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贵祥专利>正文

一种公筷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0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公筷托盘,包括放置菜盘的托盘,托盘上设置有搁置筷子的凸凹槽,凸凹槽设置在托盘的边缘或四周。凸凹槽的两端均为开口端,其一端设置在托盘外侧,另一端设置在托盘中间,或者,两端均为开口端,均设置在托盘外侧,或者,凸凹槽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开口端设置在托盘外侧,封闭端设置在托盘中间或内则。凸凹槽水平设置在托盘上,或斜置在托盘上面。凸凹槽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布在托盘上。凸凹槽截面呈u形,其底面低于或高于与托盘顶面,或者与托盘顶面平齐。凸凹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筷子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独立于菜盘之外、同时又能放置菜盘、且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盘,特别是一种公筷托盘
技术介绍
本人于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1233989A中公开了一种公筷菜盘,包括 菜盘,菜盘上设置有搁置筷子的凸凹槽。凸凹槽设置在菜盘的边缘或四周。 凸凹槽设置在菜盘上,或设置在菜盘边缘突出的凸耳上。这种结构的公筷菜 盘为就餐人员取用公筷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因其凹凸槽与公筷菜盘是 一体的,而且筷子具有一定的长度,无法在尺寸比较小的菜盘上放置公筷, 故而限制了这种公筷菜盘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独立于菜盘之外、同时又能 放置菜盘、且适用范围广的一种公筷托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公筷托盘,包括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菜盘的托盘, 其结构特征是托盘上设置有搁置筷子的凸凹槽,凸凹槽设置在托盘的边缘或 四周。所述凸凹槽的两端均为开口端,其一端设置在托盘外侧,另一端设置在 托盘中间,或者,两端均为开口端,均设置在托盘外侧,或者,凸凹槽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开口端设置在托盘外 侧,封闭端设置在托盘中间或内则。所述凸凹槽水平设置在托盘上,或斜置在托盘上面。 所述凸凹槽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布在托盘上。所述凸凹槽截面呈u、 v、 m或w形,其底面低于或高于与托盘顶面, 或者,与托盘顶面平齐。所述凸凹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筷子的长度,筷子的前部、中部、或前部 及中部设置在凸凹槽内。所述托盘上设置有用于搁置菜盘的突起,该突起呈球面状、圆柱状、棱 柱状、圆台状或棱台状;突起的高度高于凸凹槽的高度,或等于凸凹槽的高 度。所述托盘为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其采用 陶瓷、塑料、密胺、玻璃、木材、金属或合成材料制成。所述托盘的顶面边缘朝向中间呈整体内凹或整体平齐。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支承托,支承托为环状的盘托或二个及以上的支脚。所述托盘的下面设置有下转环,或者,托盘上面设置有用于转动菜盘的 上转环,该结构设计可有效扩大其适用范围。本专利技术中的托盘除为上述形状外,还可以为花瓣形、鱼形、水果形或心 形等其它异型。由于托盘的顶面整体内凹,故可有效防止菜盘出现滑脱。本专利技术将公筷搁置在托盘上,并按就餐人员的方位摆放在各自对应的位 置,方便就餐人员取用,既可以帮助人们养成使用公筷的良好习惯,又能免 除共同进餐人的心理负担,和传染疾病的可能性,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B-B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9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4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6为图25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7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0为图29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第三使用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2为图31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3为图3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4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5为图34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l为第一托盘,l.l为第一凸凹槽,1.2为第一突起,1.3为第一盘 托,2为筷子,3为菜盘,4为第二托盘,4.1为第二凸凹槽,4.2为第二突 起,43为第二盘托,5为第三托盘,5.1为第三凸凹槽,6为第四托盘,6.1 为第四凸凹槽,7为第五托盘,7.1为第五凸凹槽,8为第六托盘,8.1为第 六凸凹槽,8.2为第六突起,9为第七托盘,9.1为第七凸凹槽,IO为第八托 盘,10.1为第八凸凹槽,ll为第九托盘,ll.l为第九凸凹槽,11.2为第九突 起,12为第十托盘,12.1为第十凸凹槽,12.1为第十突起,13为上转环, 14为下转环,14.1为转轮,15为支脚。