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309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包括熏蒸系统、转运系统、贮针器、消毒系统等。用于多套针灸套针的存储、消毒、智能转运、熏蒸药液等;具备可以熏蒸药液或消毒液的熏蒸系统;包括采用多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的转运系统,可同时容纳多个患者的针灸成套用针;采用可自消毒和内喷涂的贮针器,用于贮存单个患者的一套用针;另配备消毒系统,采用物理消毒手段,可有效地对针具进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诞生了一批工业技术在传统针灸领域的应用样例,如给针灸用针上加电刺激、采用自动化施针的设备等。如专利号为CN201710795773.7提供了《一种电子针灸设备及电子针灸设备的控制方法》,该设备对电学与中医学交叉的领域的技术要求较高;如专利号为CN201810420561.5提供了《一种颈部针灸设备》,该装置可以扫描穴位、可以实现不同方向,不同方式的施针;但成本较高,针对不同患者体表特征的精准度也有待考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用于多套针灸套针的存储、消毒、智能转运、熏蒸药液等。具备可以熏蒸药液或消毒液的熏蒸系统;包括采用多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的转运系统,可同时容纳多个患者的针灸成套用针;采用可自消毒和内喷涂的贮针器,用于贮存单个患者的一套用针;另配备消毒系统,采用物理消毒手段,可有效地对针具进行消毒。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包括熏蒸系统、转运系统、贮针器、消毒系统,转运系统铰接在熏蒸系统上;贮针器有正整数个且等相位差安装在转运系统上;消毒系统固定安装在熏蒸系统上。熏蒸系统包括配电板、电热板、药液箱、熏蒸网、第一滑板、第一滑块、第一电机、第一盘凸轮、第二盘凸轮、第三盘凸轮、第一箱体、支柱、驱动轴、第一轮廓、第一气孔、第二轮廓、第二气孔、第三轮廓、第三气孔;所述的配电板铰接在第一箱体上;第一盘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上;第二盘凸轮通过三个圆周均布的支柱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上;正整数个电热板均布固定安装在配电板上;正整数组第一滑板均布固定安装在配电板上,每组第一滑板内装配有一个第一滑块;第三盘凸轮铰接在第二盘凸轮中心;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中心,其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轴,驱动轴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三盘凸轮上。转运系统包括转运板、转运槽、第二箱体、第二电机、转运轴、抽气扇、滚针;转运板有两个,每个转运板上有一圈圆周均布的转运槽,每个转运槽两侧铰接有正整数个滚针;两个转运板不含滚针的一面固定安装在一起;转运轴固定安装在一个转运板的中心且穿过两个转运板;正整数个沿圆周均布的第二箱体固定安装在两个转运板内,每个第二箱体内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电机,每个第二电机轴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抽气扇;转运轴铰接在第三盘凸轮中心。贮针器包括第一壳体、铰链、配线孔、药液筒、第三电机、第二壳体、喷管、第三壳体、空心轴、第一抓手、针筒、第一支架、网罩、银针、号钮、第二滑块、弹性夹、第二滑板、第一消毒灯管;空心轴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输出端上;喷管一端固定安装在药液筒上,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电机和空心轴,且其终端三面带细孔,用于喷雾;针筒安装在空心轴上;第一抓手固定安装在针筒上;针筒外表面靠近空心轴一侧沿圆周均布固定安装有一圈正整数个的第二滑板,每个第二滑板内装配有一个第二滑块;每个第二滑块沿针筒径向向外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号钮、沿针筒径向向内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弹性夹;每个弹性夹上夹持有一个银针;网罩固定安装在针筒内部;三个第一支架均布固定安装在喷管置于网罩内部的部分,且喷管上每两组细孔之间有一个第一支架;每个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消毒灯管。消毒系统包括第三箱体、箱门、第二抓手、第二支架、提手、控制面板、第四箱体、蓄电池、第三支架、第二消毒灯管、棱镜,蓄电池固定安装在第四箱体内;第三支架固定安装在第四箱体上;三个等距分布的第二消毒灯管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架上;正整数个棱镜沿圆周均布,其中有一个棱镜固定安装在箱门上,剩余的棱镜固定安装在第三箱体上;第三箱体用于与第一盘凸轮的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盘凸轮上有一个含有正整数个周期性分布波的第一轮廓和正整数个圆周均布的第一气孔;第二盘凸轮上有一个含有正整数个周期性分布波的第二轮廓和正整数个圆周均布的第二气孔;第三盘凸轮上有一个含有正整数个周期性分布波的第三轮廓和正整数个圆周均布的第三气孔;第一轮廓与第二轮廓的实际廓面为波数形状均相同的等距面;第三轮廓与第一轮廓的波数不同、波动幅度相同。