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89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0
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包括自吸罐、离心泵、连通管、进液管、补水管、液位计、排液管、回流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过滤器,自吸罐为封闭的罐体;连通管连接自吸罐和离心泵;进液管连接自吸罐和污水池;补水管连接在自吸罐的顶部;液位计安装在自吸罐上;排液管与离心泵连接;回流管一端与自吸罐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排液管连接;进液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过滤器,过滤器安装在第二阀门和回流管与排液管的连接点之间;排液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回流管与排液管的连接点位于第三阀门和离心泵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自清洁,减少了人工清淤的工作量,避免停工检修,维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
本技术总体涉及离心泵2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一种将液体介质吸入泵腔,然后经泵出口将液体介质输送至工作区域的设备,广泛用于生产中。离心泵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在生产中,常存在需要将低于作业面的积水抽出,输送至较高位置的情形。离心泵2在每次正常启动前均需灌泵,其自吸时间长,以及第一次灌泵启动运行后,若停车一段时间再启动,仍需要再次灌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CN201721455827.7提供了一种卧式离心自吸泵,包括卧式离心泵,卧式离心泵进口处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进液单向阀,卧式离心泵出口安装有气液分离室,气液分离室顶部安装有加液阀,气液分离室还通过管道与卧式离心泵的进口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补液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卧式离心泵不能自吸的问题。专利CN02292420.5提供了一种离心泵自吸装置,由密闭的负压罐、吸入管和排液管组成,排液管一端管口在负压罐的底部另一端与离心泵进水口连通,吸入管一端管口在负压罐的顶部另一端与要抽取的液体连通。采用该装置只要负压罐储存有适量的液体离心泵开机就可工作,停机后,负压罐内的液体不会流出,不需要每次使用的灌泵程序,使用方便。该装置尤其可以用于自动控制的液体抽吸系统,可以随时开机停机工作。但是,当离心自吸泵应用于特殊场合,例如用于带有固体颗粒等杂质的污水池时,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气液分离室和负压罐中为了保持一定的储水量,泥沙等固体颗粒会积存在其中,需要定时的拆卸清理,增加作业程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罐1、离心泵2、连通管11、进液管12、补水管13、液位计3、排液管15、回流管14、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过滤器4,所述自吸罐1为封闭的罐体,用于储存预设量的液体;所述连通管11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所述进液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上高于预设量液体液面的位置,另一端置于污水池中;所述补水管13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的顶部,用于向所述自吸罐1补水;所述液位计3安装在所述自吸罐1上,用于监测所述自吸罐1中液体的液位;所述排液管15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用于将污水排出;所述回流管14一端与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液管15连接;所述进液管12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1;所述回流管14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2、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安装在所述第二阀门22和回流管14与排液管15的连接点之间;所述排液管15上安装有第三阀门23,所述回流管14与排液管15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阀门23和离心泵2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包括自吸罐1、离心泵2、进液管12、补水管13、液位计3、排液管15、回流管14、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过滤器4,所述自吸罐1为封闭的罐体,用于储存预设量的液体;所述离心泵2通过所述连通管11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所述进液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上高于预设量液体液面的位置,另一端置于污水池中;所述液位计3安装在所述自吸罐1上,用于监测所述自吸罐1中液体的液位;所述排液管15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用于将污水排出;所述回流管14一端与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液管15连接;所述进液管12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1;所述回流管14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2、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安装在所述第二阀门22和回流管14与排液管15的连接点之间;所述排液管15上安装有第三阀门23,所述回流管14与排液管15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阀门23和离心泵2之间;所述补水管13连接在所述回流管14上,连接点位于第二阀门22和自吸罐1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污水离心自吸泵,还包括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安装在所述自吸罐1内部,靠近连通管11的一端设置在等于或低于所述自吸罐1上连接所述连通管11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网5倾斜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污水离心自吸泵还包括挡板6,所述挡板6安装在所述自吸罐1内壁上,遮挡所述自吸罐1横截面的1/2-2/3的面积;所述挡板6设置在所述自吸罐1内壁上,并从远离所述自吸罐1与所述连通管11的连接点的自吸罐1内壁向所述自吸罐1与所述连通管11的连接点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6上表面为斜面,靠近所述自吸罐1与所述连通管11的连接点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自吸罐1与所述连通管11的连接点的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6的下表面为曲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污水离心自吸泵,还包括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分别与所述液位计3、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7包括补水模块、运行模块、清淤模块,所述补水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液位计3的液位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闭;所述运行模块,用于关闭第一阀门21和第二阀门22,打开第三阀门23,使所述污水离心自吸泵正常运行;所述清淤模块,用于打开第二阀门22,关闭第三阀门23,形成离心泵2、排液管15、回流管14、自吸罐1、连通管11的回路,清理所述自吸罐1底部积存的固体颗粒物。