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5,第一公筷托盘,包括放置菜盘3的第一托盘1,圆形的 第一托盘上间隔均勾地设置有搁置筷子2的六个第一凸凹槽1.1,第一凸凹 槽设置在第一托盘l的四周。第一凸凹槽l.l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 闭端,开口端设置在第一托盘l外侧,封闭端设置在第一托盘l中间。第一 凸凹槽l.l水平设置在第一托盘l上,第一凸凹槽l.l的截面呈u形,其底 面与第一托盘l顶面平齐。第一凸凹槽1.1的长度小于筷子2的长度,筷子 2的前部及中部设置在第一凸凹槽1.1内。第一托盘1上设置有用于搁置菜 盘3的第一突起1.2,该第一突起呈球面状;第一突起1.2的高度等于第一 凸凹槽l.l的高度,以便于搁置菜盘3。第一托盘l的顶面边缘朝向中间整 体内凹,第一托盘1的底部设置环状的第一盘托1.3。第一托盘l采用陶瓷、 塑料、密胺、玻璃、木材、金属或合成材料制成。第二实施例参见图6-图8,第二公筷托盘,包括放置菜盘的第二托盘4,圆形的第 二托盘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搁置筷子2的六个第二凸凹槽4.1,第二凸凹槽 设置在第二托盘4的四周。第二凸凹槽4.1的截面呈u形,其底面低于与第二托盘4顶面。第二凸凹槽4.1的高度低于第二突起4.2的高度。第二托盘 4的底部设置环状的第二盘托4.3。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第三实施例参见图9-图10,第三公筷托盘,包括放置菜盘的第三托盘5,方形的第 三托盘5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搁置筷子2的四个第三凸凹槽5.1。 其余来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四实施例参见图11-图12,五角星形的第四托盘6上设置有间隔均句地搁置筷子 2的五个第四凸凹槽6丄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五实施例参见图13-图14,八角星形的第五托盘7上设置有间隔均句地搁置筷子 2的八个第五凸凹槽7.1。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六实施例参见图15-图16,圆形的第六托盘8上设置有间隔均句地搁置筷子2的 六个第六凸凹槽8.1。第六突起呈棱柱状,其截面呈等腰梯形。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七实施例参见图17-图20,圆形的第七托盘9上设置有间隔均匀地搁置筷子2的 六个第七凸凹槽9.1, 一个菜盘3放置在第七托盘9上。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八实施例参见图21-图22,圆形的第八托盘10上设置有间隔均勾地搁置筷子2 的六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筷托盘,包括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菜盘(3)的托盘,其特征是托盘上设置有搁置筷子的凸凹槽,凸凹槽设置在托盘的边缘或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筷托盘,包括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菜盘(3)的托盘,其特征是托盘上设置有搁置筷子的凸凹槽,凸凹槽设置在托盘的边缘或四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筷托盘,其特征是所述凸凹槽的两端均为开口 端,其一端设置在托盘外侧,另一端设置在托盘中间,或者,两端均为开口端,均设置在托盘外侧,或者,凸凹槽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开口端设置在托盘外 侧,封闭端设置在托盘中间或内则。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公筷托盘,其特征是所述凸凹槽水平设置在托盘 上,或斜置在托盘上面。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公筷托盘,其特征是所述凸凹槽为两个或两个以 上,均布在托盘上。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公筷托盘,其特征是所述凸凹槽截面呈u、 v、 m 或w形,其底面低于或高于与托盘顶面,或者,与托盘顶面平齐。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公筷托盘,其特征是所述凸凹槽的长度小于或等 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祥
申请(专利权)人:李贵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