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69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主要解决现有的机械压力机工作台面宽度及抗偏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与中间齿轮(3)相啮合,中间齿轮(3)固定在中间齿轮轴(5)上,中间齿轮轴(5)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左偏心齿轮(2)和低速级过渡齿轮(7),其中左偏心齿轮(2)上连接有左连杆(1),低速级过渡齿轮(7)与惰轮轴(6)同轴,所述低速级过渡齿轮(7)右侧连接右偏心齿轮(8),右偏心齿轮(8)上连接有右连杆(9)。该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的工作台面超过6.5米,并且提高抗偏载能力,保证压力机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一般具有4~8个工位,通常第一、第二工位拉深成形所需的工艺力远大于其它工位,工作时容易产生偏心载荷。另外,传统的五轴传动式机械压力机,其工作台面最大只能达4.5米左右,主传动结构如图3所示,而传统的六轴(高速级过渡齿轮)传动式机械压力机,其工作台面最大只能达5.5米左右,主传动结构如图4、图5所示。以六轴传动式机械压力机为例,工作时,高速级驱动齿轮轴A5将回转力矩传递到左中间齿轮A3,左中间齿轮A3固定在左中间齿轮轴A4上,左中间齿轮轴A4将回转力矩传递到左偏心齿轮A2,左偏心齿轮A2带动左连杆A1;同时,高速级驱动齿轮轴A5将回转力矩传递到高速级过渡齿轮A7,高速级过渡齿轮A7将回转力矩传递到右中间齿轮A9,右中间齿轮A9固定在右中间齿轮轴A8上,右中间齿轮轴A8将回转力矩传递到右偏心齿轮A10,右偏心齿轮A10带动右连杆A11,左、右连杆将偏心轴的回转运动变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以及将回转力矩转变为压下力。目前,由于多工位机械压力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用户需要工作台面更大的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一般需要达6.5米以上才能满足模具的要求。上述传统的五轴、六轴传动式机械压力机的主传动结构,无法满足工作台面及抗偏载能力要求,最终造成主传动系统的各项设计参数无法合理匹配。因此,增加了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开发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机械压力机工作台面宽度及抗偏载能力不足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该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的工作台面超过6.5米,并且提高抗偏载能力,保证压力机的精度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包括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中间齿轮3,所述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与中间齿轮3相啮合,中间齿轮3固定在中间齿轮轴5上,中间齿轮轴5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左偏心齿轮2和低速级过渡齿轮7,其中左偏心齿轮2上连接有左连杆1,低速级过渡齿轮7与惰轮轴6同轴,所述低速级过渡齿轮7右侧连接右偏心齿轮8,右偏心齿轮8上连接有右连杆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传动结构通过采用低速级过渡齿轮的传动结构,增加了工作台面的宽度,使工作台面宽度可达6.5米;通过调节低速级过渡齿轮的大小及相对位置,使左连杆与第一工位的间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左右连杆间距达到最佳要求,最大限度提高抗偏载能力,保证压力机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采用低速级过渡齿轮有效降低主传动轮系噪声,高速级、低速级轮系所有齿轮模数均相同,加工方便,适宜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
技术介绍
中五轴传动式机械压力机的主视图;图4是
技术介绍
中六轴传动式机械压力机的主视图;图5是
技术介绍
中六轴传动式机械压力机的俯视图。图中1-左连杆,2-左偏心齿轮,3-中间齿轮,4-高速级驱动齿轮轴,5-中间齿轮轴,6-惰轮轴,7-低速级过渡齿轮,8-右偏心齿轮,9-右连杆,11-左连杆A,12-左偏心齿轮A,13-左中间齿轮A,14-左中间齿轮轴A,15-高速级驱动齿轮轴A,16-惰轮轴,17-高速级过渡齿轮A,18-右中间齿轮轴A,19-右间齿轮A,20-右偏心齿轮A,21-右连杆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图2所示,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包括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所述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与中间齿轮3相啮合,中间齿轮3固定在中间齿轮轴5上,中间齿轮轴5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偏心齿轮2和低速级过渡齿轮7相啮合,其中左偏心齿轮2与左连杆1转动副连接,低速级过渡齿轮7与惰轮轴6同轴,所述低速级过渡齿轮7右侧连接右偏心齿轮8,右偏心齿轮8与右连杆9转动副连接。工作时,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将回转力矩传递到中间齿轮3,由于中间齿轮3固定在中间齿轮轴5上,中间齿轮轴5将回转力矩传递到左偏心齿轮2,左偏心齿轮2带动左连杆1;同时,中间齿轮轴5通过惰轮轴6将回转力矩传递到低速级过渡齿轮7,低速级过渡齿轮7将回转力矩传递到右偏心齿轮8,右偏心齿轮8带动右连杆9,偏心轴固定在偏心齿轮上,在偏心轴上安装连杆,左、右连杆将偏心轴的回转运动变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以及将回转力矩转变为压下力。这样的主传动结构使左右连杆间距达到最佳要求,最大限度提高抗偏载能力,保证压力机的精度和稳定性。该传动结构在低速级轮系的中间齿轮轴和右偏心齿轮之间设置惰轮轴,在惰轮轴上设置低速级过渡齿轮,使左右连杆间距增大,从而合理分布压力点位置,防止出现偏载。高速级驱动齿轮轴安装在压力机中心偏左位置,一边将回转力矩传递至左偏心齿轮;另一边将回转力矩通过低速级过渡齿轮传递传至右偏心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包括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中间齿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与中间齿轮(3)相啮合,中间齿轮(3)固定在中间齿轮轴(5)上,中间齿轮轴(5)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左偏心齿轮(2)和低速级过渡齿轮(7),其中左偏心齿轮(2)上连接有左连杆(1),低速级过渡齿轮(7)与惰轮轴(6)同轴,所述低速级过渡齿轮(7)右侧连接右偏心齿轮(8),右偏心齿轮(8)上连接有右连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包括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中间齿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级驱动齿轮轴(4)与中间齿轮(3)相啮合,中间齿轮(3)固定在中间齿轮轴(5)上,中间齿轮轴(5)左右两侧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德吴继兴傅岩张伟张宇宝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