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27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其中,髓腔内套管包括:管体,管体为由材料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筒,材料丝由记忆材料制成,管体的内孔内能够容纳假体。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假体固定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假体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是治疗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关节稳定和肢体功能的优点。但由于关节假体自身材料和置换技术的问题,术后也会出现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当出现上述并发症时需要进行翻修。在现有技术中,在对置换后的假体进行翻修时,因骨溶解、应力遮挡等问题,假体及骨水泥取出时会引起的大范围骨缺损,为假体的再次植入带来不便。例如,股骨侧翻修时需要取出假体及骨水泥,为了实现取出假体及骨水泥,需要进行大转子延长截骨、股骨开窗等辅助操作,这样就会引起大范围骨缺损,导致假体难以固定且固定后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假体固定的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髓腔内套管,包括:管体,管体为由材料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筒,材料丝由记忆材料制成,管体的内孔内能够容纳假体。进一步地,材料丝为多根,在管体的横截面上的每根材料丝之间相互不垂直。进一步地,髓腔内套管还包括:外套,外套由材料丝编织而成并包裹管体的表面,外套的内孔形成用以容纳假体的容纳孔。进一步地,管体的表面处具有多根材料丝的自由端,各材料丝的自由端均与外套连接。进一步地,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管体的两端的端面的第一缺口,外套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贯穿外套的两端的端面。进一步地,外套内孔的直径在3mm至35mm之间,和/或,外套的外侧壁的直径在5mm至40mm之间,和/或,外套的长度在20mm至500mm之间。进一步地,外套的外侧壁的锥度在1°至15°之间。进一步地,记忆材料为镍钛材料或钴铬材料。进一步地,髓腔内套管由3D打印机打印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假体,包括:假体本体;髓腔内套管,髓腔内套管为上述的髓腔内套管,假体本体的近端插入至髓腔内套管的管体的内孔内。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管体由记忆材料制成,管体具有收缩状态和支撑状态,当管体处于收缩状态时,其体积较小,便于放入髓腔内部。当管体处于支撑状态时,其体积增大。翻修时,先将处于收缩状态的管体放入髓腔内部,再使管体的状态变为支撑状态。处于支撑状态的管体能够与髓腔的内壁抵接,并固定在髓腔的内部,再将假体固定在管体内,完成假体固定。上述结构能够加强髓腔的强度,便于假体的固定,也能够提升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髓腔内套管的实施例的装入髓腔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髓腔内套管的侧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髓腔内套管的横剖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3的髓腔内套管的管体的横剖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1的髓腔内套管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材料丝;2、自由端;3、髓腔;10、管体;11、第一缺口;20、外套;21、容纳孔;22、第二缺口;23、内套筒;24、外套筒;25、端套;40、髓腔内套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髓腔内套管包括:管体10,管体10为由材料丝1编织而成的网状筒,材料丝1由记忆材料制成,管体10的内孔内能够容纳假体。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管体10由记忆材料制成,管体10具有收缩状态和支撑状态,当管体10处于收缩状态时,其体积较小,便于放入髓腔3内部。当管体10处于支撑状态时,其体积增大。翻修时,先将处于收缩状态的管体10放入髓腔3内部,再使管体10的状态变为支撑状态。处于支撑状态的管体10能够与髓腔3的内壁抵接,并固定在髓腔3的内部,再将假体固定在管体10内,完成假体固定。上述结构能够加强髓腔3的强度,便于假体的固定,也能够提升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髓腔内套管在植入前需要预先冰生理盐水中浸泡,使之处于收缩状态,然后放入髓腔3中。几分钟后,髓腔内置套管会扩张成支撑状态,紧贴在髓腔3内侧,再将假体植入其中,完成翻修。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材料丝1为多根,在管体10的横截面上的每根材料丝1之间相互不垂直。上述结构中,如果在管体10的横截面上的每根材料丝1之间相互垂直,则由其构成的管体10的径向方向上的收缩能力差,使得管体10难以植入到髓腔3内部。而如果使每根材料丝1之间不垂直,则能够提高管体10的径向方向上的收缩能力,从而便于管体10的植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管体10具有多个横截面,各所述横截面上的每根材料丝1之间均相互不垂直。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髓腔内套管还包括:外套20,外套20由材料丝1编织而成并包裹管体10的表面,外套20的内孔形成用以容纳假体的容纳孔21。上述结构中,由于管体10的表面处具有多根材料丝1的自由端2,如果材料丝1的自由端2直接抵接在髓腔3内,材料丝1受到的应力较大容易发生断裂。断裂的材料丝1会形成金属碎屑,进入身体内部后会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设置外套20能够减少材料丝1的自由端2与髓腔3接触的几率,即减小断丝的几率从而起到保护材料丝1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例中,外套20包括内套筒23、外套筒24以及位于内套筒23和外套筒24两端的端套25,内套筒23能够与材料丝1内侧的自由端相连,外套筒24能够与材料丝1外侧的自由端相连,端套25能够与位于外套端部的材料丝1的自由端相连。上述结构使得各处的材料丝1的自由端均能够与外套20相连,从而进一步减小材料丝1断裂的几率。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0的表面处具有多根材料丝1的自由端2,各材料丝1的自由端2均与外套20连接。上述结构通过将自由端2与外套20连接,能够加强材料丝1的自由端2处的强度,避免应力集中,从而避免材料丝1因受到的应力过大而发生断裂,从而起到保护材料丝1的效果。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管体10的两端的端面的第一缺口11,外套20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11对应的第二缺口22,第二缺口22贯穿外套20的两端的端面。上述结构中,第一缺口能够增加管体10的变形量,形变量能够达到20%。相应的在外套20上设置第二缺口能够对管体10起到保护作用,从而能够防止材料丝1因应力过大而发生断裂。在本实施例中,外套20内孔的直径在3mm至35mm之间。可以根据假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髓腔内套管。在本实施例中,外套20的外侧壁的直径在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髓腔内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0),所述管体(10)为由材料丝(1)编织而成的网状筒,所述材料丝(1)由记忆材料制成,所述管体(10)的内孔内能够容纳假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髓腔内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0),所述管体(10)为由材料丝(1)编织而成的网状筒,所述材料丝(1)由记忆材料制成,所述管体(10)的内孔内能够容纳假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腔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丝(1)为多根,在所述管体(10)的横截面上的每根所述材料丝(1)之间相互不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腔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髓腔内套管还包括:
外套(20),所述外套(20)由材料丝(1)编织而成并包裹所述管体(10)的表面,所述外套(20)的内孔形成用以容纳所述假体的容纳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髓腔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的表面处具有多根所述材料丝(1)的自由端(2),各所述材料丝(1)的自由端(2)均与所述外套(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髓腔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管体(10)的两端的端面的第一缺口(11),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