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67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涉及光传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端子排,端子排是由端子本体组合而成,端子排的底部固定有底座,端子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端子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插块,插块的外部安插有防护盖,连接槽的内部安插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连接有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的防护盖,在安装防护盖时,通过将防护盖的两个拼接块一上一下安插进插块的插槽,能够很好地将防护盖固定在插块上,此种安装方式,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结构组成简单,并且通过橡胶垫的作用,加强了对防护盖的固定效果,可以很好地防止防护盖脱落,使用时,通过防护盖的作用,可使防护盖遮盖住连接槽,能够很好地对接线口处进行阻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
本技术属于光传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光传输技术将成为通讯市场的主流,它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以光信号形态进行传输的技术,在光传输技术上最常使用到端子,端子多指接线终端,但现在市场上的光传输用转接端子,接线口部位容易积累过多灰尘,会影响转接效果,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通过防护盖阻尘,解决了现有的光传输用转接端子,接线口部位容易积累过多灰尘,会影响转接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包括端子排,所述端子排是由端子本体组合而成,所述端子排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端子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端子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插块,且插块的中心与连接槽的中心相重合,所述插块的外部安插有防护盖,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安插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连接有导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内部的底侧固定有固定压块,所述连接槽内部的顶侧安设有活动压块,所述连接槽内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竖槽,所述活动压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竖杆,且竖杆一一对应安插在竖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压块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轴承,所述螺纹槽的内部横穿有螺杆,且螺杆的底部与轴承相连接,通过拧动螺杆,可以上、下移动活动压块,便于调节固定压块和活动压块之间的间距,能够很好地锁紧导线。进一步地,所述竖槽和竖杆均设置有四个,且竖槽和竖杆关于螺杆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螺杆通过轴承与活动压块构成活动结构,通过竖杆在竖槽内移动,在拧动螺杆时,可使活动压块下移而不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插块的外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为矩形框架结构,通过插槽的设置,可使插块具有与拼接块相匹配的安装结构,便于固定与分离插块和防护盖。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包括拼接块、弧形槽和橡胶垫,所述拼接块的外板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拼接块的边缘固定有一层橡胶垫,通过拼接块,可以很好地拼接形成护盖,通过防护盖的作用,可使防护盖遮盖住连接槽。进一步地,防护盖是由两个所述拼接块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弧形槽拼接形成一个圆孔,设置有弧形槽,在安装防护盖时,可以很好地使导线穿过。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的尺寸与插槽的尺寸相吻合,所述防护盖通过橡胶垫与插块形成紧密结合,且防护盖遮盖在连接槽的外部,通过橡胶垫的作用,可使防护盖与插块更好地结合,加强了对防护盖的固定效果,可以很好地防止防护盖脱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由拼接块、弧形槽和橡胶垫共同构成的防护盖,安装防护盖时,通过将防护盖的两个拼接块一上一下安插进插块的插槽,能够很好地将防护盖固定在插块上,此种安装方式,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结构组成简单,并且通过橡胶垫的作用,可使防护盖与插块更好地结合,加强了对防护盖的固定效果,可以很好地防止防护盖脱落。2、本技术设置防护盖,使用时,通过防护盖的作用,可使防护盖遮盖住连接槽,能够很好地对接线口处进行阻尘,而且通过防护盖的作用,也能很好地将连接头卡在端子本体的侧壁上,能够加强接口部位的稳定性。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转接端排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端子本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转接端排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插块和防护盖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端子排;2、端子本体;3、底座;4、连接槽;41、固定压块;42、活动压块;43、螺纹槽;44、竖槽;45、竖杆;46、轴承;47、螺杆;5、插块;51、插槽;6、防护盖;61、拼接块;62、弧形槽;63、橡胶垫;7、连接头;8、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包括端子排1、端子本体2、底座3、连接槽4、插块5、防护盖6、连接头7和导线8,端子排1是由端子本体2组合而成,端子排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3,利用底座3,可以固定端子本体2形成一个端子排1,端子本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4,利用连接槽4,可以接线,端子本体2的两侧均固定有插块5,且插块5的中心与连接槽4的中心相重合,插块5的外部安插有防护盖6,利用防护盖6,可以遮盖连接槽4,连接槽4的内部安插有连接头7,连接头7上连接有导线8。其中如图1-3所示,所述连接槽4内部的底侧固定有固定压块41,连接槽4内部的顶侧安设有活动压块42,连接槽4内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43,螺纹槽43的两侧均开设有竖槽44,活动压块4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竖杆45,且竖杆45一一对应安插在竖槽44的内部,活动压块42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轴承46,螺纹槽43的内部横穿有螺杆47,且螺杆47的底部与轴承46相连接,竖槽44和竖杆45均设置有四个,且竖槽44和竖杆45关于螺杆47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螺杆47通过轴承46与活动压块42构成活动结构,使用时,将导线8的连接头7安插进连接槽4内,然后拧动螺杆47,使得螺杆47透过螺纹槽43旋转下移,能够使活动压块42紧紧地抵压在连接头7的顶部,通过固定压块41和活动压块42的作用,能够锁紧连接头7,便于接线。其中如图4所示,插块5的外部开设有插槽51,插块5为矩形框架结构,防护盖6包括拼接块61、弧形槽62和橡胶垫63,拼接块61的外板开设有弧形槽62,拼接块61的边缘固定有一层橡胶垫63,防护盖6是由两个拼接块61拼接而成,两个弧形槽62拼接形成一个圆孔,橡胶垫63的尺寸与插槽51的尺寸相吻合,防护盖6通过橡胶垫63与插块5形成紧密结合,且防护盖6遮盖在连接槽4的外部,安装时,通过将防护盖6的两个拼接块61一上一下安插进插块5的插槽51,将防护盖6固定在插块5上,通过防护盖6的作用,可使防护盖6遮盖住连接槽4,便于防尘。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包括端子排(1)、端子本体(2)、底座(3)、连接槽(4)、插块(5)、防护盖(6)、连接头(7)和导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1)是由端子本体(2)组合而成,所述端子排(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3),所述端子本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端子本体(2)的两侧均固定有插块(5),且插块(5)的中心与连接槽(4)的中心相重合,所述插块(5)的外部安插有防护盖(6),所述连接槽(4)的内部安插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上连接有导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包括端子排(1)、端子本体(2)、底座(3)、连接槽(4)、插块(5)、防护盖(6)、连接头(7)和导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1)是由端子本体(2)组合而成,所述端子排(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3),所述端子本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端子本体(2)的两侧均固定有插块(5),且插块(5)的中心与连接槽(4)的中心相重合,所述插块(5)的外部安插有防护盖(6),所述连接槽(4)的内部安插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上连接有导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传输用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内部的底侧固定有固定压块(41),所述连接槽(4)内部的顶侧安设有活动压块(42),所述连接槽(4)内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43),所述螺纹槽(43)的两侧均开设有竖槽(44),所述活动压块(4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竖杆(45),且竖杆(45)一一对应安插在竖槽(44)的内部,所述活动压块(42)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轴承(46),所述螺纹槽(43)的内部横穿有螺杆(47),且螺杆(47)的底部与轴承(46)相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慷李建军臧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