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对海水冷冻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810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6
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续对海水冷冻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包括制冰部、蒸发部、斯特林制冷机、淡水池以及控制部,冷端管路通向制冰室,热端管路分别通向蒸发部、第一融冰室、第二融冰室;制冰室包含第一冰板、制冷件,制冷件设置在第一冰板的一侧并与冷端管路连通,制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冰板水平移动,第一融冰室包含第二冰板、第一散热件,第一散热件设置在第二冰板的一侧并与热端管路连通,第一融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冰板水平移动,控制部控制第一融冰驱动机构、制冰驱动机构以及第二融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融冰室中的第二冰板、制冰室中的第一冰板向制冰室、第二融冰室水平移动,制冰室和第二融冰室同时进行制冰和融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对海水冷冻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对海水冷冻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随着地球上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多,加上工业的不断发展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淡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匮乏,解决淡水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问题。尤其是在中东地区,淡水资源就显得更加匮乏,而中东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太阳能和海水,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解决淡水资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污染。如今在在海水淡化方面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对海水进行加热产生水蒸汽再对水蒸汽获得淡水,热量的提供有太阳能聚焦、蒸汽压缩以及热泵等方法。另外一种是通过对海水进行冷冻制冰,再对冰块进行融化获得淡水。根据溶液热力学知识,利用冷冻法对海水进行结晶时,可以自动将海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保持冰晶的纯净,最后通过对冰晶进行洗涤和融化之后就能够得到清洁的淡水,而且还能避免设备的结垢。目前,对海水进行冷冻制冰的装置不多,而使用斯特林制冷机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还不成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对海水冷冻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制冰部,具有沿水平依次相邻设置第一融冰室、制冰室、第二融冰室;/n蒸发部;/n斯特林制冷机,具有冷头和热端换热器,与所述冷头换热的冷端管路通向所述制冰室,与所述热端换热器换热的热端管路分别通向所述蒸发部、所述第一融冰室、所述第二融冰室;/n淡水池,通过管道收集所述第一融冰室、所述第二融冰室和所述蒸发部中产生的淡水;以及/n控制部,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冷端管路和所述热端管路中的控制阀和泵,/n其中,所述制冰室包含制冰池、第一冰板、制冷件、制冰驱动机构,/n所述第一冰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制冰池中,所述制冷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冰板的一侧并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对海水冷冻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冰部,具有沿水平依次相邻设置第一融冰室、制冰室、第二融冰室;
蒸发部;
斯特林制冷机,具有冷头和热端换热器,与所述冷头换热的冷端管路通向所述制冰室,与所述热端换热器换热的热端管路分别通向所述蒸发部、所述第一融冰室、所述第二融冰室;
淡水池,通过管道收集所述第一融冰室、所述第二融冰室和所述蒸发部中产生的淡水;以及
控制部,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冷端管路和所述热端管路中的控制阀和泵,
其中,所述制冰室包含制冰池、第一冰板、制冷件、制冰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冰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制冰池中,所述制冷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冰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冷端管路连通,所述制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冰板水平移动,
所述第一融冰室包含第一融冰池、第二冰板、第一散热件、第一融冰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冰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融冰池中,所述第一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冰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热端管路连通,所述第一融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冰板水平移动,
所述第二融冰室包含第二融冰池、第二散热件、第二融冰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热端管路连通且与所述第一散热件高度相同,所述第二融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冰板水平移动,
所述控制部分别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泵的开合,所述制冰室和所述第一融冰室同时进行制冰和融冰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融冰驱动机构、所述制冰驱动机构以及第二融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融冰室中的所述第二冰板、所述制冰室中的所述第一冰板向所述制冰室、所述第二融冰室水平移动,所述制冰室和所述第二融冰室同时进行制冰和融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对海水冷冻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融冰室和所述第二融冰室均具有两个抬升件,
两个所述抬升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冰板或所述第二冰板下部的两端,分别用于抬升所述第一冰板或所述第二冰板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对海水冷冻进行海水淡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刘振纪煜哲赵显哲孙佩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