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隔离套损耗的磁力泵磁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178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一种可降低隔离套损耗的磁力泵磁耦合器,属于磁力泵技术领域,所述磁力泵隔离套包括外磁缸体、外磁体、隔离套、内磁体护套、内磁体、内磁缸体,所述外磁缸体、隔离套、内磁体护套呈同心圆由外向内设置,所述外磁体固定嵌置于外磁缸体的内侧沿圆周均布,所述内磁体固定嵌置于内磁缸体的外侧沿圆周均布,外磁体与内磁体护套之间设有不接触的隔离套,内磁体的外表面加工后为圆弧形状。通过加工磁力泵内磁体和外磁体,改变外形结构,改善隔离套中谐波含量,进而降低磁力泵隔离套中的涡流损耗,提升能量传递效率,进一步提高磁力泵机械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隔离套损耗的磁力泵磁耦合器
本技术属于磁力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隔离套损耗的磁力泵磁耦合器。
技术介绍
磁力泵是化工泵的一个分支,因其机械结构可靠性高、维修方便、运行稳定等特点,在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结构上来看,磁力泵主要是由泵体、磁力传动器以及原动机及底座四部分组成,其中磁力传动器起到连接泵体和原动机的作用,实现了原动机机械输出到泵体的能量传递功能,通常磁力传动器包括外磁缸体、外磁体、隔离套、内磁体护套、内磁体、内磁缸体六部分组成,原动机通过机械轴拖动外磁缸体旋转,外磁缸体内侧镶嵌有外磁体,外磁体与内磁体之间的磁场会通过隔离套、内磁体护套,形成磁路闭环,因而外磁体随着外磁缸体旋转会拖动内磁体旋转,由于内磁体安装在内磁缸体的外侧,因此内磁体会带动内磁缸体旋转,内磁缸体的内侧通磁安装于泵体旋转轴之中,因此上述过程可以实现原动机机械输出到泵体的能力传递。由于隔离套在磁力传动器中起到了隔绝磁力泵内外环境的功能,其机械可靠性与稳固程度将会直接影响磁力传动器的能量传递以及磁力泵的运行可靠性。其中,隔离套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交变磁场中隔离套会产生大量的涡流损耗,涡流损耗会导致隔离套产生不必要的热形变,因此交变磁场中隔离套涡流损耗抑制问题成为了降低隔离套发热形变、提高隔离套可靠性的途径。中国专利于2019年5月授权了一种钢塑复合磁力泵隔离套(授权号:CN201821141942.1),该隔离套可以大大降低涡流热量、有效地保护磁钢、延长磁力泵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磁力泵的作业效率;中国专利于2017年7月公开了一种双层复合结构工程塑料的磁力泵隔离套(公开号N201710299454.7),该隔离套内套采用耐强腐蚀的聚全氟乙丙烯材质,外套设置在内套之外,外套采用强度好、耐高温的聚苯硫醚材质,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同时中国专利于2017年11月公开了一种降低磁力泵隔离套磁涡流损失的表面处理方法(公开号:CN201710486072.5),该方法通过特制的溶液喷淋至隔离套表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涡流损耗。然而,上述专利及方案存在着两点不足:①将传统的金属材质隔离套替换为非金属材质,或者复合结构材质,会存在着成本增加、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输送危险易爆化工原料的场合,非金属隔离套一旦破裂和损坏,势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②采用特殊工艺进行表明处理,首先会增加隔离套制造和加工成本,劣质的表面处理原料也会引起隔离套的化学腐蚀,此外表面处理无法深入隔离套内部,因此对涡流损耗的降低效果仍需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加工磁力泵内磁体和外磁体,改变外形结构,改善隔离套中谐波含量,进而降低磁力泵隔离套中的涡流损耗,提升能量传递效率,进一步提高磁力泵机械的运行可靠性。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隔离套损耗的磁力泵磁耦合器,所述磁力泵隔离套包括外磁缸体、外磁体、隔离套、内磁体护套、内磁体、内磁缸体,所述外磁缸体、隔离套、内磁体护套呈同心圆由外向内设置,所述外磁体固定嵌置于外磁缸体的内侧沿圆周均布,所述内磁体固定嵌置于内磁缸体的外侧沿圆周均布,所述内磁体的初始横断面为矩形,外磁体与内磁体护套之间设有不接触的隔离套,内磁体的外表面加工后为圆弧形状,圆弧所在圆与外磁缸体外圆、隔离套外圆及内圆、内磁体护套外圆及内圆同心,所述圆弧形状的弧线中心与原矩形边中心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外磁缸体外圆、隔离套外圆及内圆、内磁体护套外圆及内圆为同心圆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外磁体横断面为矩形。进一步地,所述内磁体的外侧与内磁体护套的内侧接触,所述内磁体护套的厚度为0.5mm。