯-3.3.3-三氟丙烯5-20%、正丁烷5-15%以及烷烃42-55%,所述烷烃选自戊烷和己烷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烷烃为戊烷。


2.一种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发泡剂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是:
将HCFO-1224yd(Z)和正丁烷混合得到共沸物;
将所述共沸物与1-氯-3.3.3-三氟丙烯和所述烷烃混合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HCFO-1224yd(Z)和正丁烷在压力5-10bar、温度0-10℃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共沸物与1-氯-3.3.3-三氟丙烯和所述戊烷在压力2-4bar、温度10-18℃下混合。


6.一种制备硬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运成关志强麦景恒梁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伯士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