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02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包括底板和连接板,还包括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在底板的顶部,且固定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顶部焊接有缓冲架,缓冲架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支撑板受到震动时上下左右移动,在其移动时压迫滑块,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弧形板,缓冲上下左右方向上的作用力,而且在弧形板剧烈震动时会与底板上的橡胶块接触,来缓冲冲击力,提高了装置的隔震效果,能够在底板和连接板相对震动发生水平位置的移动时,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晃动幅度太大影响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隔震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层间隔震是一种有效、经济和现实可行的结构减震新技术和新体系,层间隔震结构是由于工程结构设计施工中的便利性,以及相比较基础隔震存在的部分优越性,应用广泛,但是很多山地斜坡中的建筑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性能不够好。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20789206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层间隔震结构防倾覆抗倒塌装置,所述上层建筑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且在上层建筑与地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隔震层,且上层建筑固定设置在隔震层上支墩上,所述隔震层上支墩与隔震层下支墩之间设有第一隔震层,且第一隔震层位于地下室的内部,且隔离层下支墩固定设置在地下室的底部,且在地下室内设有支撑块和若干个滚筒。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在山地斜坡中的建筑层间隔震结构大多具有倾斜方向上的冲击力,减震性能不够好,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包括底板(1)和连接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焊接在底板(1)的顶部,且固定板(2)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设有滑块(4),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设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顶部设有缓冲架(8),缓冲架(8)的顶部设有支撑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包括底板(1)和连接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焊接在底板(1)的顶部,且固定板(2)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设有滑块(4),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设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顶部设有缓冲架(8),缓冲架(8)的顶部设有支撑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粘接有多个橡胶块(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凸块(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地斜坡的层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设有塑胶板(12),且塑胶板(12)的底部设有弧形板(11),连接板(7)的顶部开有多个连通口(10),弧形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稳郭墎朱维伟杜俊冯国建魏屏王胜兰张庆勋应飞燕郝艳俊林冉田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云南工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