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荣国专利>正文

屏蔽式离心增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180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屏蔽式离心增压泵,包括阀座,其内设有水流开关;泵壳,包括管体,管体另一端和阀座相连;阀座内沿轴向间隔设有均两端敞口的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水流开关包括阀杆,能沿阀座轴向移动而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阀杆第能活动地插装在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上;遮挡部,成型于阀杆的周壁上并沿阀杆径向延伸,在阀杆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遮挡部堵住第一导向筒,在阀杆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遮挡部打开第一导向筒;弹性件,作用于阀杆上,使阀杆始终保持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趋势;磁铁,设于阀杆内;干簧管,设于阀座的侧壁上,与磁铁配合以控制电机启动与否。该水流开关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小,提高小水流控制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蔽式离心增压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屏蔽式离心增压泵。
技术介绍
水泵是一种通过电机的转动运送水流的装置,自动水泵是指水流受到自动控制的水泵。为实现水泵的自动控制,一般在泵体的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位置安装水流开关。如专利号为CN201620420879.X(公告号为CN20577963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高灵敏流体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水泵》,其中流体开关包括设置在流道中能在流体流动情况下开启的单向阀结构,还包括左右相对间隔设置的发送光纤和接收光纤;单向阀结构包括铰接在流道内的翻板、及作用于翻板使翻板保持关闭流道趋势的弹簧,所述翻板置于发送光纤和接收光纤之间,通过翻板的偏转以连通或阻断接收光纤和发送光纤。但是此种结构的流体开关存在如下缺陷:1、流道要有较大的空间供翻板摆动,这样流道的内径需要做的较大,否则翻板在摆动时会被流道的内壁卡住,导致对水流的控制、尤其是小水流的控制不够精准,也会导致水泵的整体体积较大;2、翻板是在水流和弹簧的作用下摆动,翻板摆动的角度不易控制,进一步导致对水流的控制不够精确。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式离心增压泵,包括/n阀座(1),呈管状,其内设有水流开关(2);/n泵壳(3),包括壳体(31)以及与壳体(31)相连通的供水进入或流出壳体(31)的管体(32),所述管体(32)另一端和阀座(1)相连;/n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内沿轴向间隔设有均两端敞口的第一导向筒(4)和第二导向筒(5);/n所述水流开关(2)包括/n阀杆(21),能沿阀座(1)轴向移动而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阀杆(21)第一端能活动地插装在第一导向筒(4)上,第二端能活动地插装在第二导向筒(5)上;/n遮挡部(22),成型于阀杆(21)的周壁上并沿阀杆(21)径向延伸,在阀杆(21)处于第一位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式离心增压泵,包括
阀座(1),呈管状,其内设有水流开关(2);
泵壳(3),包括壳体(31)以及与壳体(31)相连通的供水进入或流出壳体(31)的管体(32),所述管体(32)另一端和阀座(1)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内沿轴向间隔设有均两端敞口的第一导向筒(4)和第二导向筒(5);
所述水流开关(2)包括
阀杆(21),能沿阀座(1)轴向移动而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阀杆(21)第一端能活动地插装在第一导向筒(4)上,第二端能活动地插装在第二导向筒(5)上;
遮挡部(22),成型于阀杆(21)的周壁上并沿阀杆(21)径向延伸,在阀杆(21)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遮挡部(22)堵住第一导向筒(4),在阀杆(21)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遮挡部(22)打开第一导向筒(4);
弹性件(23),作用于阀杆(21)上,使阀杆(21)始终保持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趋势;
磁铁(24),设于阀杆(21)内;
干簧管(25),设于阀座(1)的侧壁上,与磁铁(24)配合以控制电机启动与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式离心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1)的第一端呈与第一导向筒(4)的内径相适配的柱状,且第一端具有多个周向间隔的限位爪(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式离心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筒(4)朝向第二导向筒(5)的壁面上设有密封件(26),该密封件(26)包括与第一导向筒(4)同轴的环状体(261)以及成型在环状体(261)的端面上并朝第二导向筒(5)延伸的凸缘(262),所述遮挡部(22)上开设有凹槽(221),在阀杆(21)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凸缘(262)嵌设于凹槽(22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国颜正辉陈志平陈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荣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