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秀兰专利>正文

一种收集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87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运输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作业车和一种自装储料斗装置。包括行走部和安装在所述行走部上的作业部和输送部,所述作业部包括作业桨和作业架和作业臂,所述作业臂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的作业桨,所述作业臂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作业架中,所述作业臂的中部铰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作业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在与所述作业架铰接的一端固定有驱动轴,在所述驱动轴中设置有转动第二驱动装置。通过作业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作业臂构成四连杆机构,使作业桨的作业范围得到了提升,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能适用不同物料的收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集作业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作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收集作业车和一种自装储料斗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堆放的农作物风干时翻堆、储运或垃圾清除时没有专业高效的设备进行收集和储运,采用常用的工程机械作业效率低,作业不灵活;同时,现有的储运设备当装好物料的储料斗取下后不能自动到空储料斗堆放处自动安装新的储料斗,需要借助电动葫芦提升后人工安装,自动化程度低;再有,现有的输送机多为敞开的皮带输送,容易造成输送物料掉落,还会产生扬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收集作业车,采用四连杆结构提高了作业臂的活动范围,解决了现有物料收集设备工作效率低,作业不灵活的问题;将提升输送部设置成螺旋封闭输送的形式,解决了现有输送机输送过程中物料掉落或产生扬尘污染环境的问题,通过设置的挂斗臂和翻转架可将储料斗自动牵引到行走部的底盘上,解决了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安装储料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集作业车,包括行走部和安装在所述行走部上的作业部和输送部,所述作业部包括作业桨和设置在所述作业桨两侧的作业架和作业臂,所述作业臂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的作业桨,所述作业臂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作业架中,所述作业臂的中部铰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作业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在与所述作业架铰接的一端固定有驱动轴,在所述驱动轴中设置有转动第二驱动装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输送部包括横向传送部和提升输送部,所述横向传送部与所述提升输送部的传送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横向传送部的输料方向与所述作业桨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横向传送部包括螺旋输送部和同轴设置的外套,所述外套与所述作业架固定,所述外套的上部设置有向上敞开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作业桨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导料板,所述横向传送部一端设置有旋转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横向传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提升输送部设置的直角进料端同轴可转动的连通在一起,所述行走部的前端设置有向前敞开的U形臂,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U形臂的一侧,所述直角进料端固定在所述U形臂的另一侧,所述U形臂的上侧设置有伸缩调整部,所述伸缩调整部的一端与所述行走部的前端上侧铰接,所述伸缩调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作业架的上侧铰接,所述提升输送部的末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侧设置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设置在所述行走部的尾部上侧。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作业桨的外圆周面放射状的分布有多个作业齿,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篦齿,所述篦齿固定在所述外套中,所述作业齿和所述篦齿交叉设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作业桨的截面为星形放射状结构,所述作业桨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输送部为有轴螺旋输送,所述外套与所述直角进料端对应的一侧内部设置有轴支架,所述轴支架内通过设置的轴承与所述螺旋输送部可转动的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输送部为无轴螺旋输送。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装储料斗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行走部中的底盘,所述底盘长度方向的两侧内部设置有翻转滑槽,所述翻转滑槽的尾部向下弯曲形成翻转槽,所述底盘内设置有翻转架,所述翻转架的两侧外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滑块和所述导向块在所述翻转滑槽内滑动设置,所述翻转架的内部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滑台,所述滑台的上部铰接有挂斗臂,所述挂斗臂的上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斗臂与所述滑台铰接的位置后侧设置有限位楔形块,所述挂斗臂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滑轮,所述翻转架的前端固定有第二滑轮,所述翻转架的中部固定有第一滑轮,所述底盘的前部固定有牵引部,所述牵引部伸出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绕过所述第一滑轮,再绕过所述第二滑轮,最后绕过所述第三滑轮后在所述第二滑轮出固定,所述储料斗与所述挂钩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挂环。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挂环在所述储料斗中上下可翻转一定角度,所述挂环的两侧下部设置有三角限位块。