进一步的,每个电热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药液箱;每个药液箱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熏蒸网。进一步的,转运槽个数等于第一轮廓和第三轮廓波数的和或差。进一步的,所述的铰链铰接在第一壳体上,用于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二壳体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第三壳体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上;药液筒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内;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内,且为空心电机。进一步的,第三壳体分别与第一盘凸轮、第二盘凸轮、第三盘凸轮、转运槽以及滚针接触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箱门铰接在第三箱体上;第二抓手固定安装在箱门上;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三箱体上。进一步的,提手铰接在第二支架上;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第三箱体上;第四箱体固定安装在第三箱体内。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便携;(2)容量大,能同时容纳多个患者的针灸成套用针;(3)针筒带有自动标号的号钮,便于分类取出与放入;(4)兼具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效果;(5)可熏蒸中药药液,为银针镀上一层药用的熏蒸涂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6)智能化操作、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熏蒸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运系统结构示意图。图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贮针器结构示意图。图1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消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盘凸轮零件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盘凸轮零件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盘凸轮零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熏蒸系统;2-转运系统;3-贮针器;4-消毒系统;101-配电板;102-电热板;103-药液箱;104-熏蒸网;105-第一滑板;106-第一滑块;107-第一电机;108-第一盘凸轮;109-第二盘凸轮;110-第三盘凸轮;111-第一箱体;112-支柱;113-驱动轴;201-转运板;202-转运槽;203-第二箱体;204-第二电机;205-转运轴;206-抽气扇;207-滚针;301-第一壳体;302-铰链;303-配线孔;304-药液筒;305-第三电机;306-第二壳体;307-喷管;308-第三壳体;309-空心轴;310-第一抓手;311-针筒;312-第一支架;313-网罩;314-银针;315-号钮;316-第二滑块;317-弹性夹;318-第二滑板;319-第一消毒灯管;401-第三箱体;402-箱门;403-第二抓手;404-第二支架;405-提手;406-控制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包括熏蒸系统、转运系统、贮针器、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转运系统铰接在熏蒸系统上;贮针器有正整数个且等相位差安装在转运系统上;消毒系统固定安装在熏蒸系统上;/n熏蒸系统包括配电板、电热板、药液箱、熏蒸网、第一滑板、第一滑块、第一电机、第一盘凸轮、第二盘凸轮、第三盘凸轮、第一箱体、支柱、驱动轴、第一轮廓、第一气孔、第二轮廓、第二气孔、第三轮廓、第三气孔;所述的配电板铰接在第一箱体上;第一盘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上;第二盘凸轮通过三个圆周均布的支柱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上;正整数个电热板均布固定安装在配电板上;正整数组第一滑板均布固定安装在配电板上,每组第一滑板内装配有一个第一滑块;第三盘凸轮铰接在第二盘凸轮中心;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中心,其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轴,驱动轴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三盘凸轮上;/n转运系统包括转运板、转运槽、第二箱体、第二电机、转运轴、抽气扇、滚针;转运板有两个,