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75282 阅读:6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涉及到汽车称重系统领域,其包括:车载端与终控端,所述的车载端与终控端分别设于货车车身和远程控制中心,所述的车载端包括:左应力传感器、右应力传感器、称重仪、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车载端中控平台,所述的车载端能够实现汽车自动称重、定位,判断汽车是否偏载,并将实时数据传送至远程控制中心,所述的终控端包括终控端中控平台、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终控端能够接收车载端传输的实时数据并与车载端进行语音交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货车偏载、超载,驾驶员途中违规增减货物以及私自变更路线等问题,实现物流运输的安全化,便捷化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称重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物流运输行业也在迅速崛起,尤其是公路运输方式,凭借其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优势,成为短程、小量货物运输的首选,根据交通运输部制定的《交通运输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3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因此对公路运输便捷化、安全化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公路运输管理问题上,超载问题尤为严重,超载一方面会导致交通事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超载后的载货汽车,尾气、噪声超标,也会污染环境,违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有的超载检测方式主要是在货车行驶途中设立固定点超载检测站进行检测,而一些驾驶员为逃避检查,会在运输途中私自加装货物或者绕过固定点超载检测站,现有技术也提供车载端的超载检测方式,但普遍存在安装程序复杂或远程控制中心与驾驶员沟通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车载称重系统,可解决现有称重系统存在的漏检、远程控制中心与驾驶员沟通不便且无法及时收到车辆载货信息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包括:车载端1与终控端2;所述的车载端1包括: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称重仪5、车载端中控平台6、GPS定位模块7、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所述的车载端中控平台6包括:车载端送话器11、车载端扬声器12、车载端主控制器13、车载端显示器14;所述的终控端2包括: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终控端中控平台10;所述的终控端中控平台10包括:终控端送话器15、终控端扬声器16、终控端主控制器17、终控端显示器18。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分别与所述的称重仪5相连接;所述的称重仪5、GPS定位模块7分别与所述车载端主控制器17相连;所述的车载端主控制器13与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相连;所述的车载端中控平台6连接方式为:车载端送话器11连接至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车载端扬声器12连接至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和车载端主控制器13,车载端显示器14连接至车载端主控制器13。进一步地,所述的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与终控端中控平台10相连接;所述的终控端中控平台10连接方式为:终控端送话器15连接至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终控端扬声器16连接至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10和终控端主控制器17,终控端显示器18连接至终控端主控制器17。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与所述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通过TD-LTE/FDD-LTE网络无线连接以实现车载端1与终控端2双向的数据传输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分别安装于载货汽车车轴的左右两端,且均位于车轴的两个受力点之外,所述的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通过测量车辆车轴或轴组连接轴的形变得到车辆的应变信号并传递给称重仪5。进一步地,所述的称重仪5安装于车轴中部,能够接收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传递的应变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重量信号,以计算车载负重再传递给车载端主控制器13。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载端主控制器13能够接收称重仪5传递的重量信号和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传递的应变信号以分析车辆是否处于偏载或超载状态,并将车辆的载重信息传递给车载端显示器14;所述的车载端主控制器13能够在车辆处于偏载或超载状态时自动触发车载端扬声器12和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以分别提示驾驶员和远程控制中心;所述的车载端主控制器13能够接收GPS定位模块7所提供的位置信息,并分析货车是否偏离原定路线后将结果传递给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端1可与载货汽车电源相连为各模块供电;所述终控端2可通过220伏交流电源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左应力传感器、右应力传感器和称重仪计算货车的载货量,具有便捷、可靠的特点。(2)称重仪与车载端主控制器相连,它可根据称重仪传递的数据判断货车是否超载、偏载,并将结果传递至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从而实现车载端与远程控制中心数据共享。(3)本技术还包括送话器,扬声器和GPS定位模块,可实时进行定位等功能,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实现车载端与远程控制中心的语音通话功能,便于远程控制中心将基于车辆载货信息和行驶位置而下达的指令传递给车载端。附图说明图1为车载称重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车载称重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车载端中控平台的结构框图;图4为终控端中控平台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包括:车载端1与终控端2;所述的车载端1包括: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称重仪5、车载端中控平台6、GPS定位模块7、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所述的车载端中控平台6包括:车载端送话器11、车载端扬声器12、车载端主控制器13、车载端显示器14;所述的终控端2包括: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终控端中控平台10;所述的终控端中控平台10包括:终控端送话器15、终控端扬声器16、终控端主控制器17、终控端显示器18。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输出端均连接至称重仪5,所述的称重仪5、GPS定位模块7输出端均连接至车载端主控制器13,所述的车载端主控制器13与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相连;所述的车载端中控平台6连接方式为:车载端送话器11输出端连接至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车载端扬声器12连接至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和车载端主控制器13,车载端显示器14连接至车载端主控制器13;所述的终控端中控平台10连接方式为:终控端送话器15输出端连接至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终控端扬声器16连接至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和终控端主控制器17,终控端显示器18连接至终控端主控制器17;所述的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与所述的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通过TD-LTE/FDD-LTE网络无线连接。如图2所示,车载端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分别安装于载货汽车车轴的左右两端,且均位于车轴的两个受力点之外,所述的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通过测量车辆车轴或轴组连接轴的形变得到车辆的应变信号并传递给称重仪5;本技术的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均为玻璃微熔式应力传感器,采用硅应变计,通过高温烧结,与不锈钢膜片结合为一体,产品无迟滞现象,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工艺可控性好,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如图2所示,称重仪5安装于车轴中部,能够接收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传递的应变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重量信号以计算车载负重再传递给车载端中控平台主控制器13;为了防止误差,称重仪5会接受左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端(1)与终控端(2);所述的车载端(1)包括: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称重仪(5)、GPS定位模块(7)、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车载端中控平台(6);所述的车载端中控平台(6)包括:车载端主控制器(13)、车载端送话器(11)、车载端扬声器(12)、车载端显示器(14);所述的终控端(2)包括:终控端中控平台(10)、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所述的终控端中控平台(10)包括:终控端主控制器(17)、终控端送话器(15)、终控端扬声器(16)、终控端显示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端(1)与终控端(2);所述的车载端(1)包括: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称重仪(5)、GPS定位模块(7)、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车载端中控平台(6);所述的车载端中控平台(6)包括:车载端主控制器(13)、车载端送话器(11)、车载端扬声器(12)、车载端显示器(14);所述的终控端(2)包括:终控端中控平台(10)、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所述的终控端中控平台(10)包括:终控端主控制器(17)、终控端送话器(15)、终控端扬声器(16)、终控端显示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分别与所述的称重仪(5)相连接;所述称重仪(5)、GPS定位模块(7)分别与所述车载端中控平台(6)的车载端主控制器(13)相连;所述的车载端主控制器(13)与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相连;所述的车载端中控平台(6)连接方式为:车载端送话器(11)连接至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车载端扬声器(12)连接至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和车载端主控制器(13),车载端显示器(14)连接至车载端主控制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控端中控平台(10)与所述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相连接;所述的终控端中控平台(10)连接方式为:终控端送话器(15)连接至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终控端扬声器(16)连接至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和终控端主控制器(17),终控端显示器(18)连接至终控端主控制器(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8)与所述终控端无线通讯模块(9)通过TD-LTE/FDD-LTE网络无线连接,以实现双向的数据传输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载货汽车的车载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应力传感器(3)、右应力传感器(4)分别安装于载货汽车车轴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飞田兆阳乔志伟陈昊陈伟付宏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