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污水浮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78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污水浮油槽,所述餐厨污水浮油槽包括长方形的槽体,在槽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槽体内设有使槽内污水垂直折返通过的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所述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将槽体内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依次分隔成浮油区、集油区和排水区,在浮油区设有使污水在槽体内呈S形水平流动的增程折流板组,所述增程折流板组为由槽体两侧壁向内延伸的多块折流板交错排列构成。该餐厨污水浮油槽在有限的体积内可以增加污水在浮油区的行程、使污水在浮油区有更多的时间上浮,使污水中的油脂分离更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污水浮油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在厨房污水处理装置中使油脂从污水中上浮分离的浮油槽。
技术介绍
厨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这些污水直接排放不但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CN206828238U公开了本公司早期研制的一种餐厨污水处理装置,该餐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形槽体,在槽体内设有一从上向下悬垂的纵向悬垂隔板,悬垂隔板下缘与槽体底板之间留有可以使水通过的间隙,悬垂隔板将槽体内分隔成底部连通的分离区和净水区,在分离区设有污水收集口,在污水收集口设有过滤筛筐,在分离区上部设有集油盒,在集油盒靠近悬垂隔板侧的壁板上设有使分离区水上漂浮的油脂溢流进入集油盒的进油口,在净水区设有从下向上延伸的溢水板,进油口下缘高于溢水板上缘,该餐厨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将厨房日常作业形成的污水中的油脂与水连续分离,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油脂分离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该餐厨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污水在分离区流过的行程较短,油脂分离不够彻底,而要增加污水在分离区的行程、延长流过分离区的时间,就需要增加分离区的体积,而增加分离区的体积会导致餐厨污水处理装置体积过大,占用厨房更多的空间,难于被用户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餐厨污水浮油槽,该餐厨污水浮油槽在有限的体积内可以增加污水在浮油区的行程、使污水在浮油区有更多的时间上浮,使污水中的油脂分离更彻底。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餐厨污水浮油槽,包括长方形的槽体,在槽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槽体内设有使槽内污水垂直折返通过的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每个折流板对由一块由槽体上缘向下悬垂的上折流板和一块由槽体底板向上延伸的下折流板构成,在上折流板与下折流板之间留有污水通过间隙,所述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将槽体内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依次分隔成浮油区、集油区和排水区,在浮油区设有使污水在槽体内呈S形水平流动的增程折流板组,所述增程折流板组为由槽体两侧壁向内延伸的多块折流板交错排列构成。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在浮油区与集油区之间的上折流板的上边缘开有使浮油区的浮油进入集油区的导油豁口,在集油区对应导油豁口位置设有接收由导油豁口进入的浮油的集油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垂直折流板对的下折流板底部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的下折流板底部分别开有残渣通过口。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第一垂直折流板对下折流板底部的残渣通过口与第二垂直折流板对下折流板底部的残渣通过口错位排列在槽体两侧。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餐厨污水浮油槽,由于采用了所述餐厨污水浮油槽包括长方形的槽体,在槽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槽体内设有使槽内污水垂直折返通过的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每个折流板对由一块由槽体上缘向下悬垂的上折流板和一块由槽体底板向上延伸的下折流板构成,在上折流板与下折流板之间留有污水通过间隙,所述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将槽体内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依次分隔成浮油区、集油区和排水区,在浮油区设有使污水在槽体内呈S形水平流动的增程折流板组,所述增程折流板组为由槽体两侧壁向内延伸的多块折流板交错排列构成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浮油区设置增程折流板组,在有限的体积内可以增加污水在浮油区的行程、使污水在浮油区有更多的时间上浮,使污水中的油脂分离更彻底。由于采用了在浮油区与集油区之间的上折流板的上边缘开有使浮油区的浮油进入集油区的导油豁口,在集油区对应导油豁口位置设有接收由导油豁口进入的浮油的集油盒的技术方案,使浮油区的浮油收集更方便,且集油盒体积更小,可以隐藏在集油区,因此,使本技术的餐厨污水浮油槽可以制成整体浮油模块,从而方便地安装到现有技术中的餐厨污水处理装置中,对现有技术中的餐厨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改造升级。