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电路和采用该电路的测温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35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电池,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MCU芯片、一对公用电极、电阻、schottky管和LED指示灯,MCU芯片的输出端与公用电极的正极相连,并且该端通过电阻和schottky管正向接至电池的正极。采用该电路的测温片,壳体为一扁形金属槽,设有金属上盖,内侧设有绝缘体,壳体侧面设有LED指示灯的显示窗,公用电极接地极安装在测温控制电路板上与壳体相抵;公用电极的正极固定在电池的正极上与金属上盖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充电电池、超薄壳体和公用电极,实现了通讯、检测指示、电池充电三合一,结构简单、检测方便、寿命长、可反复使用,适用于小件可移动温度连续监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度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测温电路和采用该电玲的测温片。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市场存在的可移动温度检测装置,大部分体积和重量^较大,成本较高,操 作复杂,不适合对小件移动物体的温度进行连续的监测。国外已有类似产品问世,但是成本 高,不可复用,中途不可读,因此,在小件移动物体的温度监测中操作很不方便。根据我国国情,首先要解决芯片的一次性使用问题,使得芯片可以复用,降低管理成本, 减少电子垃圾。另外,必须解决通过的电脑读取数据的弊端,使用户在没有电脑情况下,也 能随时方便了解被监测物体温度记录情况。针对现有的可移动温度检测装置体积和重量比较 大的缺点,还要解决电子元器件的超薄集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方便的测温电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测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电池,所述控制电路包 括温度传感器、MCU芯片、 一对公用电极、电阻、schottky管和LED指示灯,所述电池、 温度传感器和LED指示灯分别与所述MCU芯片相连,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公用 电极的正极相连,并且该端通过所述电阻和所述schottky管正向接至所述电池的正极。本技术测温电路,其中所述MCU芯片输出的通信信号具有毫秒级的脉宽,所述MCU 芯片输出的指示信号具有百毫秒级的脉宽。本技术测温电路,其中所述LED指示灯为双色指示灯,红色作为检测温度超出范围 指示,绿色作为检测温度正常指示。本技术测温电路,其中所述MCU芯片采用型号为MSP 4270的芯片并接有RS232 输出接口。本技术测温电路,其中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同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方便、寿命长和可以 反复使用的测温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采用上述测温电路的测温片,包括壳体和内置的测温控制电路板,所述壳体为一扁形金属槽,设有金属上盖,所述金属上盖内侧设有绝缘体, 测温电路和电池安装在所述测温控制电路板上,所述壳体侧面设有LED指示灯的显示窗,所 述公用电极接地极安装在所述测温控制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壳体相抵;所述公用电极的正极 固定在电池的正极上,并与所述金属上盖相抵。本技术测温片,其中所述壳体为一硬币式封装体,大小为O35mm—O20mm,厚度 为3腿一5mm。本技术测温片,其中所述公用电极采用弹性铜片制成。本技术测温电路和采用该电路的测温片有益的技术效果是由于采用可充电电池、 超薄的硬币式封装体、公用电极实现了延长测温芯片的寿命和反复使用的问题,采用通讯、 检测指示、电池充电三合一的设计和在硬币侧面用微型LED指示状态,其结构简单、检测方 便,解决了测温片在储藏运输中途读取的问题,适用于小件可移动温度连续监测,检测装置 体积和重量比较小,尤其适合应用于食品、药品、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等需要进行移动温度 质量监控的领域。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测温片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测温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测温片包括壳体1、内置的测温控制电路板7、电池4、 LED指示灯6。