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敏峰专利>正文

恒温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33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温度检定装置中的恒温槽,它包括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槽体(1),和用相同材料制成,同轴套于槽体内的传热套管(2),传热套管(2)上设有安装温度元件的孔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和传热套管(2)是锥体。(*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现场检查、标定温度传感器用的温度检定装置,尤指一种小型便携式温度检定仪中使用的恒温槽。目前,世界各国生产使用的恒温槽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包括槽体1,套于槽体内的传热套管2。槽体和套管多采用金属导热材料制成,其形状全部为圆柱形。为了使传热套管2便于更换,槽体和传热套管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空气间隙,一般为0.2毫米。这种间隙加大了槽体与传热套管之间的热阻,由此降低了恒温槽体与传热套管之间的传热和仪器标定的精度。另一方面,如果这种预留气隙太小,由于异物或传热不均匀引起的微小变形会使传热套管卡死而无法取出。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恒温槽,这种恒温槽不仅能大大地减少槽体与传热套管之间的气隙,而且能完全排除异物和变形导致的传热套管卡死于槽体内的现象。本技术提出的恒温槽包括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槽体和用相同材料制成,同轴套于槽体内的传热套管,槽体和传热套管上设有安装温度元件的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和传热套管是锥体。以下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恒温槽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恒温槽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槽体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传热套管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用抗氧化金属导热材料制成的槽体1,和用相同材料制成,同轴套于槽体内的传热套管2。槽体1和传热套管2上都均布设有安装温度元件的孔腔,其特征在于槽体1和传热套管2都是锥体。由于槽体和传热套管采用了锥体结构,大大地减少了槽体和传热套管之间的气隙,使两者之间的传热近似于接触传热,由此大大地提高热传导性能和恒温槽温度场的均匀性,而且避免了传热套管卡死于槽体内无法取出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槽体和传热套管之间的气隙非常小,空气的流动性差,温度场均匀,在同样精度的条件下可以减少恒温槽的长度。本技术中槽体和传热套管的锥度范围在0°4′27″至2°4′27″。在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锥度为1°4′27″。传热套管上一般均布设有四个孔腔4,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中,这四个孔腔之间分布的径向距离沿轴向不同,传热套管底部四个孔腔间距很小,所以温差很小,一般不超过工作温度的0.05%,而传热套管上部四孔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安排传感器的引出线,手柄和接线盒等所要求的空间。这种斜孔的巧妙设计使槽底测温区四孔之间的温度差减至最小,而槽口部分为各式各样的温度传感器提供了有效的操作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温度测定和校验的精度,不失为一种实用、具有创造性的优良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恒温槽,它包括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槽体(1),和用相同材料制成,同轴套于槽体内的传热套管(2),传热套管(2)上设有安装温度元件的孔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和传热套管(2)是锥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槽体(1)和传热套管(2)的锥度范围是0°4′27″至2°4′2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和传热套管(2)的锥度是1°4′27″。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温度检定装置中的恒温槽,它包括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槽体(1),和用相同材料制成,同轴套于槽体内的传热套管(2),传热套管(2)上设有安装温度元件的孔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和传热套管(2)是锥体。文档编号G01K15/00GK2304904SQ97222419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潘敏峰, 潘世华 申请人:潘敏峰, 潘世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槽,它包括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槽体(1),和用相同材料制成,同轴套于槽体内的传热套管(2),传热套管(2)上设有安装温度元件的孔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和传热套管(2)是锥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敏峰潘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潘敏峰潘世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