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41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包括主体,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出气口,主体的背面上方固定安装有风扇,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过滤板,出气口的外部设置有呼吸装置,呼吸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咬嘴,咬嘴的右侧设置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第一通气管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阀。该新型呼吸训练器,通过第一通气管上设置的调节阀,以及调节阀下方设置的密封垫,在使用者进行使用时,转动调节阀上的旋钮,带动下方的橡胶垫对管内进行开通和封闭,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呼吸器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达到自行对呼吸训练器内阻力的调节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
技术介绍
呼吸训练分为吸气训练和吐气训练两种,吸气是一种主动过程,其需要靠主动收缩使胸腔扩大,使腔内压力降低,当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便会吸入肺中,而呼气的机制与吸气一样是因为压力差的缘故,但呼气是因为肺内压力打过大气压,对于患有肺部疾病或做过手术的病人,常常使用呼吸训练器来对自身的呼吸能力进行训练,刚刚从麻醉中苏醒的病人也能够使用呼吸训练器来促进自身肺部呼吸能力的恢复,此外,身体健康的人也能够通过呼吸训练器来提高自身的肺活量,增强肺部的呼吸能力,目前的呼吸训练器是在呼吸训练器内设置吹气管道,并在管道内设置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和出气端通过阀门等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吸气和呼气过程的气流走向,市场上常见的呼吸训练器不能有效的控制呼吸器的气流量,也就是压强,在使用时无法调节呼吸的阻力,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在使用时的需求,因此提供了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主体的背面上方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出气口的外部设置有呼吸装置,所述呼吸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咬嘴,所述咬嘴的右侧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通气管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阀,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通气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后端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网。上述的过滤网可以在使用者使用时避免吸入一些微型颗粒以及气体中的一些杂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右侧设置有指示条。指示条可以方便使用者或者旁边的人更好的对其进行观察,清楚的了解到呼吸训练器内的压力阻值是多少。进一步的,所述咬嘴与连接软管的材料均为橡胶材质,所述咬嘴与连接软管为活动安装,所述套管与第二通气管为活动连接。橡胶材质可以有效的保护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会受到伤害,活动安装的咬嘴方便使用者或者医护人员拆卸,然后进行更换或者消毒清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口的内径与出气口的内径相等。螺纹连接方便对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且螺纹连接可以避免使用者在使用呼吸训练器时连接处出现漏气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的材质为聚氨酯,所述调节阀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旋钮。活动旋钮与调节阀之间为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活动旋钮可以控制调节阀对呼吸训练器的阻力进行调节。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型呼吸训练器,通过第一通气管上设置的调节阀,以及调节阀下方设置的密封垫,在使用者进行使用时,转动调节阀上的旋钮,带动下方的橡胶垫对管内进行开通和封闭,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呼吸器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达到自行对呼吸训练器内阻力的调节的作用。2、该新型呼吸训练器,通过主体背面的扇叶,过滤板,在使用时,呼吸器内的空气流动时看不见的,使用者也感觉不出来,此时,呼吸器内的气体流动会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可以达到让使用者根据扇叶的转动速度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呼吸速度和阻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呼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软管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体;101、出气口;102、扇叶;103、过滤板;2、呼吸装置;201、咬嘴;202、连接软管;203、套管;204、进气口;205、第一通气管;206、调节阀;207、密封条;208、指示条;209、螺纹管;3、第二通气管;301、螺纹孔;302、过滤网;303、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出气口101,主体1的背面上方固定安装有扇叶102,呼吸器内的气体流动会带动扇叶102进行转动,使用者可以根扇叶102的转速了解到呼吸训练器内的阻力,主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03,出气口101的外部设置有呼吸装置2,呼吸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咬嘴201,咬嘴20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软管202,连接软管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203,套管20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气管205,第一通气管205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204,第一通气管205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阀206,调节阀206带动密封条207在第一通气管205的管口处,通过调节口径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呼吸的阻力,第一通气管2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09,螺纹管20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通气管3。具体的,如图所示,第二通气管3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301,第二通气管3的后端开设有连接口303,连接口303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网302。通过上述方案,上述的过滤网302可以在使用者使用时避免吸入一些微型颗粒以及气体中的一些杂质。具体的,如图3所示,调节阀206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条207,第一通气管205的右侧设置有指示条208。通过上述方案,指示条208可以方便使用者或者旁边的人更好的对其进行观察,清楚的了解到呼吸训练器内的压力阻值是多少。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咬嘴201与连接软管202的材料均为橡胶材质,咬嘴201与连接软管202为活动安装,套管203与第二通气管3为活动连接。通过上述方案,橡胶材质可以有效的保护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会受到伤害,活动安装的咬嘴201方便使用者或者医护人员拆卸,然后进行更换或者消毒清洗。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通气管205与第二通气管3之间为螺纹连接,连接口303的内径与出气口101的内径相等。通过上述方案,螺纹连接方便对第一通气管205和第二通气管3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且螺纹连接可以避免使用者在使用呼吸训练器时连接处出现漏气的现象。具体的,如图3所示,密封条207的材质为聚氨酯,调节阀206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旋钮。通过上述方案,活动旋钮与调节阀206之间为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活动旋钮可以控制调节阀206对呼吸训练器的阻力进行调节。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嘴巴靠近咬嘴201,使用者的嘴巴与咬嘴201紧密贴合,此时,转动调节阀206上的活动旋钮,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呼吸训练器的阻力进行调节即可,使用后,如果需要拆装或者清洗,将咬嘴201从连接软管202处取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出气口(101),所述主体(1)的背面上方固定安装有扇叶(102),所述主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03),所述出气口(101)的外部设置有呼吸装置(2),所述呼吸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咬嘴(201),所述咬嘴(20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软管(202),所述连接软管(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203),所述套管(20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气管(205),所述第一通气管(205)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204),所述第一通气管(205)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阀(206),所述第一通气管(2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09),所述螺纹管(20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通气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出气口(101),所述主体(1)的背面上方固定安装有扇叶(102),所述主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03),所述出气口(101)的外部设置有呼吸装置(2),所述呼吸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咬嘴(201),所述咬嘴(20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软管(202),所述连接软管(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203),所述套管(20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气管(205),所述第一通气管(205)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204),所述第一通气管(205)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阀(206),所述第一通气管(2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09),所述螺纹管(20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通气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管(3)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301),所述第二通气管(3)的后端开设有连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萍王欢梁贞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康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