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745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包括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分为三层,由外至内依次为循环槽、冷水槽和热水槽,三层所述储水槽之间分别通过钢板隔断,所述循环槽的底部设有窑炉进水口,所述循环槽与热水槽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水槽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热水槽的顶部设有窑炉出水口,所述热水槽的上方支架式安装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上设有出水孔,所述电机支架式安装在所述分水管的底部。通过在窑炉的出水口设置一个可以循环的水槽,可以对窑炉中的热水进入水槽后进行散热的同时将冷水注入到窑炉中持续对窑炉进行冷却,采用多种方式对热水进行散热,热水冷却快,工作效率较高,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钒氮合金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还原氮化煅烧是生产中的重要工序,国内目前钒氮合金冶炼技术一般是通过隧道窑炉进行还原氮化煅烧,在煅烧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防止被氧化。中国专利曾公开了“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中国,公告号CN203857819U,公告日2014.10.01),它包括括底槽和顶槽通过中间的支撑柱相隔开,底槽被隔板分离为高温区与循环区,隔板上设有溢流口,窑炉出水口与溢流口分布在高温区的两端,循环泵置于循环区底部,洒落口置于循环区上方,喷淋口在顶槽的上方而窑炉进水口置于顶槽的底部。它的好处是不仅保证了钒氮合金产品的出窑温度,同时使冷却水得以循环利用,节约了生产水的消耗。但在水冷却的过程中需要将煅烧窑炉中的热水都抽出来进行降温后再返回去,无法保持窑炉中一直充有冷水来降温,使得窑炉的降温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循环水冷却方式单一,用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包括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分为三层,由外至内依次为循环槽、冷水槽和热水槽,三层所述储水槽之间分别通过钢板隔断,所述循环槽的底部设有窑炉进水口,所述循环槽与热水槽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水槽的底部安装有水泵,所述热水槽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热水槽的顶部设有窑炉出水口,所述热水槽的上方支架式安装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上设有出水孔,所述电机支架式安装在所述分水管的底部。本技术中,所述循环槽、冷水槽和热水槽的均为由可传热的钢板围成的封闭圆形水槽。本技术中,所述分水管由两根纵向水管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横向水管之间相互连通构成。本技术中,两根所述纵向水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热水槽的两侧,所述横向水管悬空在所述热水槽的上方。本技术中,所述分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窑炉出水口相连。本技术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管道连接。本技术中,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分水管的侧面。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窑炉的出水口设置一个可以循环的水槽,可以对窑炉中的热水进入水槽后进行散热的同时将冷水注入到窑炉中持续对窑炉进行冷却,采用多种方式对热水进行散热,热水冷却快,工作效率较高,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储水槽-1;窑炉出水口-2;窑炉进水口-3;电机-4;搅拌机构-5;分水管-6;管道-8;水泵-9;循环槽-11;冷水槽-12;热水槽-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包括储水槽1,所述储水槽1分为三层,由外至内依次为循环槽11、冷水槽12和热水槽13,三层所述储水槽1之间分别通过钢板隔断,所述循环槽11的底部设有窑炉进水口3,所述循环槽11与热水槽13通过管道8相连通,所述热水槽13的底部安装有水泵9,所述热水槽13的上方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机构5,所述热水槽13的顶部设有窑炉出水口2,所述热水槽13的上方支架式安装有分水管6,所述分水管6上设有出水孔,所述电机4支架式安装在所述分水管6的底部。所述循环槽11、冷水槽12和热水槽13的均为由可传热的钢板围成的封闭圆形水槽。所述分水管6由两根纵向水管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横向水管之间相互连通构成。两根所述纵向水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热水槽13的两侧,所述横向水管悬空在所述热水槽13的上方。所述分水管6的进水口与所述窑炉出水口2相连。所述水泵9的出水口与所述管道8连接。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分水管6的侧面。实施例1,安装时,将窑炉出水口2与窑炉出水管连接,将窑炉进水口3与窑炉进水管连接,将水泵9与管道8连接,将电机4固定到分水管6上,在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上搅拌机构5,然后将分水管6通过支架安装到热水槽13的上方,再将分水管的进水口与窑炉进水口3与相连。实施例2,使用时,先在窑炉中注入冷水对钒氮合金进行冷却,冷水变热后将其从窑炉出水口2排出到分水管6中,热水由分水管6上设有的若干个出水孔流出到热水槽13中对热水进行一次降温,循环槽11和冷水槽12中均事先注入有冷水,由于储水槽1之间分别通过钢板隔断,钢板传热较快,冷水槽12中的冷水对热水槽13中的热水进行二次降温,同时打开电机4带动搅拌机构5对热水进行三次降温,多种降温方式同时进行使得热水降温较快;在对热水进行降温的同时将循环槽11中的冷水由窑炉进水口3注入到窑炉中继续对钒氮合金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热水再排出到热水槽13进行散热…这样循环往复使得窑炉中一直保持有冷水,散热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冷热水不停循环使用,不用一直注入生产水来散热,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储水槽(1),所述储水槽(1)分为三层,由外至内依次为循环槽(11)、冷水槽(12)和热水槽(13),三层所述储水槽(1)之间分别通过钢板隔断,所述循环槽(11)的底部设有窑炉进水口(3),所述循环槽(11)与热水槽(13)通过管道(8)相连通,所述热水槽(13)的底部安装有水泵(9),所述热水槽(13)的上方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机构(5),所述热水槽(13)的顶部设有窑炉出水口(2),所述热水槽(13)的上方支架式安装有分水管(6),所述分水管(6)上设有出水孔,所述电机(4)支架式安装在所述分水管(6)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储水槽(1),所述储水槽(1)分为三层,由外至内依次为循环槽(11)、冷水槽(12)和热水槽(13),三层所述储水槽(1)之间分别通过钢板隔断,所述循环槽(11)的底部设有窑炉进水口(3),所述循环槽(11)与热水槽(13)通过管道(8)相连通,所述热水槽(13)的底部安装有水泵(9),所述热水槽(13)的上方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机构(5),所述热水槽(13)的顶部设有窑炉出水口(2),所述热水槽(13)的上方支架式安装有分水管(6),所述分水管(6)上设有出水孔,所述电机(4)支架式安装在所述分水管(6)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槽(11)、冷水槽(12)和热水槽(13)的均为由可传热的钢板围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君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丰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