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900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添加剂溶解于溶剂中,在强碱条件下,与4‑叔丁基吡啶、锡试剂进行反应得到4‑叔丁基‑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再与4‑叔丁基‑2,6‑二氯吡啶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原料4‑叔丁基吡啶出发,经两步反应得到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产物分离纯化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I)作为配体,广泛应用于一系列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在催化化学、超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电化学,抗肿瘤药物研发等领域应用广泛。例如,文献J.Am.Chem.Soc.2003,125,16202-16203报道了I的银离子配合物用于催化氮杂环丙烷化反应;J.Am.Chem.Soc.2002,124,11215-11222报道了I的钴离子配合物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作为高效的电子转移材料;Polyhedron,2018,140,99-108报道了I的铁离子和钴离子配合物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偶材料;WO2019241873A1报道了I的铜离子配合物可以诱导免疫原细胞的死亡,可用肿瘤的治疗。因此,I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I)现有的合成工艺如下:文献Chem.Eur.J.2018,24,14830-14835报道了4-叔丁基吡啶(II)与镁催化剂(Mgcat.)反应,经过空气氧化可以得到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I)。该反应中,镁催化剂不易得,需要在手套箱中制备,且配体也需要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得到。反应得到是I和另一产物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III)的混合物,其中I的收率只有21%,与III无法分离。其中,所用的试剂和条件为:1)Mgcat.,THF,70℃,2h;2)oxidationinair。专利US2018282278A1报道了4-叔丁基吡啶(II)与分散的金属钠在THF中反应可以得到I。该反应中,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III)的收率为78%,为主要产物,I的收率只有9%。且反应中需要使用分散的金属钠,反应操作不易,危险性较大。因此,该工艺不适于大规模制备I。其中,所用的试剂和条件:Na,THF,paraffinoil,25℃。I在过渡金属催化、超分子化学、光电材料、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抗肿瘤药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因此,开发一条操作简便,路线短,收率高,适宜规模化生产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制备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合成收率低,产物分离纯化困难和使用高危险试剂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合成工艺路线为: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添加剂溶解于溶剂中,在强碱条件下,与4-叔丁基吡啶(II)、锡试剂进行反应得到4-叔丁基-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IV);(2)将4-叔丁基-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IV)与4-叔丁基-2,6-二氯吡啶(V)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I)。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4-叔丁基吡啶(II)与强碱的摩尔比为1:1~8;所述强碱为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锡试剂和4-叔丁基吡啶(II)的摩尔比为0.1~6:1;所述锡试剂为三丁基氯化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78℃~6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溶剂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中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添加剂与4-叔丁基吡啶(II)的摩尔比为0.1~6:1;所述添加剂为N,N-二甲基乙醇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4-叔丁基-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IV)和4-叔丁基-2,6-二氯吡啶(V)的摩尔比为0.1~6: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催化剂与4-叔丁基-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IV)的摩尔比为0.001~0.5: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催化剂为Pd(dppf)Cl2、Pd(dppf)Cl2·CH2Cl2、Pd(PPh3)4、Pd(PPh3)2Cl2、Pd(dba)2中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80℃~120℃。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制备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方法;从原料4-叔丁基吡啶出发,经两步反应得到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总收率可达48.4%,产物分离纯化简单,适于大规模制备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4-叔丁基-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2是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化合物IV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将N,N-二甲基乙醇胺(131.5g,1.48mol,2.0equiv.)加入到2.5L正己烷中,降温至-20℃。加入正丁基锂(2.5Minhexanes,1.18L,2.96mol,4.0equiv.),于-30℃下反应30分钟,之后滴加4-叔丁基吡啶(100.0g,0.74mol,1.0equiv.),滴加完成后于-20℃反应1小时。将上述反应液降温至-70℃,滴加三丁基氯化锡(481.7g,1.48mol,2.0equiv.),滴加完成后于-70℃反应2小时,自然升至室温,TLC检测反应完成。反应液加入1.0L冰水,乙酸乙酯萃取(500mL),水洗,柱层析,石油醚快速淋洗得无色液体210.97g,收率:67.2%,纯度85%。1HNMR(400MHz,CDCl3)δ(ppm):8.63(dd,J=5.40,0.76Hz,1H),7.39(dd,J=2.20,0.76Hz,1H),7.11(m,1H),1.61-1.57(m,6H),1.52-1.47(m,6H),1.42-1.38(m,6H),1.23(s,9H),0.84-0.79(t,12H)。LC-MS(ESI+):m/z424.85(M+H)。实施例2化合物IV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将N,N-二甲基乙醇胺(44.57g,0.50mol,2.0equiv.)加入到1.0L正庚烷中,降温至-20℃。加入仲丁基锂(1.3Minhexanes,0.77L,1.0mol,4.0equiv.),于-30℃下反应30分钟,之后滴加4-叔丁基吡啶(33.80g,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合成工艺路线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合成工艺路线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添加剂溶解于溶剂中,在强碱条件下,与4-叔丁基吡啶(II)、锡试剂进行反应得到4-叔丁基-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IV);
(2)将4-叔丁基-2-三丁基锡烷基吡啶(IV)与4-叔丁基-2,6-二氯吡啶(V)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4-叔丁基吡啶(II)与强碱的摩尔比为1:1~8;所述强碱为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锡试剂和4-叔丁基吡啶(II)的摩尔比为0.1~6:1;所述锡试剂为三丁基氯化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4',4’’-三叔丁基-2,2’:6’,2’’-三联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钊潘国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合巨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