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777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吸痰管,包括第一吸痰管手柄和第二吸痰管手柄,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和第二吸痰管手柄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的上端安装有刷头,所述可拆卸连接件采用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包括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下端连接的公接头和与所述第二吸痰管手柄上端连接的母接头,所述公接头与母接头旋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合吸痰管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可方便更换带刷头的手柄端,节省换吸痰管端头时间,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吸痰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指一种组合吸痰管。
技术介绍
临床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ICU,气管插管的建立已成为危重病人抢救的基本措施,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后的患者因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清洁、抑菌作用相应下降,口腔内微生物迅速繁殖,各种口腔并发症以及肺部并发症随之而来;也有文献报道,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70%的VAP常见致病菌来源于口腔。目前临床口腔护理存在以下问题:1、因为患者口腔情况复杂多变,所以面临口腔环境较差的患者需要每日多次,每次多根使用吸痰管,由于吸痰管与负压管路连接采用格林接头插拔式连接,在更换吸痰管时会造成负压管路管径被撑大、漏气等问题产生。而且插拔式更换相当费力,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时间方面也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多困扰;2、医护人员使用的吸痰管多是专用于气管内的吸痰管,长度较长,在为病人口腔吸痰的时候需要将多余长度的吸痰管缠于手部,易造成吸痰管的污染,并因为吸痰管的硬度较低而造成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3、采用棉球擦拭的口腔护理方法不易对口腔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主要是由于棉球呈圆钝形,摩擦力小,不易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及齿龈槽内的软垢,棉球难以带出擦洗时掉落的残渣,且婴幼儿口腔空间较小,棉球擦拭十分困难。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组合吸痰管是本专利技术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吸痰管,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可方便更换带刷头的手柄端,节省换吸痰管端头时间,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工作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吸痰管,其中包括第一吸痰管手柄和第二吸痰管手柄,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和第二吸痰管手柄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的上端安装有刷头。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件采用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包括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下端连接的公接头和与所述第二吸痰管手柄上端连接的母接头,所述公接头与母接头旋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刷头采用海绵头,所述刷头通过生物胶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连接。优选地,所述刷头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刷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环形槽及刷头内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刷头采用硅胶头,所述刷头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的内腔上端插接,所述刷头的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由螺旋凸棱结构形成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的内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刷头由柱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圆台形的第一刷头部、位于第一刷头部上端的半球形或凸台形或三棱锥形或三棱柱形的第二刷头部及位于第一刷头部下端的球面第三刷头部构成,所述螺旋凸棱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刷头部与第三刷头部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刷头部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凹槽。优选地,所述刷头包括中空的刷头本体,所述刷头本体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的上端连接,所述刷头本体的前表面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内腔相通,所述刷头本体的前表面上密布有细毛刷。优选地,所述第二吸痰管手柄的下端通过格林接头与负压连接头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吸痰管手柄上靠近所述负压连接头的部分呈渐扩的圆台体。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第一吸痰管手柄由鲁尔接头可拆卸连接第二吸痰管手柄的连接方式,使医护人员可直接更换鲁尔接头连接的第一吸痰管手柄,还能够节省组合吸痰管的更换时间,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采用鲁尔接头更换第一吸痰管手柄还能节省患者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在连接负压连接头时,可降低负压吸引管的损耗,提高使用安全性;2、为适应更多口腔环境,第一吸痰管手柄上端连接的刷头可选择用端头较大的无孔海绵头,其用于沾护理液,湿润口腔,做较粗糙口腔清洁;或采用硅胶头,用于清洁牙齿及口腔中的痰痂和血块;或采用细毛刷刷头,用于清洗牙齿缝隙;3、该组合吸痰管可根据需要及患者口腔情况按顺序使用,也可单独或按需要组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实施例三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刷头及口腔护理吸痰管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吸痰管手柄1和第二吸痰管手柄2,第一吸痰管手柄1和第二吸痰管手柄2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可拆卸连接件采用鲁尔接头3,鲁尔接头3包括与第一吸痰管手柄1下端连接的公接头4和与第二吸痰管手柄2上端连接的母接头5,母接头5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公接头4与母接头5的凹槽端旋接在一起。第一吸痰管手柄1的上端安装有刷头6。本实施例刷头6采用海绵头,该刷头6通过生物胶与第一吸痰管手柄1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将现有的一体化吸痰管手柄改为由第一吸痰管手柄1通过鲁尔接头3与第二吸痰管手柄2实现可拆卸连接,使医护人员可直接更换鲁尔接头3连接的第一吸痰管手柄1,其节省了组合吸痰管的更换时间,降低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采用鲁尔接头3更换第一吸痰管手柄1还能够节省患者成本,减轻患者负担;通过将第一吸痰管手柄1上端连接的刷头6采用端头较大的无孔海绵头,其用于沾护理液,湿润口腔,做较粗糙口腔清洁。如图2所示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大部分结构与上述图1所述实施例结构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第一吸痰管手柄1上端的刷头6采用硅胶头,参考图3所示,该刷头6与第一吸痰管手柄1的内腔上端插接连接固定,刷头6是由柱形第一刷头部7、位于第一刷头部7上端的半球形第二刷头部8及位于第一刷头部7下端的球面第三刷头部9构成,刷头6的第一刷头部7与第三刷头部9的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由螺旋凸棱结构10形成的螺旋槽11,螺旋槽11的其中一侧面与第一吸痰管手柄1的内腔连通。第二刷头部8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凹槽1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通过将第一吸痰管手柄1上端连接的刷头6采用硅胶头,其用于清洁牙齿及口腔中的痰痂和血块。如图4、图5所示本技术组合吸痰管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及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其大部分结构与上述图1所述实施例结构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痰管手柄和第二吸痰管手柄,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和第二吸痰管手柄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的上端安装有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痰管手柄和第二吸痰管手柄,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和第二吸痰管手柄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的上端安装有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采用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包括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下端连接的公接头和与所述第二吸痰管手柄上端连接的母接头,所述公接头与母接头旋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采用海绵头,所述刷头通过生物胶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刷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环形槽及刷头内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采用硅胶头,所述刷头与所述第一吸痰管手柄的内腔上端插接,所述刷头的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由螺旋凸棱结构形成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吸痰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珊高瑞乾段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腾中锦鹏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