由于采用了在第一垂直折流板对的下折流板底部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的下折流板底部分别开有残渣通过口的技术特征,使污水中沉淀的残渣可以通过残渣通过口进入到排水区,在排水区由出水口定期排出,从而防止残渣在浮油区和集油区底板大量堆积。由于采用了第一垂直折流板对下折流板底部的残渣通过口与第二垂直折流板对下折流板底部的残渣通过口错位排列在槽体两侧的技术特征,在保证残渣能够进入到排水区的同时,防止在排水过程中浮油区和集油区的水携带少量的油脂从残渣通过口急速进入排水区而影响油脂分离效果,因此,使油脂分离更彻底,由排水区所排放出的水中油脂残留更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餐厨污水浮油槽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餐厨污水浮油槽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餐厨污水浮油槽除去主视侧壁板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餐厨污水浮油槽除去主视侧壁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餐厨污水浮油槽,包括长方形的槽体1,在槽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3、另一端设有出水口8,本实施例中,进水口位于图1所示槽体的最左侧,出水口位于槽体的最右侧,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槽体内设有使槽内污水垂直折返通过的第一垂直折流板对4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5,每个折流板对由一块由槽体上缘向下悬垂的上折流板(41、51)和一块由槽体底板向上延伸的下折流板(42、52)构成,每个垂直折流板对中的上折流板的下缘低于下折流板的上缘,在上折流板与下折流板之间留有污水通过间隙,所述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将槽体内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依次分隔成浮油区I、集油区II和排水区III,在第一垂直折流板对的下折流板42底部开有残渣通过口91,在第二垂直折流板对的下折流板52底部分别开有残渣通过口92,优选地,第一垂直折流板对下折流板底部的残渣通过口与第二垂直折流板对下折流板底部的残渣通过口错位布置在槽体两侧。在浮油区设有使污水在槽体内呈S形水平流动的增程折流板组,所述增程折流板组为由槽体两侧壁向内延伸的多块折流板2交错排列构成,折流板一侧与槽体侧壁连接,另一侧与槽体另一侧壁间留有使污水可以通过的间隙,本实施例中在浮油区设置了5块折流板,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增减折流板的数目。在浮油区与集油区之间的上折流板的上边缘开有使浮油区的浮油进入集油区的导油豁口6,在集油区对应导油豁口位置设有接收由导油豁口进入的浮油的集油盒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为图1中最左侧折流板与槽体左端板之间的槽体上开放口,安装时进水管从左侧折流板与槽体左端板之间的槽体上开放口注入到槽体内,在浮油区内沿箭头所示方向呈S形水平流动,经第一垂直折流板对进入集油区,再经第二垂直折流板对进入排水区,污水在浮油区流动的过程中,悬浮在污水中的油脂上浮至污水表面、经导油豁口进入集油盒,污水中的残渣在浮油区、集油区沉淀后经过两块下折流板底部的残渣通过口进入到排水区。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位于排水区的底板上,在出水口上安装有由排水区液面高度控制的排水控制阀,当排水区的水位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污水浮油槽,包括长方形的槽体,在槽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其特征是: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槽体内设有使槽内污水垂直折返通过的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每个折流板对由一块由槽体上缘向下悬垂的上折流板和一块由槽体底板向上延伸的下折流板构成,在上折流板与下折流板之间留有污水通过间隙,所述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将槽体内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依次分隔成浮油区、集油区和排水区,在浮油区设有使污水在槽体内呈S形水平流动的增程折流板组,所述增程折流板组为由槽体两侧壁向内延伸的多块折流板交错排列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污水浮油槽,包括长方形的槽体,在槽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其特征是: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槽体内设有使槽内污水垂直折返通过的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每个折流板对由一块由槽体上缘向下悬垂的上折流板和一块由槽体底板向上延伸的下折流板构成,在上折流板与下折流板之间留有污水通过间隙,所述第一垂直折流板对和第二垂直折流板对将槽体内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依次分隔成浮油区、集油区和排水区,在浮油区设有使污水在槽体内呈S形水平流动的增程折流板组,所述增程折流板组为由槽体两侧壁向内延伸的多块折流板交错排列构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明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叁陆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