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卿常雯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73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所述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包括:圆柱状壳体,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连接于圆柱状壳体内;针灸针放置机构,所述针灸针放置机构与推动机构连接,且针灸针放置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头、放置筒、铜板和电磁铁,所述圆柱状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槽相互连通的开口,开口内滑动连接有铜板,铜板的上表面与推动机构连接,且铜板的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放置筒,放置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在铜板下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具有针灸针的安装与分离十分方便快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针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针灸是常用的手段,由于针灸针的尺寸较小,一般借助针灸辅助装置进行对患者针灸。参阅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429381U,公开了一种针灸辅助装置,其完成施针后,拉动挡块,挡块通过弹性绳拉动移动板移动使通孔内空间增大,反向旋转把手使针灸针的顶部与推头脱离,并向上移动针灸辅助器,使针灸辅助器与针灸针分离,由上可知,其施针后针灸针与辅助装置的分离步骤比较繁琐,从而影响装置的实用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灸针的安装与分离十分方便快捷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包括:圆柱状壳体,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连接于圆柱状壳体内;针灸针放置机构,所述针灸针放置机构与推动机构连接,且针灸针放置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头、放置筒、铜板和电磁铁,所述圆柱状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槽相互连通的开口,开口内滑动连接有铜板,铜板的上表面与推动机构连接,且铜板的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放置筒,放置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在铜板下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且放置筒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支撑腿机构,所述支撑腿机构与圆柱状壳体连接;针灸针,所述针灸针通过电磁铁吸附在放置筒内。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按压开关、顶板、推杆、插槽、侧板和弹簧,所述圆柱状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下端与铜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推杆的上端延伸到圆柱状壳体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上表面连接有按压开关;所述圆柱状壳体内开设有与插槽相互连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侧板,侧板的下表面通过弹簧与滑槽的下端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腿机构包括内螺纹套筒和支撑腿,所述内螺纹套筒通过外螺纹与圆柱状壳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且内螺纹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支撑腿。优选的,所述支撑腿机构还包括吸盘,其中支撑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优选的,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按压开关和电磁铁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针灸针通过电磁铁被吸附在放置筒内,从而针灸针可以快速稳定的放置在本装置内,且通过按压顶板,使得弹簧被压缩,使得推杆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铜板、放置筒以及吸附在放置筒内针灸针向下运动,从而把针灸针稳定的插入到指定的穴位,整个施针的过程,医务人员不需要手持针灸针,从而减小针灸针滑脱以及针灸针沾染手上细菌的几率,从而减小患者感染细菌的几率,且通过按压按压开关,使得电磁铁断电,此时电磁铁不再具有磁性,从而方便针灸针与整个装置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针灸针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推动机构;11、按压开关;12、顶板;13、推杆;14、插槽;15、侧板;16、弹簧;2、圆柱状壳体;3、支撑腿机构;31、内螺纹套筒;32、支撑腿;33、吸盘;4、针灸针放置机构;41、螺纹连接头;42、放置筒;43、铜板;44、电磁铁;5、针灸针、6、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针灸针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包括:圆柱状壳体2,所述圆柱状壳体2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6;推动机构1,所述推动机构1连接于圆柱状壳体2内;针灸针放置机构4,所述针灸针放置机构4与推动机构1连接;支撑腿机构3,所述支撑腿机构3与圆柱状壳体2连接;针灸针5,所述针灸针5通过电磁铁44吸附在放置筒42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针灸针放置机构4包括螺纹连接头41、放置筒42、铜板43和电磁铁44,所述圆柱状壳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槽14相互连通的开口,开口内滑动连接有铜板43,铜板43的上表面与推动机构1连接,且铜板43的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放置筒42,放置筒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头41,螺纹连接头41螺纹连接在铜板43下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且放置筒42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44;需要说明:电磁铁14的规格型号为:LS-0530B,装置在使用时,针灸针5放置在放置筒42内,且通过按压按压开关11,使得电磁铁44通电产生磁性,从而针灸针5通过电磁铁44被吸附在放置筒42内,从而针灸针5可以快速稳定的放置在本装置内,且通过转动放置筒42,使得螺纹连接头41可以与铜板43分离,从而有利于放置筒42的消毒。参考图1所示,所述推动机构1包括按压开关11、顶板12、推杆13、插槽14、侧板15和弹簧16,所述圆柱状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14,插槽14内滑动连接有推杆13,推杆13的下端与铜板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推杆13的上端延伸到圆柱状壳体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顶板12,顶板12的上表面连接有按压开关11;所述圆柱状壳体2内开设有与插槽14相互连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侧板15,侧板15的下表面通过弹簧16与滑槽的下端内壁连接。需要说明:当针灸针5的放置完成后,通过按压顶板12,使得弹簧16被压缩,使得推杆13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铜板43、放置筒42以及吸附在放置筒42内针灸针5向下运动,从而把针灸针5稳定的插入到指定的穴位,整个施针的过程,医务人员不需要手持针灸针5,从而减小针灸针5滑脱以及针灸针5沾染手上细菌的几率,从而减小患者感染细菌的几率。还需要说明:当针灸针5插入到指定的穴位后,通过按压按压开关11,使得电磁铁14断电,此时电磁铁14不再具有磁性,从而方便针灸针5与整个装置的分离。参考图1所示,所述支撑腿机构3包括内螺纹套筒31和支撑腿32,所述内螺纹套筒31通过外螺纹6与圆柱状壳体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且内螺纹套筒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支撑腿32。需要说明:装置在使用时,支撑腿32与患者的皮肤接触,使得整个装置稳定的放置在患者的皮肤表面,减小医务人员在施针过程中的晃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圆柱状壳体(2),所述圆柱状壳体(2)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6);/n推动机构(1),所述推动机构(1)连接于圆柱状壳体(2)内;/n针灸针放置机构(4),所述针灸针放置机构(4)与推动机构(1)连接,且针灸针放置机构(4)包括螺纹连接头(41)、放置筒(42)、铜板(43)和电磁铁(44),所述圆柱状壳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槽(14)相互连通的开口,开口内滑动连接有铜板(43),铜板(43)的上表面与推动机构(1)连接,且铜板(43)的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放置筒(42),放置筒(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头(41),螺纹连接头(41)螺纹连接在铜板(43)下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且放置筒(42)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44);/n支撑腿机构(3),所述支撑腿机构(3)与圆柱状壳体(2)连接;/n针灸针(5),所述针灸针(5)通过电磁铁(44)吸附在放置筒(4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柱状壳体(2),所述圆柱状壳体(2)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6);
推动机构(1),所述推动机构(1)连接于圆柱状壳体(2)内;
针灸针放置机构(4),所述针灸针放置机构(4)与推动机构(1)连接,且针灸针放置机构(4)包括螺纹连接头(41)、放置筒(42)、铜板(43)和电磁铁(44),所述圆柱状壳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槽(14)相互连通的开口,开口内滑动连接有铜板(43),铜板(43)的上表面与推动机构(1)连接,且铜板(43)的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放置筒(42),放置筒(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头(41),螺纹连接头(41)螺纹连接在铜板(43)下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且放置筒(42)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44);
支撑腿机构(3),所述支撑腿机构(3)与圆柱状壳体(2)连接;
针灸针(5),所述针灸针(5)通过电磁铁(44)吸附在放置筒(4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包括按压开关(11)、顶板(12)、推杆(13)、插槽(14)、侧板(15)和弹簧(16),所述圆柱状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14),插槽(14)内滑动连接有推杆(13),推杆(13)的下端与铜板(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常雯唐欣慧
申请(专利权)人:卿常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