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挂钩的顶部设置有向所述挂钩开口一侧倾斜的弧形导向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作业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作业臂构成四连杆机构,使作业桨的作业范围得到了提升,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能适用不同物料的收集工作;2、将横向传送部和提升输送部设置成螺旋输送的形式,可以设置成有轴螺旋输送或无轴螺旋输送,有轴螺旋输送时可适用于无粘性的干粉物料和小颗粒物料的手机输送,例如:水泥、粉煤灰、石灰、粮食等,而无轴螺旋输送适合输送由粘性的和易缠绕的物料,例如:污泥、生物质、垃圾等;3、通过在作业桨中设置多个作业齿,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在外套的进料口处设置篦齿,作业齿和篦齿的配合可对类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4、通过在作业架和行走部前端之间设置伸缩调整部可以对作业桨和导料板的位置高度进行调整,能对地面不同高度的物料进行彻底收集;5、通过设置的翻转架和挂斗臂,再通过牵引部可自动向底盘中安装储料斗能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收集作业车设置有提升输送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收集作业车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横向传送部与进料端拆开后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螺旋输送部为无杆螺旋输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输送部的剖视图。图6为一种收集作业车的俯视图。图7为一种自装储料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自装储料斗装置底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翻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中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一种收集作业车使用时作业桨轴心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12为一种自装储料斗装置使用时储料斗装好后的透视图。图中:1、作业架;11、伸缩调整部;2、作业臂;201、第一连杆;202、第二连杆;203、作业桨;2031、作业齿;204、第一驱动装置;205、第二驱动装置;206、驱动轴;3、横向传送部;301、进料口;302、导料板;303、第三驱动装置;304、第一环形凸台;31、螺旋输送部;32、外套;321、篦齿;322、轴支架;4、提升输送部;401、进料端;4011、第二环形凸台;402、出料口;403、第四驱动装置;5、储料斗;51、挂环;511、三角限位块;6、行走部;601、U形臂;61、底盘;611、翻转滑槽;612、翻转槽;613、牵引部;614、牵引绳;7、半环形卡套;701、环形凹槽;8、翻转架;81、滑块;813、滑道槽;82、导向块;83、滑台;84、挂斗臂;841、挂钩;8411、弧形导向面;842、限位楔形块;843、第三滑轮;811、第一滑轮;812、第二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集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部(6)和安装在所述行走部(6)上的作业部和输送部,所述作业部包括作业桨(203)和设置在所述作业桨(203)两侧的作业架(1)和作业臂(2),所述作业臂(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的作业桨(203),所述作业臂(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20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201)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作业架(1)中,所述作业臂(2)的中部铰接有第二连杆(20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202)的另一端与所述作业架(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02)在与所述作业架(1)铰接的一端固定有驱动轴(206),在所述驱动轴(206)中设置有转动第二驱动装置(2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部(6)和安装在所述行走部(6)上的作业部和输送部,所述作业部包括作业桨(203)和设置在所述作业桨(203)两侧的作业架(1)和作业臂(2),所述作业臂(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的作业桨(203),所述作业臂(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20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201)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作业架(1)中,所述作业臂(2)的中部铰接有第二连杆(20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202)的另一端与所述作业架(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02)在与所述作业架(1)铰接的一端固定有驱动轴(206),在所述驱动轴(206)中设置有转动第二驱动装置(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包括横向传送部(3)和提升输送部(4),所述横向传送部(3)与所述提升输送部(4)的传送方向呈直角设置,所述横向传送部(3)的输料方向与所述作业桨(20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横向传送部(3)包括螺旋输送部(31)和同轴设置的外套(32),所述外套(32)与所述作业架(1)固定,所述外套(32)的上部设置有向上敞开的进料口(301),所述进料口(301)与所述作业桨(203)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导料板(302),所述横向传送部(3)一端设置有旋转第三驱动装置(303),所述横向传送部(3)的另一端与所述提升输送部(4)设置的直角进料端(401)同轴可转动的连通在一起,所述行走部(6)的前端设置有向前敞开的U形臂(601),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03)固定在所述U形臂(601)的一侧,所述直角进料端(401)固定在所述U形臂(601)的另一侧,所述U形臂(601)的上侧设置有伸缩调整部(11),所述伸缩调整部(11)的一端与所述行走部(6)的前端上侧铰接,所述所述伸缩调整部(11)的另一端与所述作业架(1)的上侧铰接,所述提升输送部(4)的末端设置有出料口(402),所述出料口(402)的下侧设置有储料斗(5),所述储料斗(5)设置在所述行走部(6)的尾部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集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桨(203)的外圆周面放射状的分布有多个作业齿(2031),所述进料口(301)处设置有篦齿(321),所述篦齿(321)固定在所述外套(32)中,所述作业齿(2031)和所述篦齿(321)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集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作业桨(203)的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周秀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