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99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包括泵站筒体,连于所述泵站筒体顶部的顶盖,及连于所述泵站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泵站筒体的管壁上连有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所述泵站筒体内设有一操作平台,将所述泵站筒体内分隔为上部的操作空间和下部的蓄水空间,所述进口管道设于所述蓄水空间,所述出口管道设于所述操作空间;所述蓄水空间内设有格栅和污水泵,所述格栅与所述进口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泵位于所述进口管道的下方,并通过压力管道部件与所述出口管道相连通;所述操作空间内设有爬梯,用以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泵站筒体顶部;所述顶盖上还设有通风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有效减少杂质和淤泥沉积,并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形成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及输送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尤其适用于自动输送污水、降低沉积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国家基础设施大力建设,产生的废水也随之变多,污水的治理受到污水处理厂数量和位置的限制,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也限制了污水的治理,尤其在无重力流的情况下必须有中途泵站来集中收集和输送污水、雨水或雨污合流,传统的混凝土泵站目前作为主流的泵站形式被广泛采用,但传统的混凝土泵站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如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泵坑易形成杂质沉积,从而产生有害、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其中以H2S和CH4最具代表性,对泵站进行周期性维护或故障检查排除时,易对下井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有效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是现如今建造泵站的首要目的。井内杂质沉积在井筒底部时间过久后不仅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还会堵塞水泵从而对水泵造成磨损或因过载而烧毁电机,造成系统不能工作。综上所述,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的混凝土泵站虽然能够集中收集和输送污水、雨水或雨污合流,但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容易对人与环境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以实现有效减少杂质和淤泥沉积,并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形成的概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包括泵站筒体,连于所述泵站筒体顶部的顶盖,及连于所述泵站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泵站筒体的管壁上连有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所述泵站筒体内设有一操作平台,将所述泵站筒体内分隔为上部的操作空间和下部的蓄水空间,所述进口管道设于所述蓄水空间,所述出口管道设于所述操作空间;所述蓄水空间内设有格栅和污水泵,所述格栅与所述进口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泵位于所述进口管道的下方,并通过压力管道部件与所述出口管道相连通;所述操作空间内设有爬梯,用以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泵站筒体顶部;所述顶盖上还设有通风系统,用以所述泵站筒体内换气。所述压力管道部件包括压力管道、闸阀、止回阀,所述污水泵与所述出口管道通过所述压力管道相连接,所述闸阀、所述止回阀设于所述压力管道上,所述闸阀位于所述止回阀的上方。所述污水泵内的叶轮可选用无堵塞叶轮、旋流式叶轮或研磨叶轮。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为弧形,所述弧形底面底座是经过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计算的。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和配置于所述通风管道内的轴流风扇。还包括控制系统,与中控室远程监控系统连接,可以实现无人值守,控制柜内配有手持式有害气体检测仪,辅以强制排风系统,为下井作业前把好安全关。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还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2)本技术一体化预制泵站,通过自清洁底座可以降低淤泥和杂质沉积,从而减少臭气的产生;通过强制排风降低井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利用综合气体检测仪协助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是否超标,为下井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站筒体1,连于所述泵站筒体1顶部的顶盖3,及连于所述泵站筒体1底部的底座2,所述泵站筒体1的管壁上连有进口管道9和出口管道10。较佳的,所述泵站筒体1内部中间位置上设有一水平设置的操作平台11,将所述泵站筒体1内分隔为上部的操作空间20和下部的蓄水空间40,所述进口管道9设于所述蓄水空间40,所述出口管道10设于所述操作空间40。较佳的,所述蓄水空间40内设有格栅8和污水泵7,所述格栅8与所述进口管道9相连通,所述格栅8为粉碎式格栅,将进入所述进口管道9的大颗粒杂质切割成细小颗粒,可以通过所述污水泵7将之排到井外,所述污水泵7位于所述进口管道9的下方,并通过压力管道部件4与所述出口管道10相连通。较佳的,所述操作空间20内设有爬梯5,用以连接所述操作平台11与所述泵站筒体1顶部,方便工作人员下井工作。较佳的,所述压力管道部件4包括压力管道12、闸阀14、止回阀13,所述污水泵7与所述出口管道10通过压力管道12相连接,所述闸阀14、所述止回阀13均设于所述压力管道12上设有所述闸阀14,所述闸阀14位于所述止回阀13的上方,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压力管道12;所述止回阀13用于防止介质倒流。较佳的,所述顶盖3上还设有通风系统6,所述通风系统6包括通风管道14和配置于所述通风管道14内的轴流风扇15,采取强制排风,将外界的空气与所述泵站筒体1内气体进行交换,使所述泵站筒体1内有害气体的含量降低到安全标准范围内,提高了维修保障的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意外发生的概率,同时还可用以所述泵站筒体1内换气。较佳的,根据不同的介质,所述污水泵7内的叶轮可以选用不同形式的叶轮,可以选用过流能力强的无堵塞叶轮和旋流式叶轮或者选用带切割刀的研磨叶轮,有效地降低了淤积和叶轮堵塞的几率。较佳的,所述底座2是经过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计算的底面弧形的底座2,流动性好,同时减少底面面积,与传统的混凝土泵站相比,流动性更好,底面占地面积更小,减少了杂质与淤泥的沉积。较佳的,本技术一体化预制泵站还包括控制系统16,所述控制系统16设于所述顶盖3上方,与中控室远程监控系统连接,可以实现无人值守,控制柜内配有手持式有害气体检测仪,辅以强制排风系统,为下井作业前把好安全关。综上所述,本技术一体化预制泵站,通过粉碎式格栅将入口管道的大颗粒杂质切割成小颗粒,然后通过污水泵、压力管道部件、出口管道将污水和和小颗粒杂质排出泵站筒体外,根据不同的介质情况,污水泵选用不同的叶轮,有效减少了淤泥沉积与叶轮堵塞的问题,采用经过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计算的底面弧形底座,减少了底面面积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减少了杂质与淤泥的沉积,从而减少了臭气的产生;一体化预制泵站在工厂完成预装并经过测试合格后方可出厂,减少泵站建设周期。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筒体,连于所述泵站筒体顶部的顶盖,及连于所述泵站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泵站筒体的管壁上连有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n所述泵站筒体内设有一操作平台,将所述泵站筒体内分隔为上部的操作空间和下部的蓄水空间,所述进口管道设于所述蓄水空间,所述出口管道设于所述操作空间;/n所述蓄水空间内设有格栅和污水泵,所述格栅与所述进口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泵位于所述进口管道的下方,并通过压力管道部件与所述出口管道相连通;/n所述操作空间内设有爬梯,用以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泵站筒体顶部;/n所述顶盖上还设有通风系统,用以所述泵站筒体内换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筒体,连于所述泵站筒体顶部的顶盖,及连于所述泵站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泵站筒体的管壁上连有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
所述泵站筒体内设有一操作平台,将所述泵站筒体内分隔为上部的操作空间和下部的蓄水空间,所述进口管道设于所述蓄水空间,所述出口管道设于所述操作空间;
所述蓄水空间内设有格栅和污水泵,所述格栅与所述进口管道相连通,所述污水泵位于所述进口管道的下方,并通过压力管道部件与所述出口管道相连通;
所述操作空间内设有爬梯,用以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泵站筒体顶部;
所述顶盖上还设有通风系统,用以所述泵站筒体内换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现傅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