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77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包括吸脂瓶、导通管、引流管、负压装置、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吸脂瓶内连通有导通管和引流管,导通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相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与吸脂管相连通,吸脂管远离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有吸脂头,且吸脂管和吸脂头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精确控制吸脂头的插入深度,同时吸脂头为扁管,保证吸脂头可以在同一平面反复抽插,避免造成吸脂后皮肤凹凸不平,甚至皮肤坏死的问题,设置定位凸起可以快速分离脂肪,降低吸脂阻力,提高吸脂效率,设置吸脂瓶可以精确测量吸出的脂肪量,并可以避免吸出的脂肪被污染,操作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
技术介绍
脂肪细胞是人体内最令人称奇的细胞,其数目自青春期后即稳定不再有所增减,但它却可以伸缩自如地将本身体积增大或缩小,吸脂相差可达9000倍之多。研究表明,人体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而引起的。人到中年以后,脂肪细胞有往身体中段集中化的趋势,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即使以往身材比较好,这时也开始出现水桶腰、啤酒肚、马鞍臀、萝卜腿等。然而,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现代审美观下,肥胖已成为“人民公敌”,而减肥更成为当今社会时尚,各种减肥食谱、减肥药、减肥秘方流传甚广。吸脂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吸脂器械吸脂,将肥胖区域(如臀部、腹部、四肢等)的皮下脂肪细胞吸出体外,使该区域脂肪细胞的数量大大减少,故能取得快速持久的减肥效果。近年来吸脂术不断发展,特别是运用肿胀麻醉技术开展的超量灌注吸脂术,使术中疼痛大大减轻,失血少,组织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轻松,皮下脂肪抽吸均匀。目前传统的吸脂针内径均匀一致,前端设有若干通孔的管形结构,在吸脂的过程中需要用吸脂针在皮下脂肪断层打造一个平面,这样既要将脂肪吸出,又要保证吸出脂肪后不出现凹凸不平便成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吸脂针为圆管形,且直径较小,当吸脂针在反复抽插便很难保证在同一平面,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吸脂后皮肤凹凸不平,甚至皮肤坏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吸脂瓶、导通管、引流管、负压装置、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吸脂瓶内连通有导通管和引流管,导通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相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与吸脂管相连通,其中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之间均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且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均为圆管,吸脂管远离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有吸脂头,且吸脂管和吸脂头一体成型,引流管、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形成吸脂通道,吸脂头为扁管,且吸脂头远离吸脂管的一端为尖端,吸脂头上设有数个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吸脂孔,吸脂头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其中定位凸起沿吸脂头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且定位凸起设有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吸脂孔。作为优选的,吸脂瓶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吸脂瓶的外壁设有体积刻度。作为优选的,负压装置为负压瓶。作为优选的,吸脂头的侧面设有长度刻度。作为优选的,吸脂头上位于定位凸起的两侧均设有椭圆形的避让孔。作为优选的,定位凸起呈半球形结构。作为优选的,导通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作为优选的,转接部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精确控制吸脂头的插入深度,同时吸脂头为扁管,保证吸脂头可以在同一平面反复抽插,避免造成吸脂后皮肤凹凸不平,甚至皮肤坏死的问题,设置定位凸起可以快速分离脂肪,降低吸脂阻力,提高吸脂效率,设置吸脂瓶可以精确测量吸出的脂肪量,并可以避免吸出的脂肪被污染,操作方便,具有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脂头的俯视图;图中:1-吸脂瓶,2-导通管,3-引流管,4-负压装置,5-转接部,6-吸脂管,7-吸脂头,8-吸脂通道,9-尖端,10-第一吸脂孔,11-定位凸起,12-第二吸脂孔,13-体积刻度,14-长度刻度,15-避让孔,16-流量调节阀,17-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包括吸脂瓶1、导通管2、引流管3、负压装置4、转接部5、吸脂管6和吸脂头7,所述的吸脂瓶1内连通有导通管2和引流管3,所述的导通管2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4相连接,所述的引流管3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5与吸脂管6相连通,其中引流管3、转接部5和吸脂管6之间均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且引流管3、转接部5和吸脂管6均为圆管,所述的吸脂管6远离转接部5的一端连接有吸脂头7,且吸脂管6和吸脂头7一体成型,所述的引流管3、转接部5、吸脂管6和吸脂头7形成吸脂通道8,所述的吸脂头7为扁管,且吸脂头7远离吸脂管6的一端为尖端9,所述的吸脂头7上设有数个与吸脂通道8相连通的第一吸脂孔10,所述的吸脂头7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11,其中定位凸起11沿吸脂头7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且定位凸起11设有与吸脂通道8相连通的第二吸脂孔1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脂瓶1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吸脂瓶1的外壁设有体积刻度1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负压装置4为负压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脂头7的侧面设有长度刻度1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脂头7上位于定位凸起11的两侧均设有椭圆形的避让孔1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凸起11呈半球形结构。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通管2上设有流量调节阀16。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接部5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17。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精确控制吸脂头的插入深度,同时吸脂头为扁管,保证吸脂头可以在同一平面反复抽插,避免造成吸脂后皮肤凹凸不平,甚至皮肤坏死的问题,设置定位凸起可以快速分离脂肪,降低吸脂阻力,提高吸脂效率,设置吸脂瓶可以精确测量吸出的脂肪量,并可以避免吸出的脂肪被污染,操作方便,具有推广价值。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脂瓶、导通管、引流管、负压装置、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所述的吸脂瓶内连通有导通管和引流管,所述的导通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与吸脂管相连通,其中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之间均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且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均为圆管,所述的吸脂管远离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有吸脂头,且吸脂管和吸脂头一体成型,所述的引流管、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形成吸脂通道,所述的吸脂头为扁管,且吸脂头远离吸脂管的一端为尖端,所述的吸脂头上设有数个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吸脂孔,所述的吸脂头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其中定位凸起沿吸脂头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且定位凸起设有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吸脂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脂瓶、导通管、引流管、负压装置、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所述的吸脂瓶内连通有导通管和引流管,所述的导通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与吸脂管相连通,其中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之间均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且引流管、转接部和吸脂管均为圆管,所述的吸脂管远离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有吸脂头,且吸脂管和吸脂头一体成型,所述的引流管、转接部、吸脂管和吸脂头形成吸脂通道,所述的吸脂头为扁管,且吸脂头远离吸脂管的一端为尖端,所述的吸脂头上设有数个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吸脂孔,所述的吸脂头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其中定位凸起沿吸脂头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且定位凸起设有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吸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新型吸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脂瓶由透明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留刚朱纪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诺德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