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71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包括对车箱翻转轴进行卸荷的卸荷传递座和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称重模座,称重模座包括方形座,方形座下端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凹腔,凹腔底壁向下凸设有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内凹球面体,称重模座上端与卸荷传递座一体成型,卸荷传递座包括位于卸荷传递座两侧的称重模块支承块和位于两称重模块支承块中间的翻转支座承载模块,称重模块支承块和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之间具有翻转支座限位槽,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上设有承载轴承弧面挡槽,称重模块支承块上对应设有转轴孔,转轴孔的孔径略大于转轴直径。该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可提高使用寿命和保证称重传感器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
:本技术涉及特种车辆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结构上就是把称重感应器安装在车辆的预定位置,称重模块通常采用以称重模块单体形式固定在车箱底部预定的相应位置,结构上相比较简单,形状上一致,但在车辆采用后翻转功能的车箱时,在车箱后的称重感应器的最终称重性能上得不到完全保证;由于车箱使用翻转功能,一部分的重力由翻转轴承受,而没有把重力完全传递给称重感应器,从而产生称重数据的有偏差、导致传输精准数据失实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寿命和保证称重传感器灵敏度的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该称重模块可保证称重数据的准确性,使得传输数据真实有效。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包括对车箱翻转轴进行卸荷的卸荷传递座和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称重模座,称重模座包括方形座,方形座下端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凹腔,凹腔底壁向下凸设有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内凹球面体,称重模座上端与卸荷传递座一体成型,卸荷传递座包括位于卸荷传递座两侧的称重模块支承块和位于两称重模块支承块中间的翻转支座承载模块,称重模块支承块和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之间具有翻转支座限位槽,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上设有承载轴承弧面挡槽,称重模块支承块上对应设有转轴孔,转轴孔的孔径略大于转轴直径。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对车辆采用后翻转功能的车箱时,由翻转轴承受的重力完全由现有称重模块传递给了称重感应器,以及车辆在行驶中起到了对车箱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了对称重传感器的不会造成损害;在车箱底部的预定位置不在有水分、污泥进入到称重传感器的上表面,保证了称重传感器的敏感度;重模块与称重传感器接触表面均为弧形球面状,使得两者完全贴合,保证称重数据的准确性,使得传输数据真实有效等。作为优选,凹腔内壁上具有内锥长面体,内凹球面体外圆周具有内锥短面体,内锥长面体和内锥短面体底部通过锥面连接R角连接。进一步的,内凹球面体顶部外缘具有防磕碰内R角。进一步的,内锥长面体和内锥短面体底部通过锥面连接R角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称重模块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包括对车箱翻转轴进行卸荷的卸荷传递座30和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称重模座10,称重模座10包括方形座37,方形座37下端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凹腔11,凹腔11底壁向下凸设有与称重传感器20配合的内凹球面体12,称重模座10上端与卸荷传递座30一体成型,卸荷传递座30包括位于卸荷传递座两侧的称重模块支承块31和位于两称重模块支承块中间的翻转支座承载模块32,称重模块支承块31和翻转支座承载模块32之间具有翻转支座限位槽35,翻转支座承载模块32上设有承载轴承弧面挡槽33,称重模块支承块31上对应设有转轴孔34,转轴孔34的孔径略大于转轴直径。具体的,两个称重模块支承块形成了称重模块总成的外围尺寸与部分支承功能,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主体承载转轴重力,结构形式为承载轴承弧面挡槽,为了翻转的灵活性由承载轴承与转轴形成翻转机构的总体卸荷结构;称重模块转轴孔在称重模块支承块的一定位置上,供翻转轴限位作用,其尺寸略大于转轴,可使得翻转轴上的重力完全作用于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上;翻转支座限位槽主体功能是固定在车箱上的翻转支座总成的限位使用,并在车箱启用翻转功能时,使得翻转支座总成围绕翻转轴转动,以保持称重模块总成静态不动;称重模块下端面形成了外方内圆的构造。本实施例把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与称重感应器总成以及车箱上的预定位置安装最有效地结合,同时把车箱翻转轴的卸荷传递功能结构与称重模块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对垃圾的有效称重并对精准读数的有效传输等。作为优选,凹腔内壁上具有内锥长面体,内凹球面体外圆周具有内锥短面体,内锥长面体和内锥短面体底部通过锥面连接R角连接,内锥长面体形状设计更多地取决于称重感应器的结构形状,由于车箱长时间使用翻转功能,以及车辆行驶时的抖动,都会导致车箱的位移,把内锥长面体的设计限位功能,加强周边受力强度,从而设计成锥面的形状结构,同时也实现了对水分、污泥的有效阻挡;内凹球面体顶部外缘具有防磕碰内R角,形成了内部的对受力减负、内部应力分散、车箱移动限位、防水防污等功能体现;内凹球面体主要是与称重感应器总成中的受力感应凸形球面一致,形成完全相互接触全面,使得称重感应效应最敏感化,保证称重的最大准确率;防碰磕内R角形状结构预防称重感应器总成中的受力感应凸形球面在称重模块总成移动与抖动时形成损伤;内锥长面体和内锥短面体底部通过锥面连接R角连接,锥面连接R角形状结构主要是把内锥长面体与内锥短面体有效地最佳地连接起来,把两锥受力时的内部应力有效地传递与化解,从而保证两锥面不受应力损伤。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车箱翻转轴进行卸荷的卸荷传递座和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称重模座,称重模座包括方形座,方形座下端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凹腔,凹腔底壁向下凸设有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内凹球面体,称重模座上端与卸荷传递座一体成型,卸荷传递座包括位于卸荷传递座两侧的称重模块支承块和位于两称重模块支承块中间的翻转支座承载模块,称重模块支承块和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之间具有翻转支座限位槽,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上设有承载轴承弧面挡槽,称重模块支承块上对应设有转轴孔,转轴孔的孔径略大于转轴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监控型垃圾运输车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车箱翻转轴进行卸荷的卸荷传递座和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称重模座,称重模座包括方形座,方形座下端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凹腔,凹腔底壁向下凸设有与称重传感器配合的内凹球面体,称重模座上端与卸荷传递座一体成型,卸荷传递座包括位于卸荷传递座两侧的称重模块支承块和位于两称重模块支承块中间的翻转支座承载模块,称重模块支承块和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之间具有翻转支座限位槽,翻转支座承载模块上设有承载轴承弧面挡槽,称重模块支承块上对应设有转轴孔,转轴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强张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蓝海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