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776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包括吸脂瓶、导通管、引流管、负压装置、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吸脂瓶内连通有导通管和引流管,导通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相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与吸脂管相连通,吸脂管远离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有吸脂头,且吸脂管和吸脂头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精确控制吸脂头的插入深度,同时吸脂头为扁管,保证吸脂头可以在同一平面反复抽插,避免造成吸脂后皮肤凹凸不平,甚至皮肤坏死的问题,设置定位凸起可以快速分离脂肪,降低吸脂阻力,提高吸脂效率,设置吸脂瓶可以精确测量吸出的脂肪量,并可以避免吸出的脂肪被污染,操作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
技术介绍
脂肪细胞是人体内最令人称奇的细胞,其数目自青春期后即稳定不再有所增减,但它却可以伸缩自如地将本身体积增大或缩小,吸脂相差可达9000倍之多。研究表明,人体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而引起的。人到中年以后,脂肪细胞有往身体中段集中化的趋势,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即使以往身材比较好,这时也开始出现水桶腰、啤酒肚、马鞍臀、萝卜腿等。然而,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现代审美观下,肥胖已成为“人民公敌”,而减肥更成为当今社会时尚,各种减肥食谱、减肥药、减肥秘方流传甚广。吸脂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吸脂器械吸脂,将肥胖区域(如臀部、腹部、四肢等)的皮下脂肪细胞吸出体外,使该区域脂肪细胞的数量大大减少,故能取得快速持久的减肥效果。近年来吸脂术不断发展,特别是运用肿胀麻醉技术开展的超量灌注吸脂术,使术中疼痛大大减轻,失血少,组织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轻松,皮下脂肪抽吸均匀。目前传统的吸脂针内径均匀一致,前端设有若干通孔的管形结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脂瓶、导通管、引流管、负压装置、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所述的吸脂瓶内连通有导通管和引流管,所述的导通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与吸脂管相连通,其中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之间均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且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均为圆管,所述的吸脂管远离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有吸脂头,且吸脂管和吸脂头一体成型,所述的引流管、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形成吸脂通道,所述的吸脂头为扁管,且吸脂头远离吸脂管的一端为尖端,所述的吸脂头上设有数个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吸脂孔,所述的吸脂头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其中定位凸起沿吸脂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脂瓶、导通管、引流管、负压装置、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所述的吸脂瓶内连通有导通管和引流管,所述的导通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与吸脂管相连通,其中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之间均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且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均为圆管,所述的吸脂管远离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有吸脂头,且吸脂管和吸脂头一体成型,所述的引流管、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形成吸脂通道,所述的吸脂头为扁管,且吸脂头远离吸脂管的一端为尖端,所述的吸脂头上设有数个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吸脂孔,所述的吸脂头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其中定位凸起沿吸脂头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且定位凸起设有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吸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脂瓶由透明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留刚朱纪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诺德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