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748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楼板测量装置。该楼板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第一测量部具有刻度;所述第二测量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上述楼板测量装置,无需另对原有打孔尺寸进行扩充,节省成本,且整个测量过程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板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楼板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土建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楼板的厚度进行测量,以确保楼板的施工质量。一般地,楼板厚度测量方式为:在本层结构楼板上打孔,楼板下部人员通过木棍在将小方木板顶在打孔处下方,楼板的上部人员通过卷尺测量。采用这种测量方式,至少需要两人,且需配合默契,并且楼上楼下沟通不便,测量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便于测量的问题,提供一种楼板测量装置。一种楼板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部,所述第一测量部具有刻度;第二测量部,所述第二测量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铰接;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上述楼板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以及连接部,第二测量部的一端与第一测量部的一端铰接,第一测量部具有刻度,连接部连接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测量部的靠近第一测量部的一端,连接部的长度大于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和第二测量部的靠近第一测量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量部均放入楼板测量孔内,第二测量部与第一测量部铰接,在第二测量部自重作用下,第二测量部倾斜,此时,拉起第一测量部,第一测量部上的刻度值即为楼板的厚度,使得楼板的测量更加方便,此外,通过连接部将第二测量部拉直,取出整个测量装置,使得整个测量过程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节省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测量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测量部的一端。通过套筒的设置,整个装置更加稳定,提高第一测量部上刻度读数的准确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高度为3毫米-8毫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卷尺,所述卷尺与所述第一测量部粘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测量部的三分之一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距离所述第一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测量部的端部的3厘米-8厘米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部和所述第二测量部均为钢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线。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楼板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楼板测量装置100包括第一测量部110、第二测量部120以及连接部130。该楼板测量装置100用于测量土建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楼板的厚度,且无需另对原有打孔尺寸进行扩充,直接将楼板测量装置100放入楼板测量孔(即楼板的原有打孔)内即可,节省成本。第一测量部110的一端与第二测量部120的一端铰接,使得第二测量部120能够相对第一测量部110进行转动。第一测量部110具有刻度,刻度从靠近第二测量部120往远离第二测量部120的方向由小变大。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测量部110和第二测量部120均为钢条。进一步地,第一测量部110可以为长5毫米,宽5毫米,高40厘米的钢条,第二测量部120可以为长5毫米,宽1毫米,长30厘米的钢条。连接部130连接第一测量部11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测量部120的靠近第一测量部110的一端,也就是说,连接部130的一端与第一测量部110的远离第二测量部120的一端连接,连接部130的另一端与第二测量部120的距离刻度较近的一端连接。此外,连接部130的长度大于第一测量部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测量部120的靠近第一测量部110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换而言之,连接部130呈松弛状,连接部130有蜷缩。从而可以通过连接部130,控制第二测量部120。其中,连接部130可以为线,进一步地,可以为细线。需要说明的黑色,连接部130也可以为细绳等。该连接部130的长度可以为50厘米。上述楼板测量装置100,包括第一测量部110、第二测量部120以及连接部130,第二测量部120的一端与第一测量部110的一端铰接,第一测量部110具有刻度,连接部130连接第一测量部11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测量部120的靠近第一测量部110的一端,连接部130的长度大于第一测量部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测量部120的靠近第一测量部110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第一测量部110和第二测量部120均放入楼板测量孔内,第二测量部120与第一测量部110铰接,在第二测量部120自重作用下,第二测量部120倾斜,此时,拉起第一测量部110,第一测量部110上的刻度值即为楼板的厚度,使得楼板的测量更加方便,此外,通过连接部130将第二测量部120拉直,取出整个测量装置,使得整个测量过程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节省成本。在一实施例中,该楼板测量装置100还包括套筒140,套筒140套设在第一测量部110的远离第二测量部120的一端。也就是说,套筒140套设在第一测量部110上刻度值大的一端。通过套筒140的设置,整个装置更加稳定,提高第一测量部上刻度读数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套筒140的高度可以为3毫米-8毫米。在本实施例中,套筒140的高度为5毫米。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楼板测量装置100还包括卷尺,该卷尺与第一测量部110粘接,使得第一测量部110具有刻度。其中,该卷尺可以为软卷尺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在第一测量部110上直接标记刻度等,在此并不做限制。为了使得第二测量部120更好倾斜,第一测量部110与第二测量部120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二测量部120的三分之一处。进一步地,第一测量部110与第二测量部120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一测量部110的距离第一测量部110的靠近第二测量部120的端部的3厘米-8厘米处。也就是说,第一测量部110的下端与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8厘米。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为5厘米。该楼板测量装置100工作过程如下:测量时,将楼板测量装置100中的第一测量部110与第二测量部120的铰接处塞向楼板测量孔,由于重力影响,第二测量部120会有一定倾斜。此时,将木条迅速向上拉起,读取卷尺上数值,即为楼板厚度。测量完成后,将第一测量部110向下放,同时向上拉起连接部130,将第二测量部120拉到竖直后,提出便携式楼板厚度测量工具。一实施例的楼板测量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楼板测量装置放入楼板测量孔;向上拉动第一测量部,读取第一测量部上的刻度。上述楼板测量装置的施工方法,只需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操作方便简单,且节省成本。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测量部,所述第一测量部具有刻度;/n第二测量部,所述第二测量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铰接;以及/n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测量部,所述第一测量部具有刻度;
第二测量部,所述第二测量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铰接;以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测量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测量部的靠近所述第一测量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测量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测量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高度为3毫米-8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藜苏广利胡飞彪马飞燕芮昊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