每个转运板上有一圈圆周均布的转运槽,每个转运槽两侧铰接有正整数个滚针;两个转运板不含滚针的一面固定安装在一起;转运轴固定安装在一个转运板的中心且穿过两个转运板;正整数个沿圆周均布的第二箱体固定安装在两个转运板内,每个第二箱体内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电机,每个第二电机轴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抽气扇;转运轴铰接在第三盘凸轮中心;/n贮针器包括第一壳体、铰链、配线孔、药液筒、第三电机、第二壳体、喷管、第三壳体、空心轴、第一抓手、针筒、第一支架、网罩、银针、号钮、第二滑块、弹性夹、第二滑板、第一消毒灯管;空心轴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输出端上;喷管一端固定安装在药液筒上,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电机和空心轴,且其终端三面带细孔,用于喷雾;针筒安装在空心轴上;第一抓手固定安装在针筒上;针筒外表面靠近空心轴一侧沿圆周均布固定安装有一圈正整数个的第二滑板,每个第二滑板内装配有一个第二滑块;每个第二滑块沿针筒径向向外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号钮、沿针筒径向向内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弹性夹;每个弹性夹上夹持有一个银针;网罩固定安装在针筒内部;三个第一支架均布固定安装在喷管置于网罩内部的部分,且喷管上每两组细孔之间有一个第一支架;每个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消毒灯管;/n消毒系统包括第三箱体、箱门、第二抓手、第二支架、提手、控制面板、第四箱体、蓄电池、第三支架、第二消毒灯管、棱镜,蓄电池固定安装在第四箱体内;第三支架固定安装在第四箱体上;三个等距分布的第二消毒灯管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架上;正整数个棱镜沿圆周均布,其中有一个棱镜固定安装在箱门上,剩余的棱镜固定安装在第三箱体上;第三箱体用于与第一盘凸轮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门诊用针灸设备,包括熏蒸系统、转运系统、贮针器、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转运系统铰接在熏蒸系统上;贮针器有正整数个且等相位差安装在转运系统上;消毒系统固定安装在熏蒸系统上;
熏蒸系统包括配电板、电热板、药液箱、熏蒸网、第一滑板、第一滑块、第一电机、第一盘凸轮、第二盘凸轮、第三盘凸轮、第一箱体、支柱、驱动轴、第一轮廓、第一气孔、第二轮廓、第二气孔、第三轮廓、第三气孔;所述的配电板铰接在第一箱体上;第一盘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上;第二盘凸轮通过三个圆周均布的支柱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上;正整数个电热板均布固定安装在配电板上;正整数组第一滑板均布固定安装在配电板上,每组第一滑板内装配有一个第一滑块;第三盘凸轮铰接在第二盘凸轮中心;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中心,其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轴,驱动轴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三盘凸轮上;
转运系统包括转运板、转运槽、第二箱体、第二电机、转运轴、抽气扇、滚针;转运板有两个,每个转运板上有一圈圆周均布的转运槽,每个转运槽两侧铰接有正整数个滚针;两个转运板不含滚针的一面固定安装在一起;转运轴固定安装在一个转运板的中心且穿过两个转运板;正整数个沿圆周均布的第二箱体固定安装在两个转运板内,每个第二箱体内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电机,每个第二电机轴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抽气扇;转运轴铰接在第三盘凸轮中心;
贮针器包括第一壳体、铰链、配线孔、药液筒、第三电机、第二壳体、喷管、第三壳体、空心轴、第一抓手、针筒、第一支架、网罩、银针、号钮、第二滑块、弹性夹、第二滑板、第一消毒灯管;空心轴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输出端上;喷管一端固定安装在药液筒上,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电机和空心轴,且其终端三面带细孔,用于喷雾;针筒安装在空心轴上;第一抓手固定安装在针筒上;针筒外表面靠近空心轴一侧沿圆周均布固定安装有一圈正整数个的第二滑板,每个第二滑板内装配有一个第二滑块;每个第二滑块沿针筒径向向外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号钮、沿针筒径向向内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弹性夹;每个弹性夹上夹持有一个银针;网罩固定安装在针筒内部;三个第一支架均布固定安装在喷管置于网罩内部的部分,且喷管上每两组细孔之间有一个第一支架;每个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玲玲董良鹏贾奎刘振洲韩艳茹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