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876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包括至少一对前拉杆和一对中间拉杆,所述前拉杆和中间拉杆的端部交汇于连接在堆取料机前臂架上的一对撑杆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交汇式拉杆结构通过改变拉杆结构从而让力重新分配及传递,以改变臂架扭转及两边相对位移过大,从而改善皮带机跑偏,也使三角架两边受力均匀,也改善双油缸的受力,使两油缸的动作能做到同步;此外,还可改善机器回转上部的偏载,从而让整机的轮压分布均匀,增加机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属于散状物料输送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外的煤炭、粮食、建材、化工、电力和冶金等行业广泛应用堆取料机对物料进行堆取作业。由于斗轮堆取料机的斗轮机构有时采用短轴结构,斗轮机构的全部重量在臂架一侧,就算斗轮机构采用长轴,斗轮机构的重量分布还是偏载比较多。原来采用的是传统的平行式拉杆形式结构(如图2所示),将导致左右拉杆受力不一致,臂架扭转两边相对位移过大,易造成皮带机跑偏等严重问题,引起回转上部偏载,进而导致俯仰油缸受力不均、两油缸不能同步,还会增加液压系统的荷载,易于损坏,增加采购成本;同时还会影响整机的轮压及稳定性,影响整机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结构,彻底解决斗轮机构的偏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其通过与前臂架和三角架上的铰座相连,可实现堆取料机的俯仰运动,广泛用于煤炭、粮食、建材、化工、电力和冶金等行业的堆取料机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包括至少一对前拉杆和一对中间拉杆,所述前拉杆和中间拉杆的端部交汇于连接在堆取料机前臂架上的一对撑杆一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拉杆对、撑杆对和中间拉杆对均呈“A”型,所述前拉杆对、撑杆对和中间拉杆对的交汇端为“A”的尖角。所述前拉杆对、撑杆对和中间拉杆对之间通过一绞座铰接。所述拉杆结构安装在斗轮堆取料机上,所述斗轮堆取料机包括斗轮机构、前臂架及其附属机构、俯仰油缸和大三角架,所述斗轮机构安装于前臂架的前端,所述前臂架上设有皮带及其支撑辊,所述皮带包覆于支撑辊外,所述大三角架与中间拉杆连接,所述俯仰油缸与大三角架连接。所述中间拉杆对与大三角架的连接端为“A”的底部,所述中间拉杆对的两支脚分别连接在大三角架的两根梁上。前拉杆对和撑杆对与前臂架的连接端为“A”的底部,前拉杆对和撑杆对的两支脚分别连接在前臂架的两根梁上。所述前拉杆为两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堆取料机的一种交汇式拉杆结构,通过改变拉杆结构从而让力重新分配及传递(创新点),以改变臂架扭转及两边相对位移过大,从而改善皮带机跑偏,也使三角架两边受力均匀,也改善双油缸的受力,使两油缸的动作能做到同步。2.本专利技术堆取料机的一种交汇式拉杆结构,通过改变拉杆结构从而让力重新分配及传递(创新点),改善机器回转上部的偏载,从而让整机的轮压分布均匀,增加机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斗轮堆取料机俯仰形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斗轮堆取料机平行拉杆形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斗轮堆取料机用交汇形式的拉杆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拉杆;2、前臂架;21、撑杆;3、中间拉杆;4、斗轮机构;5、俯仰油缸;6、大三角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包括至少一对前拉杆1和一对中间拉杆3,前拉杆1和中间拉杆3的端部交汇于连接在堆取料机前臂架2上的一对撑杆21一端。本实施例中,前拉杆1对、撑杆21对和中间拉杆3对均呈“A”型,前拉杆1对、撑杆21对和中间拉杆3对的交汇端为“A”的尖角。本实施例中,前拉杆1对、撑杆21对和中间拉杆3对之间通过一绞座铰接。本实施例中,拉杆结构安装在斗轮堆取料机上,斗轮堆取料机包括斗轮机构4、前臂架2及其附属机构、俯仰油缸5和大三角架6,斗轮机构4安装于前臂架2的前端,前臂架2上设有皮带及其支撑辊,皮带包覆于支撑辊外,大三角架6与中间拉杆3连接,俯仰油缸5与大三角架6连接。本实施例中,中间拉杆3对与大三角架6的连接端为“A”的底部,中间拉杆3对的两支脚分别连接在大三角架6的两根梁上。本实施例中,前拉杆1对和撑杆21对与前臂架2的连接端为“A”的底部,前拉杆1对和撑杆21对的两支脚分别连接在前臂架2的两根梁上。本实施例中,前拉杆1为两对。上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前拉杆(1)和一对中间拉杆(3),所述前拉杆(1)和中间拉杆(3)的端部交汇于连接在堆取料机前臂架(2)上的一对撑杆(21)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前拉杆(1)和一对中间拉杆(3),所述前拉杆(1)和中间拉杆(3)的端部交汇于连接在堆取料机前臂架(2)上的一对撑杆(21)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拉杆(1)对、撑杆(21)对和中间拉杆(3)对均呈“A”型,所述前拉杆(1)对、撑杆(21)对和中间拉杆(3)对的交汇端为“A”的尖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拉杆(1)对、撑杆(21)对和中间拉杆(3)对之间通过一绞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取料机用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结构安装在斗轮堆取料机上,所述斗轮堆取料机包括斗轮机构(4)、前臂架(2)及其附属机构、俯仰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泰富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