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返绳轮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返绳轮装置,属于电梯
技术介绍
无机房电梯顶层高度偏小,目前在顶层设计的常规返绳轮承重梁常会与门机、轿厢导轨等部件发生干涉,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距离及制导行程,即影响到无机房电梯的顶层高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返绳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顶层设计的常规返绳轮承重梁常会与门机、轿厢导轨等部件发生干涉,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距离及制导行程,即影响到无机房电梯的顶层高度要求的问题,本技术增加了安全距离,降低了顶层高度要求,便于检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返绳轮装置,包括副承重梁,所述副承重梁下端固定两个框架,两个所述框架内部均设有反绳轮,两个所述反绳轮均设在副承重梁下方,两个所述框架之间通过下罩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框架相对一端以及相背一端均固定护板,两个所述框架相背一端均固定挡绳板,所述挡绳板设在护板下端。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两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返绳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承重梁(1),所述副承重梁(1)下端固定两个框架(9),两个所述框架(9)内部均设有反绳轮(6),两个所述反绳轮(6)均设在副承重梁(1)下方,两个所述框架(9)之间通过下罩(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框架(9)相对一端以及相背一端均固定护板(3),两个所述框架(9)相背一端均固定挡绳板(4),所述挡绳板(4)设在护板(3)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返绳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承重梁(1),所述副承重梁(1)下端固定两个框架(9),两个所述框架(9)内部均设有反绳轮(6),两个所述反绳轮(6)均设在副承重梁(1)下方,两个所述框架(9)之间通过下罩(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框架(9)相对一端以及相背一端均固定护板(3),两个所述框架(9)相背一端均固定挡绳板(4),所述挡绳板(4)设在护板(3)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返绳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9)包括两个轮轴夹板(2)以及两个反绳轮支架(8),两个所述轮轴夹板(2)分别固定在副承重梁(1)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反绳轮支架(8)分别固定在副承重梁(1)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反绳轮支架(8)设在两个轮轴夹板(2)之间,所述轮轴夹板(2)通过螺栓与反绳轮支架(8)以及副承重梁(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返绳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绳轮(6)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轮轴夹板(2)分别设在反绳轮(6)前后两端,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忆景,肖维,李琼华,
申请(专利权)人:美迪斯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