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急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当起重机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采用应急动力系统进行救援,以将已起吊载荷安全下放并实现收车。现有的多数采用以下方式:结合图1所示,应急系统包括第一吸油管路113’以及第一回油管路114’,第一吸油管路113’的一端与油箱111’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接头和第二吸油管路115’与待应急机构112’连通;第二回油管路116’的一端与待应急机构112’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接头和第一回油管路114’与油箱111’连通;第一吸油管路113’上设置有泵107’,泵107’与发动机108’连接。然而采用此种方式,一旦第一吸油管路113’与第二吸油管路115’之间或是第一回油管路114’与第二回油管路116’之间未接通时,当启动发动机108’时,泵107’会空转最终导致第二泵107’烧坏。因此,亟需一种应急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控制装置,用于待应急机构(104);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100)、泵体(101)、待应急油箱(102)以及封闭式油箱(103);/n所述驱动件(100)、所述泵体(101)、所述待应急机构(104)以及所述待应急油箱(102)通过管路构成应急油路(105),所述应急油路(105)用于使所述待应急机构(104)动作;/n所述驱动件(100)、所述泵体(101)以及所述封闭式油箱(103)通过管路构成应非应急油路(106),所述非应急油路(106)用于执行机构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控制装置,用于待应急机构(104);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100)、泵体(101)、待应急油箱(102)以及封闭式油箱(103);
所述驱动件(100)、所述泵体(101)、所述待应急机构(104)以及所述待应急油箱(102)通过管路构成应急油路(105),所述应急油路(105)用于使所述待应急机构(104)动作;
所述驱动件(100)、所述泵体(101)以及所述封闭式油箱(103)通过管路构成应非应急油路(106),所述非应急油路(106)用于执行机构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应急油路(106)还包括第一压力油路(107)与第一回油油路(108);
所述泵体(101)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路(107)上,所述封闭式油箱(103)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油油路(10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油路(105)还包括第二吸油油路(109)、第二回油油路(110)、第三压力油路(111)以及第三回油油路(112);
所述第二吸油油路(109)的一端与所述待应急油箱(102)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泵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压力油路(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力油路(107)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压力油路(111)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应急机构(104)连接;
所述第三回油油路(112)的一端与所述待应急机构(104)连接,且另一端通过与所述第一回油油路(108)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油油路(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油油路(108)的第二端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待应急油箱(1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应急油箱(102)的容积大于所述封闭式油箱(103)的容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油油路(109)与所述第二回油油路(110)之间通过所述管路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22),所述第二截止阀(122)用于排空所述第二吸油油路(109)以及所述第二回油油路(110)内的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油箱(103)上设置有与所述封闭式油箱(103)连通的气囊(123);
所述气囊(123)用于向所述封闭式油箱(103)内的液压油施加压力,以使所述泵体(101)吸取所述液压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油路(107)与所述第一回油油路(108)之间通过管路分别设置有第一溢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云,邹兴龙,姜尚,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