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温中压节能燃气锅炉
本技术涉及燃气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中温中压节能燃气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燃气锅炉结构过于简单,尤其是现有的燃气锅炉中都是对静态的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会很大程度降低水加热的速率,以至于降低了燃气锅炉的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燃气锅炉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烟气中的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会损害人的呼吸道,这样就很大程度降低了燃气锅炉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中温中压节能燃气锅炉水加热效率低、烟气污染空气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中温中压节能燃气锅炉。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温中压节能燃气锅炉,包括炉体、燃烧机、第一进水管、温度传感器、加热筒、余热收集机构、搅拌机构和出水管,所述燃烧机的右端固定安装于炉体左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底端与燃烧机左端的顶面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左端固定安装于炉体左侧面的底部,所述加热筒的左端与炉体左侧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余热收集机构的右端与炉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右端的内腔套装于余热收集机构左端的外部,所述出水管的顶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温中压节能燃气锅炉,包括炉体(1)、燃烧机(2)、第一进水管(3)、温度传感器(4)、加热筒(5)、余热收集机构(6)、搅拌机构(7)和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机(2)的右端固定安装于炉体(1)左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水管(3)的底端与燃烧机(2)左端的顶面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左端固定安装于炉体(1)左侧面的底部,所述加热筒(5)的左端与炉体(1)左侧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余热收集机构(6)的右端与炉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7)右端的内腔套装于余热收集机构(6)左端的外部,所述出水管(8)的顶端与炉体(1)底面的中心处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温中压节能燃气锅炉,包括炉体(1)、燃烧机(2)、第一进水管(3)、温度传感器(4)、加热筒(5)、余热收集机构(6)、搅拌机构(7)和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机(2)的右端固定安装于炉体(1)左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水管(3)的底端与燃烧机(2)左端的顶面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左端固定安装于炉体(1)左侧面的底部,所述加热筒(5)的左端与炉体(1)左侧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余热收集机构(6)的右端与炉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7)右端的内腔套装于余热收集机构(6)左端的外部,所述出水管(8)的顶端与炉体(1)底面的中心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中压节能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收集机构(6)包括集热箱(601)、导热板(602)、第二进水管(603)、输气筒(604)、紫外线灯(605)、负氧离子发生器(606)、排气口(607)和过滤网(608),所述集热箱(601)的左侧面与炉体(1)右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602)的两端与集热箱(601)两侧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603)的底端与集热箱(601)的顶面连通,所述输气筒(604)的左端与加热筒(5)右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且输气筒(604)的右端贯穿炉体(1)的右侧面和集热箱(601)的左侧面并延伸到集热箱(601)的内部,所述紫外线灯(605)的后端固定安装于集热箱(601)内腔后表面的底部,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606)的前端固定安装于集热箱(601)正面的底部,且负氧离子发生器(606)的后端贯穿集热箱(601)内嵌的前表面并延伸到集热箱(601)的内部,所述排气口(607)的左端与集热箱(601)底端的右侧面连通,所述过滤网(608)的表面套装于排气口(607)右端的内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华,罗韬,张钧,祖秀军,张树军,史月顺,王宝龙,刘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思源交大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