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25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是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包括置于腔镜手术切口内的套管,该套管伸入切口的一端设置有套袋,从该套管另一端穿入的拉线与所述套袋连接;当肿瘤放入所述套袋后,粉碎器从所述套管经套袋的袋口伸入该套袋内,再通过拉动所述拉线收紧袋口使粉碎器在密封的套袋内对肿瘤进行粉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套管、套袋和拉线,并通过现有的粉碎器就可将肿瘤包覆并粉碎在密闭的套袋内,其不仅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粉碎过程密闭性好,可有效防止肿瘤的播散与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
技术介绍
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常常推荐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较大的组织可以经小切口电动粉碎后取出,避免了切口延长,缩短了手术时间,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但腹腔镜电动粉碎器带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2014年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使用组织粉碎器提出了警告:不鼓励采取腹腔镜电动粉碎术来取出患者子宫或子宫肌瘤,尤其是对疑似或已知患有子宫恶性肿瘤的患者。这引起了各国妇科医生及专业组织对腹腔镜组织粉碎器使用的高度关注。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关于腹腔镜电动粉碎器相关并发症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主要包括损伤,良性组织种植及恶性组织播散等。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以及碎瘤装置的改进,直接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低,但是肿瘤的种植及播散问题仍然困扰着医务工作者。对于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组织在粉碎器高速的旋转下,可能飞向腹腔及盆腔的各个方向,瘤细胞就有可能遗落在腹腔及盆腔,从而引起播散及种植。对于子宫恶性肿瘤如子宫肉瘤,由于术中很难快速与子宫肌瘤鉴别,如用碎瘤装置碎瘤可能增加肉瘤盆腹腔转移的风险,同时显著降低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率,这对患者来说是灾难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性较好的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包括置于腔镜手术切口内的套管,该套管伸入切口的一端设置有套袋,从该套管另一端穿入的拉线与所述套袋连接;当肿瘤放入所述套袋后,粉碎器从所述套管经套袋的袋口伸入该套袋内,再通过拉动所述拉线收紧袋口使粉碎器在密封的套袋内对肿瘤进行粉碎。作为优选,所述套袋采用一次性的柔性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袋口设有收紧部,所述拉线与该收紧部连接,拉动该拉线使收紧部收紧所述袋口。作为优选,所述收紧部为设置在所述袋口的卷边,所述拉线包覆在该卷边内。作为优选,所述卷边上设有开口,所述拉线环绕袋口后,一端固定在开口上,另一端从该开口穿出并伸出至所述套管另一端。作为优选,所述拉线为两根,所述卷边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每一根拉线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开口上,另一端从对应的开口穿出。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外壁设有气囊,该气囊充气膨胀后可将所述套管限定在所述切口内。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管外壁。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气囊呈环形。作为优选,每一根拉线的另一端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穿出后,再穿过对应的所述气囊的环形空间。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套管、套袋和拉线,并通过现有的粉碎器就可将肿瘤包覆并粉碎在密闭的套袋内,其不仅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粉碎过程密闭性好,可有效防止肿瘤的播散与种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其包括置于腔镜手术切口内的套管1,套管可采用硬质的硅胶或塑胶等医用材料制成,该套管伸入切口的一端设置有套袋2,套袋一般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医用硅胶、橡胶等,并一次性使用,不仅可避免交叉感染,而且方便收集。从该套管另一端穿入的拉线3与所述套袋连接。在实施过程中,当肿瘤放入所述套袋后,粉碎器4从所述套管穿入并经套袋的袋口21伸入该套袋内,再通过拉动所述拉线收紧袋口使粉碎器在密封的套袋内对肿瘤进行粉碎。具体来说,当粉碎器伸入袋口后,通过拉线收紧袋口,使袋口紧贴粉碎器外壁,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而此时粉碎器的旋转部件已经位于套袋内,再通过旋转就可将肿瘤粉碎的密闭的套袋内,从而有效防止了肿瘤的播散与种植。在实施过程中,先将套袋置于套管内,然后将套管插入切口,再通过医用钳等将套袋顶出套管使套袋的袋口暴露出来,接着通过医用钳将肿瘤从袋口放入套袋内,再将粉碎器从套管伸入套袋内,然后通过拉绳收紧袋口,并可移动套袋,使袋口靠近甚至伸入套管内,这样粉碎器在工作时,即使有很少部分的碎屑从袋口溅出,也会溅在套管内,从而进一步防止了肿瘤的播散与种植。当粉碎器将肿瘤粉碎以后,将粉碎器连通套管和套袋一并从切口取出,然后抽出粉碎器,将套管和套袋进行回收。作为优选,所述袋口设有收紧部22,所述拉线与该收紧部连接,拉动该拉线使收紧部收紧所述袋口,从而封闭袋口。具体来说,所述收紧部为设置在所述袋口的卷边,所述拉线包覆在该卷边内,只需拉动拉线就可以收缩袋口。所述卷边上设有开口23,所述拉线环绕袋口后,一端固定在开口上,另一端从该开口穿出并伸出至所述套管另一端。由此,在拉力和套袋内肿瘤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拉动拉线的另一端,其环绕在袋口的部分由于一端的固定而将约束的卷边聚拢,从而收缩袋口,实现套袋的封闭。在实施过程中,所述拉线为两根,所述卷边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每一根拉线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开口上,另一端从对应的开口穿出,从而通过两根拉线保证套袋的平衡,防止套袋倾斜,可进一步防止碎屑溅出。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套管外壁设有气囊5,该气囊充气膨胀后可将所述套管限定在所述切口内,保证套管稳定,便于手术操作。气囊的充气采用现有的充气球等即可。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管外壁,可进一步保证套管稳定、牢靠。且每一所述气囊呈环形,不仅可避免损伤组织,而且每一根拉线的另一端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穿出后,可从对应的所述气囊的环形空间穿出,从而为拉线提供了支撑点,不仅方便操作拉动拉线,而且不会妨碍手术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包括置于腔镜手术切口内的套管,其特征在于:该套管伸入切口的一端设置有套袋,从该套管另一端穿入的拉线与所述套袋连接;当肿瘤放入所述套袋后,粉碎器从所述套管经套袋的袋口伸入该套袋内,再通过拉动所述拉线收紧袋口使粉碎器在密封的套袋内对肿瘤进行粉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包括置于腔镜手术切口内的套管,其特征在于:该套管伸入切口的一端设置有套袋,从该套管另一端穿入的拉线与所述套袋连接;当肿瘤放入所述套袋后,粉碎器从所述套管经套袋的袋口伸入该套袋内,再通过拉动所述拉线收紧袋口使粉碎器在密封的套袋内对肿瘤进行粉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袋采用一次性的柔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设有收紧部,所述拉线与该收紧部连接,拉动该拉线使收紧部收紧所述袋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部为设置在所述袋口的卷边,所述拉线包覆在该卷边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次性防播散碎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上设有开口,所述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斌朱姝娟胡庆元张尘薛敏徐大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