本技术回流管的设计以及连接方式,使得对自吸罐底部的清淤作业依赖于设备本身即可完成,实现了自清洁,减少了人工清淤的工作量,避免停工检修,维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本技术将所述补水管连接在所述回流管上,使得在补水时,清淤均能对自吸罐底部进行冲刷,增强自吸罐的清洁效果,减少固体颗粒等杂质的积存。滤网还能完成自清洁。本技术中,所述过滤网优选为倾斜设置,使得固体颗粒方便进入连接管,减少在过滤网上积存。挡板倾斜设置、下表面曲面设置,使杂质不易积存,自清洁由湍流完成,效果更好。控制装置使作业更加自动化,减少人工投入,减少操作错误。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的变形例;图3是包含过滤网的污水离心自吸泵示意图;图4是包含挡板的污水离心自吸泵示意图;图5是另一种挡板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考标号是指本技术中的组件、技术,以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在适合的环境下实现能更易于被理解。下面的描述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具体化,并且与权利要求相关的其它没有明确说明的具体实现也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图1示出了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包括自吸罐1、离心泵2、连通管11、进液管12、补水管13、液位计3、排液管15、回流管14、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过滤器4,所述自吸罐1为封闭的罐体,用于储存预设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罐(1)、离心泵(2)、液位计(3)、过滤器(4)、连通管(11)、进液管(12)、补水管(13)、回流管(14)、排液管(15)、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n所述自吸罐(1)为封闭的罐体,用于储存预设量的液体;/n所述连通管(11)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n所述进液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上高于预设量液体液面的位置,另一端置于污水池中;/n所述补水管(13)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的顶部,用于向所述自吸罐(1)补水;/n所述液位计(3)安装在所述自吸罐(1)上,用于监测所述自吸罐(1)中液体的液位;/n所述排液管(15)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用于将污水排出;/n所述回流管(14)一端与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液管(15)连接;/n所述进液管(12)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1);/n所述回流管(14)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2)、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安装在所述第二阀门(22)和回流管(14)与排液管(15)的连接点之间;/n所述排液管(15)上安装有第三阀门(23),所述回流管(14)与排液管(15)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阀门(23)和离心泵(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罐(1)、离心泵(2)、液位计(3)、过滤器(4)、连通管(11)、进液管(12)、补水管(13)、回流管(14)、排液管(15)、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
所述自吸罐(1)为封闭的罐体,用于储存预设量的液体;
所述连通管(11)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
所述进液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上高于预设量液体液面的位置,另一端置于污水池中;
所述补水管(13)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的顶部,用于向所述自吸罐(1)补水;
所述液位计(3)安装在所述自吸罐(1)上,用于监测所述自吸罐(1)中液体的液位;
所述排液管(15)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用于将污水排出;
所述回流管(14)一端与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液管(15)连接;
所述进液管(12)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1);
所述回流管(14)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2)、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安装在所述第二阀门(22)和回流管(14)与排液管(15)的连接点之间;
所述排液管(15)上安装有第三阀门(23),所述回流管(14)与排液管(15)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阀门(23)和离心泵(2)之间。


2.一种污水离心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罐(1)、离心泵(2)、液位计(3)、过滤器(4)、连通管(11)、进液管(12)、补水管(13)、回流管(14)、排液管(15)、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
所述自吸罐(1)为封闭的罐体,用于储存预设量的液体;
所述连通管(11)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
所述进液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自吸罐(1)上高于预设量液体液面的位置,另一端置于污水池中;
所述液位计(3)安装在所述自吸罐(1)上,用于监测所述自吸罐(1)中液体的液位;
所述排液管(15)与所述离心泵(2)连接,用于将污水排出;
所述回流管(14)一端与所述自吸罐(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液管(15)连接;
所述进液管(12)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1);
所述回流管(14)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2)、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安装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永义包积福康金福秦军艾晓毅赵纯良张玉山喇春林刘博文郭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