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77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包括手持管、吸脂针、贮脂瓶和气动机构,手持管内形成气体通道,其中手持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单向阀,另一端设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支管,且支管内设有第二气体单向阀,吸脂针内形成吸脂通道,吸脂针的末端设有液体单向阀,气动机构包括伺服气缸和密封活塞,其中伺服气缸固定在手持管远离吸脂针的一端,且伺服气缸通过活塞杆驱动密封活塞在手持管内沿着气体通道内做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手持,医生只需调整吸脂位置,通过伺服气缸实现自动抽吸脂肪,缩短整体操作时间,不仅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也可以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
技术介绍
吸脂手术为医疗美容行业及整形机构的常规手术,手术份额大,安全性高,效益好,技术简单易掌握。吸脂手术作为一种快速塑形减肥的方法,已被广泛认可。现有的吸脂方法有体内超声、手动负压、电子共振等几种方式,但是由于超声电子各有弊端,已经慢慢被淘汰,基本不再使用,现在较长使用的方法是手动式负压。但是使用手动的负压吸脂,确实是一项强体力劳动,负压吸脂是通过强负压将脂肪吸入吸脂针中,依靠医生不断的往复抽动,将脂肪拉断吸出,医生在手术中需要连续往复抽动,至少持续1-2个小时,过多的消耗医生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手持管、吸脂针、贮脂瓶和气动机构,手持管内形成气体通道,其中手持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单向阀,另一端设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支管,且支管内设有第二气体单向阀,吸脂针内形成吸脂通道,其中吸脂针的首端设有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吸脂孔,吸脂针的末端设有液体单向阀,且吸脂针的末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手持管可拆卸连接,吸脂针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贮脂瓶,气动机构包括伺服气缸和密封活塞,其中伺服气缸固定在手持管远离吸脂针的一端,且伺服气缸通过活塞杆驱动密封活塞在手持管内沿着气体通道内做往复运动。作为优选的,手持管的外侧设有与伺服气缸相连接的电源开关。作为优选的,吸脂针的截面为圆形或扁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手持,医生只需调整吸脂位置,通过伺服气缸实现自动抽吸脂肪,缩短整体操作时间,不仅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也可以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具有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持管,2-吸脂针,3-贮脂瓶,4-气体通道,5-第一气体单向阀,6-支管,7-第二气体单向阀,8-吸脂通道,9-吸脂孔,10-液体单向阀,11-连接管,12-伺服气缸,13-密封活塞,14-活塞杆,15-电源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包括手持管1、吸脂针2、贮脂瓶3和气动机构,所述的手持管1内形成气体通道4,其中手持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单向阀5,另一端设有与气体通道4相连通的支管6,且支管6内设有第二气体单向阀7,所述的吸脂针2内形成吸脂通道8,其中吸脂针2的首端设有与吸脂通道8相连通的吸脂孔9,吸脂针2的末端设有液体单向阀10,且吸脂针2的末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手持管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吸脂针2的一侧通过连接管11连接有贮脂瓶3,所述的气动机构包括伺服气缸12和密封活塞13,其中伺服气缸12固定在手持管1远离吸脂针2的一端,且伺服气缸12通过活塞杆14驱动密封活塞13在手持管1内沿着气体通道4内做往复运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持管1的外侧设有与伺服气缸12相连接的电源开关1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脂针2的截面为圆形或扁圆形。使用时,手持手持管1,将吸脂针2插入待吸脂的脂肪处,开启电源开关15,伺服气缸12启动,带动密封活塞13在手持管1内沿着气体通道4内做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吸力,使脂肪通过吸脂孔9进入吸脂通道8,再通过连接管11进入贮脂瓶3中,在吸脂针2的末端设置液体单向阀10,可以放置脂肪进入手持管1内。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手持,医生只需调整吸脂位置,通过伺服气缸实现自动抽吸脂肪,缩短整体操作时间,不仅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也可以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具有推广价值。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管、吸脂针、贮脂瓶和气动机构,所述的手持管内形成气体通道,其中手持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单向阀,另一端设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支管,且支管内设有第二气体单向阀,所述的吸脂针内形成吸脂通道,其中吸脂针的首端设有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吸脂孔,吸脂针的末端设有液体单向阀,且吸脂针的末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手持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吸脂针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贮脂瓶,所述的气动机构包括伺服气缸和密封活塞,其中伺服气缸固定在手持管远离吸脂针的一端,且伺服气缸通过活塞杆驱动密封活塞在手持管内沿着气体通道内做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脂手术的气动吸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管、吸脂针、贮脂瓶和气动机构,所述的手持管内形成气体通道,其中手持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单向阀,另一端设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支管,且支管内设有第二气体单向阀,所述的吸脂针内形成吸脂通道,其中吸脂针的首端设有与吸脂通道相连通的吸脂孔,吸脂针的末端设有液体单向阀,且吸脂针的末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手持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吸脂针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贮脂瓶,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留刚朱纪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诺德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