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套为哈氏合金或316L不锈钢,所述隔离套的厚度为1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改变现有磁力泵隔离套外形、结构、化学成分、表面镀层的基础上,优化内外磁体外形结构,改善屏蔽套中涡流损耗分布,降低磁力泵隔离套因为损耗生热而引起的温升和形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有毒有害的工业塑料、复合材料的使用,提高磁力泵的运行可靠性,保障磁力泵在工作车间、工作行业的运行安全,保护人身及设备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磁力泵隔离套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横断面图。图中:1、外磁缸体,2、外磁体,3、隔离套,4、内磁体护套,5、内磁体,6、内磁缸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更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附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降低磁力泵隔离套损耗的磁力传动器内外磁极加工工艺及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横断面图,所述磁力传动器主要由外磁缸体1、外磁体2、隔离套3、内磁体护套4、内磁体5、内磁缸体6组成。所述外磁缸体1外圆、隔离套3外圆及内圆、内磁体护套4外圆及内圆为同心圆关系。所述外磁体2沿着外磁缸体1的内侧圆周均布,且嵌放于外磁缸体1的内侧,通过高强度胶水粘结。所述外磁体2横断面为矩形形状,外磁体2的数量、横断面矩形的长和宽依设计方案确定。所述内磁体5沿着内磁缸体6的外侧圆周均布,且嵌放于内磁缸体6的外侧,通过高强度胶水粘结。所述内磁体5的初始横断面为矩形,内磁体5的数量、横断面矩形的长和宽依设计方案确定。当全部内磁体5嵌放于内磁缸体6的外侧之后,且高强度胶水已可靠粘接时,利用车床及机加工设备,将内磁体5的外表面加工为圆弧形状,圆弧所在圆与所述外磁缸体1外圆、隔离套3外圆及内圆、内磁体护套4外圆及内圆同心,所述圆弧形状的弧线中心与原矩形边中心重合。所述内磁体5的外侧与内磁体护套4的内侧接触,所述内磁体护套4具有一定的厚度,此处设置为0.5mm。外磁体2与内磁体护套4的中间设置有不接触的隔离套3,隔离套的材质为哈氏合金或者316L不锈钢,所述隔离套3具有一定的厚度,此处设置为1mm。经过前后磁力泵隔离套损耗的前后对比试验,其单位为(W/m³)瓦/立方米,未采用本技术时,所述内磁体5的初始横断面为矩形,内磁体5和外磁体2之间的磁场作用于隔离套3,会在隔离套3中产生大量的谐波磁场,该谐波将会产生谐波涡流损耗,且不参与能量传递,利用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隔离套3的涡流损耗分布,涡流损耗沿着径向呈现出阶梯状递增分布,最大处的涡流损耗为3.06*106W/m³;采用本技术,利用所述的方式将内磁体5的外表面加工为圆弧形状,利用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隔离套3的涡流损耗分布的最大处的涡流损耗为1.52*106W/m³,本技术有效降低了隔离套3中的涡流损耗,涡流损耗降低约50%。本技术中内磁体5的外表面为圆弧状,可以与内磁体护套4的内侧可靠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可有效改善内磁体5的高速运行时的应力分布,避免因接触面过小而引起的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内磁体5和内磁体护套4的局部形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低隔离套损耗的磁力泵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泵隔离套包括外磁缸体(1)、外磁体(2)、隔离套(3)、内磁体护套(4)、内磁体(5)、内磁缸体(6),所述外磁缸体(1)、隔离套(3)、内磁体护套(4)呈同心圆由外向内设置,所述外磁体(2)固定嵌置于外磁缸体(1)的内侧沿圆周均布,所述内磁体(5)固定嵌置于内磁缸体(6)的外侧沿圆周均布,所述内磁体(5)的初始横断面为矩形,外磁体(2)与内磁体护套(4)之间设有不接触的隔离套(3),内磁体(5)的外表面加工后为圆弧形状,圆弧所在圆与外磁缸体(1)外圆、隔离套(3)外圆及内圆、内磁体护套(4)外圆及内圆同心,所述圆弧形状的弧线中心与原矩形边中心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隔离套损耗的磁力泵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泵隔离套包括外磁缸体(1)、外磁体(2)、隔离套(3)、内磁体护套(4)、内磁体(5)、内磁缸体(6),所述外磁缸体(1)、隔离套(3)、内磁体护套(4)呈同心圆由外向内设置,所述外磁体(2)固定嵌置于外磁缸体(1)的内侧沿圆周均布,所述内磁体(5)固定嵌置于内磁缸体(6)的外侧沿圆周均布,所述内磁体(5)的初始横断面为矩形,外磁体(2)与内磁体护套(4)之间设有不接触的隔离套(3),内磁体(5)的外表面加工后为圆弧形状,圆弧所在圆与外磁缸体(1)外圆、隔离套(3)外圆及内圆、内磁体护套(4)外圆及内圆同心,所述圆弧形状的弧线中心与原矩形边中心重合。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恒张杰师勇安跃军李明钱运德栾晓颖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金石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