在本技术测温片的实施例中,壳体l为一硬币式封装的扁形体,大小为035mm—0 20mm,厚度为3mm—5mm。壳体1为一扁形金属槽,设有金属上盖2,金属上盖2内侧设 有绝缘体3,测温控制电路板7上安装有电相连的温度传感器、Mfcu芯片、 一对公用电极5、 8、电阻R8、 schottky管和LED指示灯6。电池4为可充电电池。公用电极采用弹性铜片制 成。公用电极接地极8安装在测温控制电路板7上,并与壳体l相抵;公用电极的正极5固 定在电池4的正极上,并与金属上盖2相抵。壳体1侧面设有LED指示灯6的显示窗9。 LED 指示灯6为双色指示灯,红色作为检测温度超出范围指示,绿色作为检测温度正常指示。参照图3, MCU芯片采用低成本高容量超低功耗MCU,芯片的型号为MSP4270,配合 高精度低功耗温度传感器,可达到长时间、高精度检测和记录被测物体的温度。MCU芯片的输出端与公用电极的正极相连,并且该端通过电阻R8和schottky管D1正向接至电池4的正 极(图4中的port接口,接口1为电池正极5,接口 2为公用地8)。 MCU芯片接有RS232输出接口。一对公用电极构成测温片的两个面,实现了通讯、检测指示、充电三合一的效果。其一, 当电池电压过低时,用户可作为充电接口。其二,当需要通过计算机接口将测温片内数据读 出,进行进一步数据分析时,用户可作为通讯接口。在进行通讯过程中,在没有通讯信号产 生时,该通讯端口具有3.3V高电位,通过电阻R8和schottky管Dl对电池4进行充电。当 然,充电也可用专用充电器充电。其三,在监测过程中用户可可作为检测揖示接口,用户用 金属镊子夹测温片两侧的上、下盖板2、 3,并观察测温片侧面的LED指示灯6,若为红色表 示检测温度超出范围,若为绿色表示检测温度正常。由于壳体1采用了侧面的透光设计,当 接到检测信号后,安装在壳体1侧面的微型LED就被点亮,用户可以从显示窗清楚了解被监 测物体温度的测量情况。这里,充电功能与通讯、检测指示功能的隔离方案,我们是采用schottky管的低正压降 单向导通特性,实现充电功能与通讯、检测指示、功能的相互隔离;检测指示与通讯功能的 相互区分,是采用脉宽辨认方案,即通讯脉宽仅为几个毫秒,而检测指示在几百毫秒以上。 也就是说,MCU芯片输出的通信信号具有毫秒级的脉宽,输出的指示信号具有百毫秒级的脉宽。下面说明本技术测温片的工作和使用。使用时,首先将测温片放入一个通讯夹中,由计算机设定参数包括ID号、上下报警界 限,启动时间,检测时间等。然后将测温片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开始测温。用户用金属镊 子夹测温片两侧,并观LED指示灯,若为红色表示检测温度超出范围,绿色表示检测温度正 常。完成测温后,可通过计算机接口将测温片内数据读出,进行蟲一步数据分析。在用通讯 夹进行通讯的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电池的充电。本技术测温片可以应用在各种需要移动测温,被测物体§要长期连续温度监控,并 没有外接电源的场合,尤其适用于食品、药品、疫苗、血液制品的储藏运输过程的冷链控制, 3mm超薄的芯片尺寸,使芯片能方便紧密的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使用更加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测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电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9)、MCU芯片、一对公用电极(5、8)、电阻(R8)、schottky管(D1)和LED指示灯 (6),所述电池(4)、温度传感器和LED指示灯(6)分别与所述MCU芯片相连,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公用电极的正极(5)相连,并且该端通过所述电阻(R8)和所述schottky管(D1)正向接至所述电池(4)的正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MCU芯片输出的通信信号 具有毫秒级的脉宽,所述MCU芯片输出的指示信号具有百毫秒级的脉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LED指示灯(6)为双色指 示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电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9)、MCU芯片、一对公用电极(5、8)、电阻(R8)、schottky管(D1)和LED指示灯(6),所述电池(4)、温度传感器和LED指示灯(6)分别与所述MCU芯片相连,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公用电极的正极(5)相连,并且该端通过所述电阻(R8)和所述schottky管(D1)正向接至所述电池(4)的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