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喷墨打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流水线打印设备在输送打印介质的过程中平稳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该喷墨打印机包括传输架和若干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转动安装在所述传输架内,若干所述输送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且若干所述输送辊沿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等间隔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以输送辊的方式输送打印介质,打印介质能够输送至正确打印位置,从而提高打印介质上图案的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
本技术属于喷墨打印
,具体是一种喷墨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流水线打印设备在输送打印介质的过程中平稳性不足,可能导致打印介质脱离原定的运动轨迹,使打印介质无法输送至正确打印位置,从而影响该打印介质上图案的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流水线打印设备在输送打印介质的过程中平稳性不足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横梁;打印小车,在所述横梁上往复运动;以及第一输送辊组,用于输送打印介质至打印区域,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包括若干第一输送辊,各第一输送辊沿输送介质的输送方向排列。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第二输送辊组,用于输送打印介质从上一流水线工位至第一输送辊组上;第一中间辊组,与第二输送辊组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其中,当所述喷墨打印机处于送料状态时,所述第二输送辊组、第一中间辊组和第一输送辊组沿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形成连续的打印介质送料流水线。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第三输送辊组,用于从第一输送辊组上接收打印介质,并沿介质的输送方向输送打印介质至下一流水线工位;第二中间辊组,与第三输送辊组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其中,当所述喷墨打印机处于下料状态时,所述第一输送辊组、第二中间辊组和第三输送辊组沿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形成连续的打印介质下料流水线。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第一伸缩限位件,相对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在竖直方向伸缩,当打印小车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伸缩限位件伸缩至第一高度以将打印介质限位在所述打印区域。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当打印小车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限位伸缩件位于第一输送辊下方;当打印小车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限位伸缩件从相邻两根第一输送辊之间的空隙中伸出至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辊上方的所述第一高度。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横梁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第一限位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包括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平面与所述输送打印介质的方向平行;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第二限位挡板包括第二限位平面,所述第二限位平面与所述输送打印介质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挡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辊组的沿与所述输送打印介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平面和所述第二限位平面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预设距离的调整机构。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当打印小车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横梁位于非打印工位;当打印小车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横梁位于打印工位,且打印小车在打印介质上方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往复运动。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流水线打印设备包括上述任一一种喷墨打印机。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各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转速相同。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打印机还包括链条、电机和与链条相啮合的主动链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各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一端均设有从动链轮,所述链条与各所述从动链轮相啮合。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若干所述第一输送辊沿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均布。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辊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85°至90°。作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打印介质为包装箱。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水线打印设备,所述流水线打印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喷墨打印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及流水线打印设备以输送辊的方式输送打印介质,从而提高打印介质输送的平稳度,打印介质能够输送至正确打印位置,从而提高打印介质上图案的打印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打印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比例中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横梁位于打印工位);图4为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打印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此时横梁位于打印工位);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传输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中传输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图;图8为实施例1中打印机的横梁位于非打印工位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3中打印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传输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3中传输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一限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一限位挡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一限位挡板与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去除横梁、传输架、输送辊后);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传输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4工作原理中力的分解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5中打印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5打印机N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6中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7中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9中流水线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9流水线打印设备中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9中送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9中送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51、横梁;52、打印小车;53、打印平台;G向为横梁的滑动方向;H向为打印小车的滑动方向。图3至图25中附图标记说明:1、传输架;2、横梁;3、打印小车;4、第一输送辊;5、第一限位挡板;6、第二限位挡板;7、机架;8、支撑板;9、链轮;10、安装平台;11、通孔;12、螺栓安装孔;13、滑动孔;14、安装板;15、螺栓;16、第一丝杠;17、第一丝杠螺母;18、第一导向轨;19、第一卡接槽;20、第一升降支架;21、第二丝杠;22、第二丝杠螺母;23、第二导向轨;24、第二卡接槽;25、第一伸缩限位件;26、第二伸缩限位件;27、打印机;28、送料装置;29、下料装置;30、送料架;31、第二输送辊;32、第一中间辊;33、滚轮;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n横梁;/n打印小车,在所述横梁上往复运动;以及/n第一输送辊组,用于输送打印介质至打印区域,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包括若干第一输送辊,各第一输送辊沿输送介质的输送方向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
横梁;
打印小车,在所述横梁上往复运动;以及
第一输送辊组,用于输送打印介质至打印区域,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包括若干第一输送辊,各第一输送辊沿输送介质的输送方向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
第二输送辊组,用于输送打印介质从上一流水线工位至第一输送辊组上;
第一中间辊组,与第二输送辊组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
其中,当所述喷墨打印机处于送料状态时,所述第二输送辊组、第一中间辊组和第一输送辊组沿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形成连续的打印介质送料流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
第三输送辊组,用于从第一输送辊组上接收打印介质,并沿介质的输送方向输送打印介质至下一流水线工位;
第二中间辊组,与第三输送辊组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
其中,当所述喷墨打印机处于下料状态时,所述第一输送辊组、第二中间辊组和第三输送辊组沿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形成连续的打印介质下料流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
第一伸缩限位件,相对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在竖直方向伸缩,当打印小车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伸缩限位件伸缩至第一高度以将打印介质限位在所述打印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勇,陈卫华,李海平,张海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骏科彩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