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70483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后浇带支撑高度不可调、移动不方便、经济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可升降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千斤顶和设置于所述千斤顶外侧壁上的均匀设置的支撑腿。此装置可移动可固定,拆卸方便、省时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的支撑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后浇带也称施工后浇带,是在现浇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设置的一种变形缝,主要是为了克服因温度或混凝土收缩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在整体混凝土结构施工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的后浇封闭,形成整体结构。在结构板未封闭之前,两侧的结构板均为悬挑状态,下方和底部需要设置临时模板支撑结构,以确保后浇带两侧已浇筑好的混凝土不会发生大的沉降变形。目前通常采用钢管扣件支撑或PVC管立柱支撑。其中钢管支撑架是由大量的钢管搭建而成,搭设工程量大,工艺流程多,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工作量大,拆除后再次使用时需要重复搭建,施工效率低,便捷性差;另一种是采用浇筑的支撑柱进行支撑,浇筑的支撑柱容易爆模,施工工作量大,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无法重复使用,而且破除工作量大,材料浪费严重;还有一种是采用PVC管立柱支撑,拆除工作量大,会产生大量的混凝土垃圾和PVC垃圾,清理难度大,成本高。目前的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在工程施工后因无法自由自动,多要进行全部拆除重新搭建;使用高度也仅适合3米左右的楼层高度,使用范围受限;同时,后浇带支撑通常面临虚撑的现象,从而造成后浇带位置梁因悬空而开裂,并引起梁板同时开裂,从而损坏工程质量。因此,需研制一种高度可调、方便移动、经济合理的后浇带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上述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可升降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千斤顶和设置于所述千斤顶外侧壁上的均匀设置的支撑腿。优选的,所述千斤顶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架相匹配的活塞连接杆。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荷载显示表。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杆、横杆和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上设有相应的插接孔以使所述立杆和横杆依据需要固定。进一步,所述活塞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通过所述插接件连接。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千斤顶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千斤顶上端铰接。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千斤顶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高度。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升降轮。进一步,所述升降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轮架横杆,所述轮架横杆连接有圆柱形的轮架竖杆,所述轮架竖杆内设有内螺纹和与内螺纹以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升降手柄,所述升降手柄的下端设有活动轮。优选的,所述千斤顶是液压千斤顶或机械千斤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调整可升降组件中千斤顶的高度来调节支撑架的高度,该支撑装置满足后浇带支撑高度;并且在千斤顶的外壁上均布支撑腿,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2.本技术优选了在支撑腿上设置可升降轮子,方便在施工结束后,对整个支撑架进行移动,本结构施工效率高,便于重复使用;3.本技术优选了在可升降支撑组件设有压力传感器及荷载显示装置,可以利用可升降装置解决支撑装置虚撑问题,保证了后浇带结构的安全;4.本技术具有支撑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简单、环保、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升降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中,1.支撑架,11.立杆,12.横杆,13.插接件,2.可升降支撑组件,21.千斤顶,211,活塞杆,22.活塞连接杆,23.支撑腿,231.第一支撑杆,232.第二支撑杆,233.支撑板,24.升降轮,241.轮架横杆,242.轮架竖杆,243.升降手柄,244.活动轮,3.荷载显示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1: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参见图1-2,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立杆11、横杆12和插接件13,插接件13上设有相应的插接孔以使立杆11和横杆12依据需要固定,在施工过程中立杆11采用3m长的钢管。支撑架1的下端固定有4个可升降支撑组件2,每个支撑组件包括电动液压千斤顶21和固定于千斤顶21外侧壁上的均匀布置的3个支撑腿23,电动液压千斤顶21包括的活塞杆211,通过控制活塞杆211的升降带动整个支撑装置的升降,在活塞杆211的顶部中心位置焊接有与支撑架1相匹配、长度为50cm活塞连接杆22,活塞连接杆22与支撑架1的下端的立杆11通过插接件13连接固定。每个支撑腿23包括第一支撑杆231和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杆232,第一支撑杆231一端和第二支撑杆232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232的另一端与千斤顶21下端铰接,第一支撑杆231的另一端与千斤顶21上端铰接,第二支撑杆232下方设有支撑板233,支撑板233的高度与千斤顶21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使增加整个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本装置稳定性。第一支撑杆231上设有升降轮24,升降轮24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杆231的轮架横杆241,轮架横杆241连接有圆柱形的轮架竖杆242,轮架竖杆242内设有内螺纹和与内螺纹以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升降手柄243,升降手柄243的下端设有活动轮244,通过转动升降手柄243来调节活动轮244的高度,以使在施工完成后,根据需要做适当移动。优选的,每个支撑组件均电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荷载显示表3,其可以根据支撑组件受力情况,可以调节千斤顶21内活塞杆211的高度,以避免因支撑通常面临虚撑,造成后浇带位置梁因悬空而开裂损坏工程质量的问题。上述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可升降支撑组件2至后浇带底部,调整位置和距离后固定;然后活塞连接杆22通过插接件13连接固定立杆11,随后按照常规立杆11和横杆12的搭接方式安装此支撑装置,通过观察荷载显示表3受力状况,来调节千斤顶21内活塞杆211的高度。在施工完成后,转动升降手柄243来降低活动轮244的高度,以使整个装置可以自由移动至适当位置来支撑下一个后浇带,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可升降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千斤顶和设置于所述千斤顶外侧壁上的均匀设置的支撑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可升降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千斤顶和设置于所述千斤顶外侧壁上的均匀设置的支撑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架相匹配的活塞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荷载显示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杆、横杆和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上设有相应的插接孔以使所述立杆和横杆依据需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定型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通过所述插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定型模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学袁浩旭郝凌霄朱治国韩旭师刚窦国举林佳瑞张占仓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