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复位黏弹性阻尼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03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黏弹性阻尼支撑,该支撑的上部钢构件翼缘段粘接侧、下部钢构件翼缘段粘接侧之间通过黏弹性材料粘接以构成阻尼段;翼缘段端部与相邻加强段的限位凸起正对且彼此间隔为空隙段;阻尼段的牵拉侧在垂直粘接侧方向上的中心线上镜像对称分布有一合金索组,形状记忆合金索与所述中心线之间呈设定夹角,各形状记忆合金索两端分别穿过上部钢构件牵拉侧的导线孔、下部钢构件牵拉侧的导线孔并固定在限位端头上,所述限位端头顶持在与其相邻的导线孔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运动机制明确,能很好地协调变形和运动,不论是在单向拉压还是往复荷载如地震作用下都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黏弹性阻尼支撑
本技术属于结构减震
或可恢复功能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能耗能又能提供复位功能的自复位黏弹性阻尼支撑。
技术介绍
功能可恢复社区、功能可恢复城市或称韧性城市要求结构体系能够实现高性能,即在地震后不需要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使用功能。自复位结构体系是可恢复功能结构中的一种,该体系通过特定装置耗散地震能量,能够在罕遇烈度地震下,不丧失建筑物的运营功能,小的损伤可以迅速修复,甚至在经受较大地震影响后能够自行将结构归位到原始零残余位移的状态。自复位结构体系中自复位支撑体系已被大量研究和开发,例如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等金属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具有有限数量的工作循环,并且构造复杂,运动机制很难控制,而且在结构承受较大荷载和振动时才会被启动和发挥作用,同时对风振不敏感,不利于在高层建筑中使用。对于金属屈服耗能机制,当金属耗能部件屈服,经历塑性变形后,很难恢复原状,累积的变形会残留在支撑构件中,逐渐弱化支撑的功能,直至支撑失效。对于摩擦耗能机制,当摩擦界面失效或退化会导致耗能不稳定,更有甚者导致较大的永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复位黏弹性阻尼支撑,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包括上部钢构件、下部钢构件、黏弹性材料、限位端头以及由若干平行排列的形状记忆合金索构成的合金索组;所述上部钢构件、下部钢构件均包括顺序设置的翼缘段、空隙段、加强段以及外接端,所述翼缘段包括粘接侧以及与该粘接侧相邻的牵拉侧;所述牵拉侧上均布有孔径大于形状记忆合金索直径的导线孔;其中,/n所述上部钢构件翼缘段粘接侧、下部钢构件翼缘段粘接侧之间通过黏弹性材料粘接以构成阻尼段;所述翼缘段端部与相邻加强段的限位凸起正对且彼此间隔为所述空隙段;/n所述阻尼段的牵拉侧在垂直粘接侧方向上的中心线上镜像对称分布有一所述合金索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索与所述中心线之间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黏弹性阻尼支撑,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包括上部钢构件、下部钢构件、黏弹性材料、限位端头以及由若干平行排列的形状记忆合金索构成的合金索组;所述上部钢构件、下部钢构件均包括顺序设置的翼缘段、空隙段、加强段以及外接端,所述翼缘段包括粘接侧以及与该粘接侧相邻的牵拉侧;所述牵拉侧上均布有孔径大于形状记忆合金索直径的导线孔;其中,
所述上部钢构件翼缘段粘接侧、下部钢构件翼缘段粘接侧之间通过黏弹性材料粘接以构成阻尼段;所述翼缘段端部与相邻加强段的限位凸起正对且彼此间隔为所述空隙段;
所述阻尼段的牵拉侧在垂直粘接侧方向上的中心线上镜像对称分布有一所述合金索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索与所述中心线之间呈设定夹角,各形状记忆合金索两端分别穿过上部钢构件牵拉侧的导线孔、下部钢构件牵拉侧的导线孔并固定在限位端头上,所述限定端头顶持在与其相邻的导线孔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黏弹性阻尼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还包括锚固构件,所述锚固构件包括支撑螺柱以及紧固螺母,所述支撑螺柱上设有所述导线孔;所述牵拉侧上均布若干锚定螺孔;其中,
所述支撑螺柱一端拧入锚定螺孔并配合紧固螺母固定在牵拉侧,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索端部穿过支撑螺柱的导线孔并固定在限位端头上,所述限位端头在形状记忆合金索的拉力下顶持在支撑螺柱的导线孔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黏弹性阻尼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头包括限位块、限位杆、限位螺母;所述限位块一侧设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平章全才韩维丽张鸿宇张虎虎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